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苑上,谢渊和众人寒暄了一番,本想重新回到角落坐下,哪知二皇子再次开了口。
这一次众人都听出来了,二皇子在故意为难谢渊,这次进士们望向谢渊的眼神就没有刚才那般热切了。
还未进官场,就先得罪了一位皇子,即便谢渊是状元,恐也升迁无望了。
面对二皇子的刁难,谢渊神色如常、镇定自若,四两拨千斤都挡了回去。
坐在一边的沈阁老、姜尚书望着这一幕,对视了一眼,谢渊当真机智。
大皇子宋承看了一眼吃瘪的宋闽,心情不错的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状元郎当真是好文采,我敬你一杯。”
“多谢大皇子。”
众人望着站在一起的两人,谢渊虽为二皇子不喜,但看样子好像获得了大皇子的青睐,嗯,到底要不要和他结交还需再观望观望。
接下来大家心思各异,表现自己的同时,时不时望一眼对面的小凉亭,反倒没有吃多少佳肴,这倒是便宜了孙景、谢渊。
特别是孙景,离开时腰围胖了一圈,多亏谢渊和李睿为他打掩护,这才没被人瞧出异常来。
谢渊和孙景二人分开,正欲回家,一仆人走了过来:“谢状元,我家阁老请您过去一叙。”
谢渊颔首,扭头叮嘱了周斌两句,这才随仆人离开。沈阁老会请他,谢渊并未感到意外,也猜到了沈阁老请他的原因。
一雅致的四合院中,沈阁老看着走进来的人,开门见山道:“凭着一篇策文,你已入了圣上的眼,在翰林院苦熬一年,你就可到六部任职了。”
没有和妻子成亲之前,谢渊也是这样打算的,那时他从未想过要外放做官,但现在不一样了。
“多谢您指点,不过暂时我并不打算入六部。”
沈阁老闻言多少有些诧异。
“可是你师父对你有别的安排?”
谢渊点点头。
“哪里?”
“沅江府。”谢渊并未隐瞒沈阁老。
沈阁老微微挑了挑眉。
“沅江府富裕,很难再做出政绩来,为何选沅江府?”
“先允学生卖个关子,阁老很快就知道了。”
沈阁老闻言并未再追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仕途之初要低调,但一旦机会来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抓住,因有些机会,这一生往往就这么一次。”
谢渊立即向沈阁老行了一礼;“学生多谢阁老指点。”
沈阁老这是在隐晦地提醒他,入翰林院后,一定要谦卑、低调。
毕竟他是今年的状元,先前已经够高调了,如果入翰林院还是如此,很容易会被同僚所不喜,排挤。
但如果圣上召见,就一定要抓住机会,想要在官场走的顺顺利利,就一定要得到圣眷,沈阁老这最后一句话是提醒他要时刻做好准备。
见谢渊一点就通,沈阁老摸着胡须笑了,心想怪不得二哥会收他为关门弟子。
“很晚了,你且回吧!”
“是,学生告退。”
青石胡同,书房内,姜明月正在给爹娘写信,院门突然响了,她抬头看谢渊回来了,暂放毛笔,站了起来,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道:“苹果,将醒酒汤端过来。”
谢渊看着走过来的妻子,从怀里拿出带回来的吃食,递给她道:“我特意给你带的,尝尝看喜不喜欢。”
姜明月没想到他去参加琼林苑,竟还不忘给她带好吃的,这要是被其他进士发现,少不了会被他们诟病。
“谢谢相公!”姜明月心里感动的不得了。
谢渊接过苹果递过来的醒酒汤喝了道:“衣服上都是酒,我先去沐浴换身衣裳,一会再过来陪你和孩子。”
姜明月‘嗯’了一声。
“可需要我帮忙?”
“不用,酒气有点重别熏着了你们。”
姜明月看男人进了后院,拿着吃食进了书房,她打开油纸包,看着里面的糕点笑了。
她拿起一块糕点,边吃边继续写信,只不过她将谢渊参加琼林苑给她带吃食的事也一并告诉了爹娘。
少顷,谢渊来到书房问:“在写什么?”
“在给爹娘写信,将你高中的事给他们说说,也让他们欢喜欢喜。”
“代我向岳父、岳母问声好。”
“好!”
姜明月将最后几句话写上,放下了毛笔,伸手抱住了男人,声音软绵绵道:“糕点很好吃呢!”
谢渊轻轻摸了摸妻子的乌发。
“你喜欢就好。”
“今日琼林苑没有发生什么事吧?”
二皇子为难他的事在谢渊看来,并不算什么事,自然也就没必要给妻子说了,他挑拣了一些有趣之事,和妻子讲述了起来。
宫内,宋铭批示完所有的奏折,喝了一口茶开了口。
“说说琼林苑上的事。”
赖安从暗处走出来,不带一丝感情的讲述了起来。
第二天,谢渊领着新科进士入朝谢恩,从皇宫里走出来的那一刻,他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息一段时间了。
进宫谢恩后的第二天,礼部拟定了探亲假,因谢渊是宛平县人,回乡假是三十天,而因他是新科状元,赐翰林修撰从六品官,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修国史、记录天子言行等。
第四天进士牌匾由礼部官员送入青石胡同的同时,杨家、商家姻亲那边终于有了动静,谢渊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妻子。
姜明月闻言精神为之一震。
“他们行动了?”
这几日她等的都有些着急了。
谢渊喝了一口茶:“这两家倒还算聪明,时机把握的很好。”
“怎么说?”姜明月不解地问。
“张重岳的奏折,十天前就已到兵部,但因为殿试的缘故,兵部的人并未呈给圣上,直到三天前在大皇子的运作下,他的奏折这才送到圣上的面前。
圣上看过奏折后,直接给了户部,让他们商量决定最终给多少粮草。
这两天兵部和户部每日都在打口水战,现在满朝文武都在关注这件事,而杨家、商家的姻亲,选择此时上书,必然会第一时间引起朝堂上诸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