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这一切,赵桓也开始正式的发布命令。
如今,根据阳历推算,已经快二月了,赵桓决定将大军开发的时间定在二月,所以说时间还是有些紧的。
不过各路大军都已经整训完毕,调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既然这样赵桓便在这天颁布了圣旨。
他先是用眼神示意王怀吉,随后王怀吉会意向前走了两步,拿出圣旨宣读道:“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西夏小邦,不思守土安民,反纵兵肆虐,侵我疆土,杀我百姓,实为大逆不道。
本朝皇帝深知西夏之罪,乃派遣大军征讨西夏小国,不遵王化,不守规矩,屡次侵犯我大宋疆土,杀我百姓,掠我财物,罪不容诛。我大宋天威浩荡,岂容尔等小国放肆. . . . . . . . . . . .!”
就这样,王怀吉洋洋洒洒的念了千余字,把宋朝大学士写的讨伐檄文从头到尾念了个遍。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西夏惹了我,我要打你。
最后听到此话的武将一个个兴奋得两眼通红,毕竟这个是个立功的机会,谁要是抓住了这灭国之功,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毕竟这打西夏可比打金国轻松多。而那些文官只要不是软骨头的反应都不大,毕竟不管是宋神宗还是宋徽宗,都曾经对西夏动过兵,当年神宗还有过灭国的举动,只不过最后失败了而已。
现在到赵桓这一朝,继续实行以前的政策,众人也都是习以为常。
随着赵桓的拍板决定,西征大军准备完毕,大军总司令由大将军姚古担任,如今的他早已官复原职,身为西军中,仅有的几个老将,由他挂帅再合适不过。
毕竟他在西军中的威名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的,再加上他常年对西夏作战,熟悉西夏军队。
而出征的西军主力也大多是他的老部下,或者是有过联系的部队,用起来也更趁手专业的事,就应该有专业的人来办。
主将安排完便是各路领军将领,这一次赵桓决定兵分五路,第一路由李孝忠率领,领军三万,出熙州剑指西夏重镇卓啰和南军司;第二路由吴玠裕率领,领一万五千兵马,出庆州;第三路由之前初露锋芒的韩世忠率领,领一万五千兵马,出渭州;二三路大军剑指龙州。
第四路由种彦崇率领,领二万兵马出延安府,第五路由主将姚古和其子都统领姚平仲率领,领四万大军出山西。四五路大军剑指夏州,除此之外赵桓还联络吐蕃诸部袭扰西夏后方,制造混乱拖延西夏兵力。
总体作战计划就是各路大军完成初步战略目标后,全军会师灵州,合击兴庆府,一举荡平西夏。
作战计划,总体来说相对简单。毕竟西夏的国土面积太小,纵深太小,根本就不需要有大规模的兵力调动。
做完这一切,就是保证后勤了,郓王赵楷自然是当仁不让担负起了大军后勤保障工作。
在保卫延安府有功的永新军路转运时王宗琦则成为了郓王赵楷的副手。
两人合力担负起12万大军的后勤工作,这12万人中,大多都是步兵。导致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一方面,西夏的地形大多以山地为主,不适合骑兵奔袭,再说此次宋军采取的是大规模中央兵团突进,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方法,骑兵的作用并不大,所以配属的骑兵总共没有超过8000。
而另一个方面,便是宋朝其余的骑兵要大量部署在燕云一线,虽然现在金朝还没有恢复过来,但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发疯给宋朝来一下?
赵桓现在可不敢赌,所以该留的后手他还是不会少的,毕竟赌输了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北方防线再次崩溃。
那样即便是正面战场损失不了多少,灭亡西夏的计划也不得不推迟,这对赵桓以后的打算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主要的骑兵依旧是用来防范女真人。
由于讨伐西夏并没有动用大量的骑兵,所以后勤的压力要相对小一些,毕竟战马的养护、喂养、看管都是一笔巨大的钱粮,如今没有多少骑兵出征,那么这笔钱粮也就省了下来。
所以总的来说,后勤压力并不算是特别大,再加上之前南方疯狂向北方运输物资,这就使得即便是仅依靠北方现有的物资都足够完成这一场大战。
所以宋朝上至赵桓,下至平民百姓,对此都是信心十足,一些文官都开始打算怎么在战后谋取西北官职了,不知道多少人盯上了三司的位置。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此次西夏必亡,因为只有他灭亡了,所有人才能得到好处,将军们才能有爵位,文官们才能有职位,赵桓才能有领土,百姓们才能抬起头来。
所有主观客观因素加起来西夏必亡。
与此同时,就在赵桓发布讨伐檄文的第三天,西夏也做出了应对,面对亡国之危,也制定了应对之策,首先先把西夏军分为三大军,第一军为主力大约有五万人,正面硬刚宋军,第二军两万人负责配合第一军在侧翼突袭宋军,第三军一万人负责绕后其扰宋军的后勤补给。
不过这只是理想的情况,毕竟西夏现在一口气拿出八万人已经是不可能的,除非把兴庆府的所有兵马都掏空。
不然李乾顺还真没有那么多人,这种发出来的东西,大多都是忽悠人的。不过李乾顺还有一张牌,那就是金国,毕竟他现在沦落到这个地步,都是女真人给他惹的祸。
可就在这紧急关头,金朝皇帝完颜晟竟公开声明,声称不参与宋夏之争。
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西夏这是被当成弃子了,沦落到这个地步,也是李乾顺自找的,不过这也全是赵桓的原因,若是历史还依照着原本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