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赵桓的话,唐恪佝偻的身子微微发颤,他没有想到今天请辞,赵桓居然会跟他说这些,当时他听白时中的表示赞同议和,是想要快点儿结束战争,减少军费开支,获得一个如澶渊之盟一样的和平时期。
可最终还是他错了,不管是辽人还是金人,最后看的依旧是手中的实力,为了求和最终换来的只能是屈辱。
“谢官家圣恩,从今日起我唐恪愿为官家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唐恪一脸认真,眼神中透露出坚毅。
赵桓看他这个样子,就知道日后他会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便急忙拉着他的手,缓缓点头说道:“希望你我君臣联手共创着大宋盛世,到时候你我君臣二人史书留名,名传千古。”
“老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恪感动的双手都有些发抖,君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那好,唐老相公就先回去吧,朕还有事。”赵桓想起来自己还要去朱琏那里,便决定不再和唐恪多说。
唐恪看了看一旁的太子,又联想到今天大理和亲之事,他立马就明白皇帝这是要带着太子去找皇后娘娘,商讨一下联姻之事。
自己的确不应该多留,随后,他便郑重行礼告退。
看着唐恪那佝偻的身影,赵桓无声地感叹了一句,世事无常啊!就和赵湛加快了脚步。
很快,两人就到了慈元殿。赵柔嘉昨天的功课没有完成,今天早早的就去了太傅那里上课,所以慈元殿内就只有朱琏一人。
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匆匆赶过来,朱琏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急忙问道:“发生什么了?官家怎么行色匆匆。”
“贞儿先进屋,朕有话要跟你说。”朱琏有些摸不着头绪,但还是顺从的跟着赵桓进了宫殿,站在他们一旁的赵湛也没有犹豫,毕竟是他自己的事。
“贞儿,今天大理使团向朕提出了和亲,想要将大理公主嫁给我们的儿子,你看意下如何?”赵恒的话刚刚说完,朱琏还没反应过来,他刚听到和亲二字时,还以为是给皇帝自己,可是转瞬赵桓就说是给赵湛,让她更有些摸不住头脑,毕竟赵湛还不到十岁,远没到成亲的年龄。
再说两国和亲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自己一个皇后能决定的,赵桓问自己,应该是对自己的尊重,可这只是朱琏的想法,赵桓之所以来找她,还真的就是想看看她的想法,如果朱琏不同意,赵桓会毫不犹豫的拒绝这门婚事。
“那大理公主是要做太子妃,还是做侧妃?”朱琏还是忍不住问道。
她不想自己儿子的另一半,是一个他不喜欢的陌生人,如果只是个侧妃,还好要是太子妃,恐怕将来便会是皇后,是没有感情,两人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毕竟大理和大宋风俗习惯相差甚远。
“大理皇帝给朕的国书上写的是侧妃。”听到赵桓这么说,朱琏有些惊讶。
“一国公主竟然只想当一个侧妃。”她有些不可思议,毕竟这侧妃只能算是太子的妾,可对方的身份却是一国公主,完全不用给别人当妾。他们的父皇,这又是何苦?
“既然如此,我没有什么意见,但还是想听听湛儿的想法,毕竟这是他的婚事,娶的人日后也是他的妻子。”朱琏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终这个问题又被抛回了赵湛的身上, 赵湛突然有些无语,自古以来有几个太子能主导自己的婚事?可他偏偏不想自己主导,却非要让他自己来选择。
“爹爹、娘娘,儿子愿意娶大理公主,但是我和她年龄都尚小,不如再等几年,等到儿子十五再迎娶他也不迟。”赵湛的想法和赵桓不谋而合,既然这样,大理公主和北宋太子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居然湛儿也如此,那婚事就定下来,至于太子妃,日后再说。先给大理公主一个侧妃。”
只差晚上宫宴开始通报下去便可。
而此时的汴京皇宫,正在为晚上的宫宴所忙碌,到处都是宫人的身影,赵佶从自己的延福宫内走出来,便发现了这一幕,这些天他一直待在自己的延福宫内享福,每天不是在写诗,就是在画画,偶尔还会和一些才子佳人聊聊天,生活的可谓是十分惬意。
“发生什么了?”赵佶拦住一个匆忙离去的宫女问道。
小宫女一见是太上皇连忙跪下行礼,赵佶今天穿的是常服,并不显眼。小宫女一开始没认出来,她也并不怪罪。
“回太上皇,今天晚上皇上要在集英殿宴请大理使团,由于准备仓促,人手不够,王大官让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所有人都出来帮忙。”
“只是普通的宴请,没必要这么大的动静吧,你可知具体发生了什么?”他现在是个没有权势的太上皇,根本没有人会向他禀报前朝发生了什么事,再说他也懒得管,可是今天的事非比寻常,他还是想问一问。
小宫女被他问得有些头皮发麻,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道:“是太子殿下要和大理公主结亲,所以官家让准备的隆重些。”
“什么大理公主和亲?”赵佶听见宫女的话有些震惊,但很快他就平静下来了,第一,这件事和他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第二,不管他同不同意,赵桓都不会因为自己的想法而改变,毕竟赵桓是个逆子。既然他也改变不了,索性他也就不管了。
过了最开始的震惊,赵佶又恢复到了往常的样子,开始漫不经心地向他的延福宫走去,至于他心中作何感想,旁人并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