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边尚未找秦赫做动员工作,太后那边倒是先与和泰公主见上面了。
一上来,太后就开门见山,“关于仲宁和琼华两个孩子的流言,你打算如何处理?”
和泰公主满脸无所谓,“有什么处理的必要吗?谣言止于智者,过段时间有旁的新鲜事出来,众人自然就会忘记它的。”
对方装傻,太后无奈,只能说得更直接,“闵郡王妃求到了哀家头上,希望能让琼华以平妻的身份,嫁入秦家。”
“做梦!”和泰公主斩钉截铁地说道,“以为耍些小聪明就能入我秦家的门?哪怕她死在本宫面前,本宫也决不会让卫琼华踏入秦家一步。”
“这是为何?琼华已经改过自新了,是你对那孩子成见太深了。”
太后苦心劝说,希望事有转圜。
“本宫就是瞧她不上,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瞧她不上。”和泰公主拒绝地干脆利落。
“和泰,她终究与你同宗同源,荣辱与共,即便看在哀家的面子上,此事你也不愿多加考虑吗?”太后无奈道。
“皇伯母,不知您听过一句话没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世人都在说昔日的明珠郡主已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可侄女却不以为然。琼华这孩子自小便邪性地很,侄女不敢要这样的人当儿媳妇,那就是个倾家丧府的祸害,谁沾谁倒霉!”
和泰公主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厌恶之色,那是对卫琼华的深深不喜。
太后沉默良久,无言以对。
她又何尝不是有此顾忌,否则一纸赐婚下去简单明了,何必弄得这般复杂。
“仲宁是怎么说的?他对琼华那孩子是个什么心思?”
和泰公主嗤笑出声,冷漠道:“赫儿对她能有什么心思?恨不得对方去死的心思。”
太后怔住了,轻声发问:“何至于此?”
“不知皇伯母可还记得前太常少卿李大人一家子?”和泰公主反问。
太后想了一会儿,终于将久远的记忆找了回来,面色顿时变得不太自然。
“李家姑娘死得那般凄惨,李氏父子多年遍寻不得,杳无音讯。赫儿身为李大公子的挚友,此事在他心中乃是永远的痛。卫琼华如今婚嫁不易,乃是她咎由自取,应有此报。”
和泰公主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太后眼皮轻颤,只余一声重重的叹息。
“皇伯母”,和泰公主上前握住太后微凉的双手,“您答应闵郡王妃的事情尽力就好,不要因为那一家子赔上您一世英名,不值得。倘若闵郡王妃追问起来,您尽可往侄女身上推,就说侄女与侯爷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便是花轿抬到秦家门口,侄女也只会命人将它丢出去,免得脏了我秦府的门楣。”
“哀家明白你的意思了!之前哀家并不知你们母子对琼华厌恶至此,双方嫌隙如此之深,否则哀家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做这个调和人。和泰你说得对,儿孙自有儿孙福,哀家是该学学你家的老太君,诸事不管,凡事莫理,方能顺心长寿。”
原本希望能够两全齐美,结果却是两边不讨好,太后不由有些心灰意懒。
和泰公主看出太后的沮丧,遂好言宽慰道:“那哪能呢?您是整个后宫的主心骨,也是陛下与和泰的主心骨,您要多多保重身体,长命百岁的,才是我们这些做儿孙的福报呀。别人和泰管不着,反正我定是要赖着皇伯母,让您管上一辈子的。”
“你这个泼猴,倒是会打蛇上棍。”
和泰公主一番贴心的俏皮话,总算逗得太后“破涕为笑”。
“那侄女来都来了,皇伯母中午便管我一顿饭吧。陪您用完午膳,我再走。”
“哎哟……”太后揉着胸口笑起来,“桂嬷嬷,你看看她,说她胖她还喘上了,居然还要讹哀家一顿饭。你吩咐下去,让御厨那边午膳时多做几个和泰爱吃的菜。”
太后心清目明,这是侄女体贴自己,有意留下来陪伴开导自己呢。
“哎!奴婢这就去!”
桂嬷嬷朝和泰公主感激一笑,多亏了这位主子,太后郁结了好几日的脸上,总算是露出笑颜了。
午膳过后,将太后哄睡了,和泰公主才起身离开,并让桂嬷嬷送她一程。
“桂嬷嬷,这几日对外宣称太后身子不济,概不见客。尤其是闵郡王妃与卫琼华母女,若是还敢来劳烦太后,一律给本宫轰出去。假如有人不服,便让她们来找本宫。谁若敢再将太后气出个好歹来,本宫剥了她的皮。”
“奴婢省得了,还是公主您心疼太后娘娘。”
桂嬷嬷欣慰笑道,这个侄女太后总算没有白疼一场。
不似闵郡王府的那一对母女,成天只会惹事生非,累得老主子只能跟在后面为她们收拾烂摊子。
若非念在瑜老亲王的面子上,太后大可撒手不管,此次闵郡王夫妇归还了丹书铁券,没了这个最大的倚仗,日后应该也能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