少年显然是没少跟外人吹嘘自己家主的光辉事迹。
见曹操等人问起,他满是泥渍的双手叉在腰间,胸膛猛地一挺,随后颇为自豪的说道:“要说起咱家家主的过往事迹,那可真是不少!”
这时候,曹洪终于还是受不了了,他催促道:“那你就捡最重要的说!”
“我知道,别打断我!”少年极为不满的瞥了一眼打断自己说话的曹洪,嘟囔道:“粗人……”
“你……”曹洪有那么一瞬间想打人,但却被曹操一个眼神给狠狠瞪了回去。
少年这边也终于开始讲起许褚当初的故事:“想当初,谯县爆发黄巾,娥贼肆虐,那是哀鸿遍野,惨不忍睹啊!”
“家主果断召集了宗族和门客数千人,共同修建、打造出了这座许家堡,用来抵御黄巾贼兵的入侵。”
见曹操等人听得还算认真,那少年满意的点头后,这才继续说道:
“果然,许家堡才建好没多久,当时在汝南葛陂一带活动的万余黄巾贼,跑来攻打我们了。
黄巾人数太多,我们寡不敌众,每个人都已经战得精疲力尽。
在此危急时刻,家主忽然下令村民都去找大石前来御敌,每当敌兵冲上来时,家主便举起大石,以飞石退之,于是贼兵不敢靠近。”
少年一边说,一边手舞足蹈的比划着,看来那场战斗确实精彩。
“后来打得弹尽粮绝了,家主便与贼将请和,并商量用牛换取一些食物。”
“其实他们之前也都是普通百姓而已,又见家主诚恳,于是便答应了家主以牛换取食物的请求。”
“贼兵把牛迁走后,没想到它却又自己跑了回来。家主是个守信的人,于是便亲自去到阵前,一手一只拽着两头牛的尾巴倒走了百余步,送到了黄巾军阵前。”
说到这儿,少年突然咧嘴一笑,道:“家主本是诚心要交还耕牛,却不想那群贼兵见家主勇力无双,都被吓破了胆儿,居然没人敢上来取牛了!”
曹洪点点头,评价道:“力气不错。”
戏志才也点评道:“重诺,守信,勇武,确实不错。”
曹操对许褚也甚是满意,于是说道:“去告诉你家家主,就说兖州刺史曹孟德前来拜访。”
“啊?”少年闻言,一双手突然僵在了半空。
旁边的大人们,也在这时都陷入了呆滞之中,手中干农活用的家伙什,也不由自主的掉落在田里。
“您是……兖州刺史?”
“可这里是豫州啊!”
“难不成,要变天了??”
……
濮阳危机已解,周淮在顿丘与郭嘉汇合之后,便打道回了东郡治所东武阳。
回到郡守府后,周淮便将所有人召集在了一起,说道:“濮阳与长垣外一战,我从东郡带出去的两万新军,战死四千余,还有近万人负伤,单单失去战斗力的就将近有一半……”
说到这儿,周淮脸上带着悲怆之色,语气也变得异常沉重起来,“是我把他们带出去的,我还记得他们的其中许多人的容貌和笑容,可现在……是我对不起东郡的乡亲父老。”
王必率先站出来,安慰道:“府君,战场刀剑无眼,伤亡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您无需太过悲伤,更加不用自责啊!”
“是啊,若不是您神机妙算,以身作则,奋勇杀敌,主公又如何能够如此快速的击退袁术呢?”
听到“以身作则,奋勇杀敌”这两个词,周淮有些尴尬的揉了揉鼻子,心道一声:“当时还是大意了,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是的呀!若不是府君您,兖州百姓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他们感激您都来不及,如何还会怪罪您啊!”
众人七嘴八舌的安慰着周淮,其中还有不少人甚至歌功颂德起来。
周淮见惯了后世的各种“夸夸群”,这群人的“糖衣炮弹”真就跟挠痒痒一样。
等到所有人轮流夸赞一遍后,周淮这才抬起手来,示意大家安静。
随后,他继续说道:“不管其它地方是什么政策,至少在我东郡绝对不会亏待将士,尤其是那些战死的弟兄们!”
其实在后来的三国时期,各方势力都已经意识到了对麾下士卒“优抚”政策的重要性。
就以魏国为例:每当有士卒战死沙场,官府便会给战死沙场士卒的家人,发放一笔安葬费以及一笔抚恤费。
如果士卒生前没有子嗣,官府还会从他们亲戚或宗族里面,找一个合适年龄的人过继过来,为士卒的家庭延续香火。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人可以过继的,就会根据战死之人的功绩,为他们立个庙宇,供众人祭祀。
这些政策看起来,是给予了普通士卒们最大限度的安慰和尊重。
可问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因为连年征伐,战损者不计其数。
这些看似优厚的抚恤政策,真要执行起来,难度无疑还是很大的。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花销太大,在这个连活着的人都在挨饿、受辱的时代,死去的人又能得到多少真正抚恤和尊重呢?
掌权者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这些规定不能从简牍中走出来,并得到有效的执行,那它充其量也就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但周淮既然提出了这个事情,他就一定得把它们落到实处。
周淮深知,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最需要的便是凝聚力与使命感。
而要让他们获得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首要的条件,也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保障,要必须落实到位。
这时候,郭嘉开口安慰道:“沙场征战,牺牲在所难免。伯雅,咱们现在不缺钱,一定会将抚恤落实到每一位战死兄弟的身上,你也莫要太过伤感了。”
周淮微微颔首,而后继续说道:
“朝廷有规定,只要有士卒战死,地方官府便要为其买棺材和殓服,费用大概在3000钱左右,我们自然也得沿用这一政策。”
但实际上,汉朝对士卒的抚恤费其实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完全要看地方官员的个人好恶,甚至是心情好坏来执行了。
在汉朝政治清明的时候,这些政策还执行得比较好。
可到了后来,连年征战导致民生凋敝、国税大减,官吏的腐败又开始盛行……那时候别说是抚恤费了,就连阵亡将士的棺材本儿都全部被人给贪污没了。
因此,周淮决定把抚恤费和丧葬费等一并明确的写入政策之中,明文规定,要真金白银的给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