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花这会子笑容倒是显得有些腼腆,她试探着问:“原来这个东西叫奶茶啊?又是奶又是茶的,都是好东西,难怪这么好喝。就是都带会不会不太好啊?要是让其他仙女觉得你是个馋嘴的就不好了。”
方晴儿听到这里,反倒笑开了:“娘,那我就跟她们说我是带给我娘的,怎么样?”
刘巧花倒是没有听出方晴儿是在调侃,反而认真思索了一下,然后才毅然决然地点头说:“成,你以后就说你婆母是个好吃的,我一把年纪了,也不怕人笑话。”
方晴儿笑得眯了眼:“好好好,下次如果有人问啊,我可就这么说了。”
两个人在马车上吃着东西说笑了一回,气氛倒是格外的和乐融融。
很快,就到了晚饭的点了。因为婆婆说起的有些人家缺粮的事情,方晴儿倒是又开启了一次扫描模式,检测信仰值的增加,不过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间才过去不久的缘故,达到五十以上的倒是不多,刘巧花指出的那几个格外困难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反倒是有几家家里老人多的,不知道是不是念叨得格外勤快,反而是到达了五十这个数。
方晴儿也不吝啬,五十信仰值能量对她而言,可比五斤碎米有用多了。因此,只要到了的,她都让系统悄悄地又放了一份过去。
那几家突然又收到灶王爷的赏赐,自然是又惊又喜,但是看看周围,似乎其他人家都没有,便也赶紧把喜悦按耐了下去,只是对灶王爷神位的叩拜又更虔诚了一些。
到了晚饭的点了,今天老三两口子回来,李桂芝和王招娣特意过来请示刘巧花,要准备什么食物。然后就被方晴儿拉上了车,一人塞了一根老冰棍。
老冰棍都是已经拆了包装的,方晴儿买的时候就想着,很多二十一世纪的东西到了大梁国不好解释,特别是包装上又是图又是字的。反正小格子里头时间是静止的,就意味着不管放多少东西,进来时是什么样,出去就是什么样,也不存在互相影响,串味的可能性。因此像雪糕冰淇淋这些,她买回去之后,都是直接拆了包装,然后放进洗干净的奶茶杯或者打包盒里头。这样既省事又不浪费,而且随吃随拿,方便得很。
倒是两个妯娌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她们两过来诚心蹭吃的一样,见方晴儿先示范性地咬了一口,又看到刘巧花也跟着咬了一口,两人这才小心的吃了起来。
吃到嘴巴里的时候就惊喜了一下,这炎热的酷暑天,真的太适合这种又冰爽又甜蜜的食物了。两人刚开始还有些舍不得大口吃,直到冰棍开始化成水滴下来,这才有些慌。
方晴儿赶忙提醒了一句:“大嫂二嫂,这个是糖水冻成的冰棍,不赶紧吃,就跟冰块一样,很快就化了的。”
两人这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结果又吃得太急,把喉咙冻着了,冷得打了几个寒颤,缓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两人这下也不敢瞎吃了,用一只手在下头接着,一只手拿着,连舔带咬的,终于把一整根冰棍吃了下去,就是双手弄得有些黏糊。
刘巧花没好气地瞪了两个儿媳妇一眼,嘴里嘟囔着:“山猪吃不了细糠。”一边把自己和方晴儿吃完的冰棒棍子也递给两人,让两人洗手的时候顺便洗干净了还回来。
刘巧花是知道方晴儿有把食物包装带回去的习惯的,虽然不解,但是她见过一次之后,就会自觉地帮着这么做了。
李桂芝和王招娣也不恼,她们都知道婆婆刀子嘴豆腐心的性子,再说两人刚吃了好东西,这会子身上感觉凉爽得很,挨两句骂又算得了什么。
两人用洗菜水洗了手和冰棍,又重新回到了骡车上。刚刚只顾着吃东西去了,婆婆可还没说晚上做啥饭呢。
说到做饭问题,刘巧花也思索了起来,三儿三儿媳既然回来了,也该吃点好的才是。
自从走到了道林县以后,粮食虽然贵,但是缺水的现象倒是好了很多,就在道林县城门外的那条小路上,往南走五百米,就有一条小溪。虽然水量不大,但是却是源源不断的,这些天赵家村的人装水的工具又重新装得满满的了。而淘米洗菜做饭的水,勤快些的妇人还会结伴一块去小溪边弄,省去了打水的麻烦。
水不缺了之后,又有了灶王爷的赏赐,赵家村人这段时间最常煮的食物就是粥,自然不是白米粥,小米粥、杂粮粥、杂豆粥、红薯粥、野菜粥甚至树皮粥,加水煮开不管好不好吃,反正是能灌个水饱的。
刘巧花一家子也不例外,不过他们比旁人好些,菜粥放的是方晴儿留下的青菜叶,不仅不苦还有一种格外的清香,白米粥里头偶尔还会舀上几勺鸡油,甚至配上小咸菜一块吃。
说起小咸菜,上次方晴儿带回来的榨菜就格外的受欢迎,就连赵老头都常常忍不住要多夹几筷子,鲜、嫩、脆、香,虽然是咸菜,却跟村子里那些齁咸的完全不同,咸淡适中又爽口,不仅是下粥的神器,就算是干吃也能吃得下一碟子。
说干吃这个可不是夸张,强哥儿第一次吃了之后,对这个味道念念不忘,后来偷偷观察了三天他奶奶藏东西的位置,然后瞅了个机会趁没人主意,往嘴巴里蒯了三大勺子,等她奶奶下一顿去拿的时候,发现方晴儿给的那一罐子榨菜,一下子少了一半。
强哥儿倒也老实,他奶一问谁干的,他就跳出来认了,然后好好吃了一顿鞋底子。但是强哥儿觉得不亏呀,甚至还划算着再干一次。
可惜后面刘巧花就把这些都放到骡车上去了,三婶家的车是不能随便上的,这是赵家村人的共识,赵强也只好遗憾的放弃了再次作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