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古代,科举日常
  4. 第4章 桂花糕
设置

第4章 桂花糕(1 / 1)


第二天一大早赵安义就出门了。

他要先去找之前一起做工的人说说,今天不去码头了。

现在还不是农闲,所以桂花村相约一起做工的人家不多,都是家里原本人口就多,有多余劳动力的。

要往年赵安义这段时间也是不做工的,赵之晖不会下地,只是赵父赵母的话地里忙不过来,但是今年没办法,家里实在太缺钱了。

没一会儿赵父赵母和辛月也出门了,路上刘桂芳还在抱怨赵永年。

刘桂芳:“你不是不知道,家里银钱不多了,你怎么就同意了啊!”

家里之前为了治赵永年的腿,存的银钱已经去了大半,刚过两三年,好不容易有点富余,又遇到赵之晖落水。

送赵之晖到县城医馆的时候大夫当即开了一味人参吊命,就这一味药就花了二十几两,更别说开的其他汤药了!

娶辛月冲喜倒是没花什么银钱,但总归家里又多了一口人吃饭。

如今银钱花得只剩个底了,还借了五两银子的外债,日后二郎还要读书,笔墨纸砚哪样不花钱?

刘桂芳愁啊!看见这些男人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心情哪里好得起来。

越想越愁,刘桂芳伸手就在赵永年身上狠狠拧了一下。

赵永年是个疼夫人的,也没有躲开,受了这一下。

“嘶!老婆子轻点,肉都拧要掉了!”

刘桂芳看他还敢喊疼,更气了:“你还知道疼?让你昨天假大方!”

说着又拧了两下,常年做农活的人,手劲可是不小。

“哎呀,我错了我错了,老婆子,二郎想上进是好事,而且几十文的我们现在还有,万一做成功了呢!”

太疼了,赵永年边说边躲,边嬉皮笑脸的开口求饶。

刘桂芳冷哼了一声,白了他一眼,不想理他。

转头看见后面跟着的辛月,想着刚刚情景被小辈看到了,难免有些尴尬。

辛月心里却有些羡慕,又想到昨天赵之晖说的话,心情更低落,她其实没有想过要离开。

刘桂芳以为辛月在担心家里的事情,有心安抚她:“月丫头,今天你就看看水田里有没有杂草吧,这活轻快些,晌午大郎东西买回来了,你就先回去。”

“好,多谢娘。”

刘桂芳出嫁前是家中的老来子,又是独女,从小受宠,家里没人因为她是女子就看轻苛待她。

赵永年母亲早逝,他爹没有再娶,她嫁过来后赵家上头没有婆母,公爹没几年也过世了,所以是没受过婆家磋磨的。

她自己的父母前几年也因为年纪大了,去世了,大儿子已经懂事,可以自己赚钱,自此可以说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供小儿子读书上。

万幸赵之晖醒了,如果这次赵之晖没有醒过来,她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唉!月丫头,赵家人口少,屋里没有那些腌臜事儿,你就和二郎安心过日子,福气还在后头呢!”

刘桂芳叹了口气,她大致了解辛月在辛家的情况,细节不清楚,但看这次她被辛家推人出来挡火就知道了。

要换一家脾气不好的,可能过不了两年,辛月就得被磋磨死。

而且这几天辛月的表现很让她满意,那辛惠儿可能还做不到辛月这么好呢!

看辛月眼眶微红,刘桂芳也有些感慨,当时同意辛月嫁过来其实有几分是同情她的遭遇。

正好遇到路上的其他村民,刘桂芳就过去闲聊了。

赵之晖这时已经起了,清晨空气清新,正好适合读书。

赵家小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破晓的晨光穿过树叶,照在偏房的书桌上。

赵之晖先是练了练字,这一方小书桌,他记得是赵永年专门请人定做的。

旁边的竹篓里还放有原身之前练字的草稿。

赵之晖提笔随意写了一个字,和原身的笔迹差不多。

前世很多人都会给小孩子报课外兴趣班,赵之晖因为对书法感兴趣,所以从小便开始练习书法。

他比较擅长草书和楷书。

草书龙飞凤舞,飘洒自如;楷书工工整整,资韵秀逸。

这个时代的主流字体有些类似楷书,所以书法对赵之晖来说没有问题,多练一下字体会更加好看。

目前庆朝的科举考试没有规定一定使用哪种字体,他觉得可以考虑使用楷书,要知道考官阅卷的时候字迹是很重要的,字写的好的考生上榜率也会高很多。

赵之晖练了会儿字,确认自己没有生疏,便停下了。

拿过桌上放的《大学》专注的看了起来,这是原身手抄的,书本上有很多注解。

巳时赵安义就背着背篓回来了。

赵之晖过去接下他的背篓,看了看买回来的糯米,品相不错。

“二弟,要怎么做?”

“先把糯米磨成糯米粉。”

村里有专门的磨坊,村长八年前在村里集资买了一头牛,要犁地或者磨米面大家都会几家一起按顺序用牛。

如果想插队用也可以,交个几文钱就行了。

但他们只买了两斤糯米,用不着去磨坊,可以用石舀先捣一些米粉用着。

只有做出成品了才能说服赵父赵母。

做桂花糕其实很简单,只要有粘米粉,糯米粉,白砂糖和牛奶就可以做。

这里当然找不到牛奶,所以只能用清水代替。

粘米粉就是大米粉,昨天刘桂芳就去村里买了两升,村里买会便宜一些,也就是村里人都没有自留糯米,不然成本会更低一点。

趁着赵安义磨米粉的时候,赵之晖去把家里的干桂花找了出来。

这原是存着准备泡水喝的,现在不是花期,家里存的干桂花也不多。

赵之晖抱着罐子和另一个更小的石舀出来的时候辛月已经回来了,顺手把手中的桂花罐子递给她。

自己拿了小石舀坐下,开始磨白砂糖,庆朝的白砂糖颗粒比较粗,有些微杂质,也要磨成糖粉才行。

蔗糖杂质更多,且颜色也泛黄,这也是他没有考虑蔗糖的原因。

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完毕后,赵之晖开始指挥辛月做桂花糕,赵安义在一旁看着。

他实在好奇这书里写的糕点是什么样子,村里的人少有闲钱买糕点的,只有逢年过节走人家的时候才可能会得吃一两块便宜的糕点。

粘米粉、糯米粉和糖粉搅拌均匀,分三次加入清水,再次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把其中的颗粒捏成粉末状,装入模具,撒上一些干桂花,最后淋一些糖浆在上面,就可以了。

桂花糕都做好,放在蒸笼上,架上柴火后,辛月才松了口气,擦了擦脸上汗水。

这几日辛月吃好睡好,没有过分劳累,不知道是不是赵之晖的错觉的,他觉得辛月脸色没有第一见面时那般泛黄了,脸颊还长了少许肉。

弄完后三人都出了灶房,夏天实在太热,灶房里就像蒸笼,出来才能感觉到一点微风。

刚刚赵安义看了全过程,这个糕点做法还是挺简单的:“这样就行了吗,那这桂花糕倒是不难做。”

赵之晖点头:“可以了,现在就看做出来味道怎么样。”

赵安义对之后卖桂花糕的事期望更高了。

他不笨相反脑子挺活泛的,要不是上学堂时太过调皮,又实在没有读书的天赋,赵家可能会出两个读书人。

赵之晖叫上辛月和赵安义去院子里的桂花树下乘凉,几人都拿了一把村里常见的大蒲扇。

看时间差不多了,又回到灶房,熄了火准备开锅。

锅盖刚刚揭开,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便飘了出来,白色的糕点上面点缀少许黄色桂花,显得格外精致。

赵安义不顾刚出锅,伸手就拿了一个,咬上一口先被桂花糕的软糯惊艳到。

烫得他呼了两口气:“呼,这是我们做的?太好吃了!”

赵之晖也拿了一块,入口软糯香甜,却又甜而不腻,带有淡淡的芬芳的桂花香气,清新怡人!

这个时代没有筛网,他便省略了过筛这一步,所以没有前世的桂花糕那么软,但目前来看这个口感已经足够了。

赵之晖又拿起一块,递给一旁眼巴巴望着的辛月。

这次做的不多,赵安义自己拿了一块,又递了一块给赵之晖,剩下几块就等赵父赵母回来再吃。

赵之晖手拿桂花糕却没有吃,和赵安义商量起来:“大哥,你觉得怎么样,这个生意可以做吗?”

“当然可以,味道非常好,早知道我读书的时候也应该认真点儿的,哈哈哈!”

赵安义很高兴也很兴奋,他其实早就想做点儿小生意了,但是弟弟还小,家里壮劳力不够,本来今年弱冠是要给他相看人家的。

他原先的准备是成亲后先做货郎卖一些小东西,没想到这就快实现了!

“但是二弟,这定价你觉得多少合适?”

赵之晖看辛月把手里的桂花糕吃完了,又把手上的那块递了过去。

辛月一愣,接过后,后知后觉的有些欣喜。

看着辛月嘴角的笑容,赵之晖想着之后可以多做一些其他口味的糕点出来。

“这个我已经想过了,一块八文钱。”

家里的蒸笼不算大,有两个笼屉,一次可以做小孩手掌大的桂花糕二十块,做一次大致要用掉一升大米,半升糯米和两百克左右白砂糖,成本在四十文左右。

这还是没有算磨米粉成本的,扣除掉成本一笼可以赚一百一十五文的样子。

赵安义有点迟疑:“这个价格会不会太贵了,县里的好味斋的糕点也就五六文一块。”

桂花村属于平昌县,是广宁府下最偏远的小县城,下辖有十一个村庄,他们桂花村离县城不算非常远,在县里属中上水平。

县里总共就两家糕点铺子,赵安义说的好味斋是走平价路线的,味道一般,还有一家采芝坊糕点更好吃,价格也偏高,普遍都是十几文左右。

赵之晖:“不会,我们的桂花糕比县里糕点味道更好,叫价八文也有还价余地,但最低降到七文钱。”

桂花糕打开市场后后续肯定还要上其他糕点,如果价格太低以后就不好定价了。

其实赵之晖最擅长的是药膳,他是会做饭的,一个人住又不爱吃外卖都是自己做。

但药膳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所以他才决定做糕点。

两人正说着,外面赵父赵母回来了。

今天他们是特意早些回来,想看看赵之晖做的怎么样了。

辛月过去接过锄头,刘桂芳看到辛月,好奇的问:“月丫头,怎么样,做出来了吗?”

辛月刚吃过桂花糕,身上还有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

“娘,味道特别好,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糕点!”

辛月嘴角带笑,虽然这本就是她第一次吃糕点,但真的很好吃。

刘桂芳和赵永年尝过后也被桂花糕的味道惊艳了,果然是好吃到能写进书里的东西!

赵之晖把定价说出来和赵永年也商量了一下,大家都同意这个定价。

吃过后赵安义和赵永年先把剩下的米,都磨成了米粉,预备明天先做一些出来试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