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他们一路往西走,看到的衣衫褴褛的百姓就多。有些人的衣着,甚至比起逃难的人来说,也说不上谁更差一些。两人一边溜达,还一边拿着家里老娘给准备的干粮饼子啃。方晴儿给的馒头和烧饼,烧饼两人是都打算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的,至于馒头,也舍不得拿出来钓鱼不是。
果然,即使只是粗面饼子,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垂涎。两人都算是人高马大的,猴子虽然瘦,但是身量不低,因此也没有人真的上前来抢。两个人吃得又慢,等再跨过一条街,终于有个孩子没忍住,冲出来想抢了猴子手里的饼子就跑。既然是钓鱼,猴子自然不会让他得逞,再加上两人本就是护卫队的一员,近来还在跟赵明亮学棍法,更不是一个饿极了的小孩子能撼动的,那小子一冲出来,手还没碰到饼子呢,就被猴子一把拎了起来。
小孩子在他手上不断挣扎,猴子也不放在心上,他三两下把小孩的手扭到了身后,然后威胁道:“再动,扭断你的手。”
不知道是不是被这句威胁吓到,小孩子倒是没敢再动作,街边上有好几个人看到这一幕,想说什么,但是看到猴子和赵央一脸笑嘻嘻的神情,反而不敢上前说。只有个更小的孩子往旁边的巷子口蹿去。
猴子两人也不拦着,只在那儿等着,果然没多久,就看到一个脚步蹒跚的老人被一个半大姑娘扶着走了过来,老人倒是很客气,到了两人跟前就先赔礼道歉。
猴子两人也不是不讲理的性子,再说了本就是想找当地人了解情况,因此顺着老人的话,就放了那小子,猴子还主动分了半个饼给孩子,那孩子瞪了那个饼半晌,还是伸手接了过来,然后憋屈地说了谢谢。如此一番,猴子两人顺利的被老人请回了家中。
说是家,其实也不尽然。老人和孩子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家人,他们都属于慈幼院收留的人。慈幼院是原本道林县的一些大户人家女眷,为了帮助一些被人抛弃的孩子,和无人赡养的老人而创建的。创建之初倒是还好,慈幼院中收留的人大部分都是女孩,偶尔有一些残缺或是生病的男孩也会被家人丢掉,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一开始又是买院子,又是请大夫,又是送粮食,如此,还真是帮了不少人,这些老人和孩子们大多也活了下来。但是很多人毕竟就是一时的热血,帮了一次也就不管了,好在慈幼院里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也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太重的活干不了,但是收拾家,帮人洗衣服或者缝缝补补什么的,也能接到一些活计,赚到一点钱。住的地方又不要钱,还能在院子里头种些菜什么的,就这样,他们也自己支撑着活了下来。
可是这个月,粮价突然飞涨,老人们帮人缝缝补补洗衣服的活计也断了,没有来钱的门路,屯的粮食又不多,种的菜毕竟有限,这么多口人每天要吃饭,很多老人为了省一口吃的给孩子,自己一天都舍不得吃两口的。
孩子们每天去街上乞讨想方设法找吃的,但是百姓尚且难保温饱的情况下,谁又有多余的能施舍给这些孩子呢,眼看着对自己最好的二奶奶已经饿得起不来床了,这个叫小泥巴的男孩,才会鼓起勇气连成年人手里的东西都敢抢一枪。这会子得了半块饼子,小泥巴已经一溜烟的跑走,去找二奶奶去了。
慈幼院的人毕竟曾经也是被有钱人家接济过的,再加上他们孩子每天都走街串巷,因此也听说了不少事情。这会子看猴子两人打听,就细细的给他们说了起来。
比如粮食涨价这个事,最先开始的就是马员外家,马员外家已经做了好几辈的粮食了,听说不止在道林县附近有好几个田庄,远在江南也有他们的产业。因此,他们家的粮店一直就是道林县的领头羊。据说这次涨价就是他们家先开始的。
听说马家的二小姐,嫁给了县太爷做了三房姨太太,可受宠了。上次县太爷摆着仪仗队去了银楼,就是为了给她选郭生臣的钗子。
听说如果有敢不跟着马家的粮价同步,而敢擅自降价卖粮的,哪怕是卖给自己的亲戚,被马家知道之后也不能让你好过的。
听说……
猴子两人听了一耳朵不知真假的传闻,也亲眼看到了慈幼院众人生活的不易,但是毕竟自己的能力也有限,他们也是逃难求生的人,哪有太多的粮食可以给他们。因此为了表示对消息的感谢,猴子两人出了留下了两个饼子之外,还跟老人提了提在黄竹镇发生的灶王爷显灵的事,提到灶王爷不仅施了粥,还给不少人家送了米粮,让老人也试试看,如果他们的诚心传到了灶王爷那里,说不准灶王爷还真能帮他们。
慈幼院的老人和孩子本来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听到猴子这么一说,信不信且不提,倒是真的急性子直接跪地磕起头来。
看这边也打听不到更多的消息,猴子两人就告辞离开了。
之后他们又去了附近其他地方,听路边的人闲聊。或许哪里都一样,越是穷苦人家,反而越容易敞开大门闲聊。越是大户人家,越是门户森严,轻易近前不得。
猴子两人在贫民区里头消磨了一下午时间,真切的感受了一下,在城市的底层,其实很多人家过得还不如村里人。另外,也听到了满耳朵东家小寡妇和西家单身汉的八卦,后来看看实在是没有什么新的收获了,这才带着这些不知真假的消息回了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