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军大营,此时左良玉麾下的一众将领聚集于中军大帐之内。
他们在看到周边营地都在聚拢人马似乎准备拔营,因此纷纷聚集于大帐之内等待左良玉。
然而等了许久却仍不见人影,时间一久不免有些焦躁不安,最终众人将目光放在作为外五营的金声恒四人身上。
如今左良玉不在,也就他们四人是现在最高的将领了,其余的人现在自然是要听他们的。
四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先派人手入城寻找左良玉,同时集结人马以防部队开始拔营的时候来不及。
当然,这也是为了以防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在这时有人快步来到大帐:“报,营门外有一自称为高杰的总兵,说是让众位前去见他。”
众人听此一愣,金声桓与另外三人对视了一眼,随后四人带着其余将领向外走去。
大营门口,金声桓等人看着眼前的高杰以及其身后的人马,金声桓与其他三人对视一眼。
随后其上前一步抱拳道:“不知这是?”
“我奉皇帝之命,暂时统管全军。”
此话一出,金声桓等人大惊顿时戒备起来,高杰见此知道他们误会了,又连忙将左良玉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金声桓等人顿时面面相觑,这时高杰身旁走出来两人,一人为锦衣卫是来传达崇祯的口谕的。
另一人则是左良玉的一名亲兵,他上前告诉金声桓等人这是事实,锦衣卫在亲兵说完后便上前宣传口谕。
此时高杰再次开口道:“左虽然患病,但剿清之战绝不可因此而出现纰漏。
因此让左之子左梦庚暂代总兵一职,本将与马进忠从旁协助,只不过现在左梦庚还在晋城。
而大军现在就要开拔,因此陛下让我暂时统管全军。”
听到这些金声桓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几人再次对视一眼以后,纷纷抱拳道:“我等听从调遣。”
高杰微微点头:“现如今大军马上开拔,你们即刻去传令三军做好准备,然后来大帐见我。”
金声桓四人在传达完军令后,便再次一同来到中军大帐见高杰,高杰作为新来的自然要了解一下大军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与这些副将之间自然也要互相了解一番。
午时左右,因昨天的那一场大雨而涨起来的汾水此时早已降了下去,并且还因此导致一些河段变成了浅水区域。
此时清军经过几个时辰的行军,到达了太原盆地南端的孝义县境内,他们在此找到了一个可使大军渡河的浅水河段。
这一段河道的宽度大约有两百米左右,多尔衮不敢耽误,毕竟后方的明军谁知道什么时候会追上来。
他下令让人将搭的绳子连接在一起,若是不够则是直接将撕碎拧成绳子连接在一起,总共做出四五条。
然后由几名身手不错的骑兵将绳子带至对岸固定,一切准备好后步兵率先过河,骑兵则是严阵以待随时会追上来的明军。
这一段河道并不是很深,大部分都是到膛处,虽然也有一些地方确实很深,但士兵拽着绳子足以安全度过。
清军并没有什么物资或者需要携带的重物,因此渡起河来也快,不过等到步卒渡过三分之二时。
明军已经追了上来,多尔衮第一时间让骑兵上前进行拖延,同时令剩下的人加快速度过河。
这剩下一些还没过河的自然是汉儿军了,在他们全部之后又拖延了一会。
便也不管他们有没有到达对面,便将骑兵撤了回来,骑兵渡河到没有步卒那般麻烦。
何况水不是很深,因子他们直接骑马渡河就行。
明军赶到河边后立即以弓箭火铳进行击,同时将岸边那几根固定的绳索全部砍断。
断了的绳子自然直接顺河而下,而那些还在水中的倒霉蛋一时间失了重心在水中扑腾不已。
原本有一些水性不错的很快稳定了身形,但随着骑兵的到来,很快消失在马匹之中,结果不用多说,几乎全都溺于水中。
随着清军骑兵越来越靠近对岸,明军也停止了击,此时的河中有着不少的伏尸,包括马匹。
看着对面的清军,在崇祯的示意下一人上前大声喊道:“多尔衮你们跑不掉的,若速速丢下兵器投降还能留你们一命。”
多尔衮没理对面的喊话,在稍微后休息了一下后,便带着队伍离开河岸向东北方向而去。
他并没有如同之前孙传庭等人所猜测的那样直接南下,从灵石方向出太原盆地。
首先他们并不清楚这条南下道路明军的防卫力量,一旦打不通那么他们就真的会被困死在里面了。
而且就算打通了这条道,他们也只是进入了下面的临汾盆地,从那里还要前往紧邻着的运城盆地。
从那里才能东进然后进入彰德府北上,这条路太长了且林立,一不小心恐怕就会被明军围堵在哪个地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昨夜仔细的研究了几份左之前缴获的一些地图。
发现似乎可以从晋中那一块沿着汾河的支流向东而去,从那里直接穿过太行山脉,直接进入京畿之地的真定府。
至于为何是先南下,而不是直接想办法渡河而去,首先若是直接北上渡河的话。
容易被太原及晋阳守军进行拦截夹击,而且这段路程太短了,极容易被明军追击尾随。
另山间河谷地形就算有路,也一般都十分狭小,就算进入了小路也极容易被明军追上,到时候就危险了。
而如今先南下首先便可以混淆明军的判断,其次他们的人数比明军要少上许多。
如此以来便有了另一个优势,那便是机动上和行军速度上,倒时只要把明军调至太原盆地南端。
然后在分兵于汾河拖延住明军一段时间,到时候便能够为他们创造足够多的时间,找到那条路并离开这里。
如今看来除了些许的意外,基本上都进行的不错,多尔衮如此想着。
明军这边,在清军离去后连忙派出人手前往上下游河段寻找渡船,同时在派出大量人手前往附近荒废的村庄,拆一些木板过来。
他们这边不同于清军,人数众多不说,还有许多的物资其中火药更是不能沾水,因此他们唯一的渡河方法便是造浮桥。
大约二十来分钟后,总共找到十五六艘偏舟,孙传庭令人将这些船只用绳索连接在一起,然后固定在两岸。
又过了十来分钟,那些去找木板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孙传庭令他们将木板铺在偏舟上。
搭完浮桥已经距离清军离去有半个来小时了,孙传庭让京营第一个率先过河。
同时派出更多人手,让他们再去寻找渡船和木板,大约一个近两个小时左右后河面上已经搭建了九条浮桥。
大军过河的速度明显快了许多,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左右,九万左右的京营已经有一半到达了对岸。
但这还不够,这样看的话大军全部渡过河大概需要七八个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谁知道清军会有什么动作。
孙传庭拧着眉头思虑了一番,最后学着之前清军一般,在河面上拉出了几条绳索。
随即下令,不会游泳的走浮桥会游泳的顺着绳索游到对岸。
此令一下,那些会游泳的顿时欢呼了起来,七月的天太热了,虽然昨天下了一场雷阵雨,气温下降了些许。
但今天一早便又烈阳高照,整个人更是又热又闷,再加上一大群糙汉子挤在一起行军,那感觉真的是。
如今接到这个命令他们自然欢呼雀跃,一个个纷纷将身上的甲胄脱下,这些甲胄自然是让其他人帮他们运过去。
虽说河水算不上多深,但穿着甲胄流水总归是不安全的,随后便是一群群的大汉下饺子一般跳入水中,向对面儿游去,看的那些走浮桥的一个个羡慕不已。
大约又过了两个小时左右,京营以及秦军全员到达了对岸,以现在的速度来看,剩余的人马大概还需要三个小时左右。
不过孙传庭已经不打算再等了,如今距离清军离去已经有将近四个来小时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他也有些搞不懂清军的目的了,原本以为他们打算南下走灵石的。
可现在却又突然北上,莫非是打算调开他们继续走太原,可太原坚固一时半会儿可拿不下来。
思索半天也想不到对方的目的,这种情况下拖的越久反而让他不安,于是在与崇祯及李定国将领商议了一番。
决定先由他带着京营及秦军前去追击清军,剩余的人马在渡完河后再去追他,崇祯则与孙传庭一同。
正当多尔衮与孙传庭你追我逃的时候,此时一支人马也正在南下,要不了多久便会与北上的多尔衮相遇。
这支队伍正是薛鸿轩的骑兵以及左梦庚的人马。
今日早晨的时候,崇祯调薛鸿轩的旨令来到了晋城,薛鸿轩接到指令后连忙聚集人马准备前往。
然而他刚出城没走多远,便碰到了奉旨前来调左梦庚的锦衣卫,在了解到事情以及清军南下的消息后。
薛鸿轩打算与左梦庚一起,左梦庚在接到消息时自然惊诧无比,等到平复心情后连忙请来黄德功。
将是请告知于他后,便立即前往军营集结人马,同时将事情快速的告知了马进忠。
出城后没多久自然就遇到了等待他的薛鸿轩,二人商议了一番决定不渡河直接南下。
在太原盆地的南端与皇帝汇合,而因为这个决定让他们在之后与北上的清军相遇。
并因此拖延了清军,然后与另一面的孙传庭对清军进行了夹击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