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半,街上赶集的人越来越少了,距离晚饭时间还早的很。
雯雯发廊迎来了一位常客,虽说是常客,却并不常来,一个月最多来两次。小煌的玉米摊就摆在发廊的门口前,发廊的女老板叫雯雯,并没有赶她走。
少女走进这家发廊,空调开的很足,地上的头发也扫的干干净净,看得出来老板娘是一个爱干净的人,每一位客人走了之后,只要有空闲,她就会打扫一遍。
雯雯剪着一头干爽利落的短发,头发是染成现在最流行的葡萄紫,头发拉的很直。
少女坐在椅子上,她在看雯雯给客人洗头,洗头的阿姨叫阿芬。
阿芬是这条街饭店的老板娘,饭店主要卖的是河粉,还有一些快餐,主打就是经济实惠,她以前是隔壁村阿山叔叔的孩子,排行第四,底下还有一个妹妹,上头还有三个哥哥。
阿山叔叔一直以卖咸菜为生,黄瓜咸,腌咸萝卜,偶尔会卖一些荔枝干,龙眼干。
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勉强拉扯大了五个孩子。
阿芬和阿青是经过媒人介绍认识的,阿青有一个哥哥有一个妹妹,只可惜哥哥娶不上媳妇,那个年代很多外地的女孩被人贩子卖过来。
哥哥阿庆倒是买了一个媳妇,但是隔三岔五的就要逃跑,一次逃跑经过隔壁家的时候,无意中跟隔壁家的婶婶起了冲突,阿庆过来劝架,结果被一锄头敲死了。
妹妹远嫁到城里,一年也不回来一次。
阿芬30多岁才结婚,跟着丈夫夜里头摆摊卖糖水,背上背着孩子,等孩子睡了继续煮糖水。
蒸上一大锅盐焗鸡蛋,自己磨的西米,还有那白白胖胖的薯仔,炖的软烂的绿豆,糖水另外熬一锅。
只卖五毛钱一碗。
熬了两年,便转行做面包。每天凌晨起来醒发面包,早上四五点开始包包子,蒸包子,六点多工人们上班了,卖上二十几笼包子。
倒也勉强可以糊口,只是怎么也架不住丈夫好赌,隔三岔五就去打牌。
直到生下了最小的儿子,两夫妻一琢磨,便开了一家饭店,专门卖捞粉和白粥。
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了。
“阿芬,要我说,这条街就你最好命了,你看从一无所有到有房有车,孩子也长大了,两个女儿还上了大学,要我说有点美中不足的便是两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
阿芬坐在镜子前,雯雯熟练的给她揉搓着头发,十个手指穿梭在头发之间。这家发廊洗头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没有躺椅,都是坐在镜子前,认认真真的看老板给自己洗头。
“你就说好命,做生做死的时候你没看到罢了。做多少都不进自己的口袋,做几多又有什么用呢?”
“会不会太用力了?要不要轻一点。”之前的客人总说雯雯洗头力度太大了,他们喜欢稍微温柔一点的。
“刚刚好,就是这个力度才舒服。”阿芬闭上眼睛,享受着片刻的惬意,这30分钟的洗头时间,她可以放空自己的脑袋,不去想那些糟糕的事情。
“阿芬,不是我说你,你们家之所以女孩子读书好,就是因为你经常要求她们干活,她们不想呆在家里,才认真读书,走得远远的。反观你两个儿子,又帮过什么忙,整天不是打游戏就是找不到人。”
“哎,女孩子叫得动啊,男孩子叫不动,男孩子要出去玩,我要找他,店里头的活都不用干了,不叫女儿帮忙难道我自己一个人干完吗,你说是不是。”
雯雯不再出声,她是见识过她的女儿被骂的,儿子倒是从小宠着,怪不得......算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己小时候也是吃过苦,看不得别人受苦,才多说两句罢了。
没有人能够叫醒装睡的人。
“看你们店里的生意好像更加好了,是不是因为靠近过年了。”
“每年靠近过年那会,大家都回家了,肯定生意好了。”
雯雯让阿芬坐到洗头盆旁边,温暖的水流开始冲刷头皮,其实阿芬一直都是短发,自己洗头倒也省事。
只是自己洗的终究没有专业人士洗的好,无论长发还是短发,都给你洗够半个小时,抓的力度也够。
洗的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
阿芬离开发廊的时候看到有卖糯玉米的,刚好自己家的那位最是喜欢糯玉米,偏偏大家都不种糯玉米,只种甜玉米。
“阿青,我刚才看到有卖糯玉米的,要不要买点回来。”阿芬洗完头回来,丈夫正在清点一天的收入。
“那就买二三十斤吧,可以吃几天了,放高压锅蒸,很快就熟了。”阿青停下了手头的动作,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
“那你要给钱给我啊,没钱怎么买。”阿芬伸出了手。
“钱就在抽屉,要多少自己拿。”阿青笑着打趣她。
“等会你又说我拿多。”阿芬不想自己背上这样的标签。
“你什么时候没有拿过呢,我什么时候说过你呢。”是啊,她总是会拿多的,早上买菜的时候她拿了一百块钱,买完了菜,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了。
比如说今天送的几份快餐,15块钱一份,全部都进了自己的口袋。丈夫并不是不给自己家用,她已经习惯了要存一点私房钱,只是家里开销实在太大,每次等她存到一大笔的时候,丈夫总会发生一些意外的事情。
要么就是赌没了,要么就是儿子花完了。她每存一段时间的私房钱,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让她的钱花完的。
“老板,玉米怎么卖啊。”阿芬折返回来。
“两块钱一斤。”少女看着眼前的阿姨,“你要多少斤?”
“买二十斤吧。”阿芬忽然想起来她的高压锅里面那个胶圈坏了,还要买一个胶圈回来才能煮东西。
少女称好了玉米,“阿姨,这个是我的名片,你如果最近有遇上什么问题,可以打我的电话哦。”
煌山寺庙顾问-----沈煌,电话13187076253。
阿芬赶紧把名片给藏好了,自己虽然相信鬼神论,但是丈夫是不相信的,就连初一十五,他都不去拜神的,只有自己一直坚持着烧香拜佛。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忙,那张少女给的名片搁置在阿芬的抽屉中。
“老板,你这个油好香啊,是用韭菜熬的吧。”客人经常来吃捞粉,阿青以前也熬过一段时间韭菜油,倒是花生油经过熬制之后,便会少了很多,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很多人都用花生油直接捞粉的,再说了,现在很多人有癌症什么的,你就不用熬花生油了,直接用花生油来捞,省事还能赚多点钱呢。”
给阿青出主意的是一家烧鸭店的老板,他做烧鸭已经有四十年了,是这条街的老字号,加上懂得医治一些疑难杂症,特别是小孩子的。
“寒叔,最近我家孩子拉屎总是出血,吃点什么药好啊。”只见烧鸭摊位前,一个妇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手上还买了一袋花生糖。
“找点马齿苋来煮水喝吧,应该是上火了,你认不认识马齿苋长什么样子,地里头都很多的。”
现在的人又有几个能认识中草药呢,妇人摇摇头,“那你明天过来我档口这里,我今晚卖完了烧鸭回去看看,我那里很多,明天带一袋过来给你。”
寒叔认识各种各样的草药,却不是医生,他见多识广,普通的小孩子感冒发烧也不在话下,根本不用看医生,只要到他那里问上一问,连药都给你摘好,保管药到病除。
他在街上积攒的好名声为人称赞,还上了新闻,老字号烧鸭,曾经风靡一时。
“你不知道,以前他就踩着一个单车,在我们学校门口卖,那个时候还不是卖烧鸭的,是炸鸭子,那个鸭屁股,五毛钱一袋,装的满满一袋,我们一放学就在门口等着,买来搭配饭吃,不知道多美味。”
一位客人坐在阿青的饭店,门口就是寒叔的烧鸭摊,回想起来过去,虽然吃不饱,却更能给人快乐,现在有钱吃捞粉,吃烧鸭,却没有童年的那种味道了。
“那个时候真好啊,五毛钱就有三个鸭爪了,现在啊,没有两块钱一个是不行了,物价一直在涨,工资却从来没有涨过。”
说起来,当初读中学的那一批学子如今都毕业了,各自成家了,有的还做了老师,眼前这位吃着炸鸭子,吃着捞粉长大的孩子,现如今正是中学的老师。
而老板的儿子,也成为了老师的学生。
时光荏苒。
“老板,怎么今天又熬韭菜油了,这油好香啊!”
寒叔和阿青相视了一眼,阿青心里有些慌,昨天,他听从寒叔的意见,剩菜是用专门的罐子装好的,那浮在上面的,不就是所谓的地沟油吗。
寒叔也不是第一回干这些事情了,他看店里没人,悄悄的走进厨房里头,把上面的油撇出来,装进一个罐子里。
“阿青,你把这些油,买点韭菜回来,一起熬煮,保证吃了之后他们都说好吃。”
阿青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人,似乎不认识一般,“这不好吧。”
平日里客人吃完了饭,就算掉了钱包在地上,掉了手机在店里头,他从来不贪图别人的东西,都帮客人收好,如数归还给客户。
“你想不想赚钱,你也不想想你的孩子,建房子,读书,哪一样不要钱,正儿八经的做生意有钱吗,你都做了多少年生意了,还不是一样的,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寒叔就不一样了,他不仅名声好,两个儿子工作也稳定,现如今,已经建好了三栋房子了。
“你啊,就是太老实了,你看看卖猪肉的阿华,你看人家不也是三栋房子,每栋都三四层楼,装修的比鬼火还要漂亮。”
这话倒是不假,在街上卖猪肉的,每一个都是三栋房子打底,而且都有两辆小汽车。
想着他辛辛苦苦做生意几十年,他从八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卖花生糖,十五岁到工地上背砖,却因为人太矮小而作罢,后来便一直做糖水,做面包,直到生了小儿子,才开始做这个饭店,大钱倒是没有,勉强养活一家人,还是可以的。
站在旁边的寒叔还在添油加醋,“眼下你两个女儿正在读大学,小的儿子马上初中毕业了,你不想再买一辆车给他吗。”
“反正方法我教给你了,要不要做是你的事情,摆在眼前的大好机会,可以让你赚钱,赚不赚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阿青没有回答他,他拧着眉毛坐在抽屉前,今天的收入并不可观,对面新开了两家饭店,和他们家一样,也做捞粉,也做快餐,还请了一个厨师。
他感觉到四面八方都是压力,来自孩子的,来自妻子的,还有店里头的。
经常来吃饭的客人走了一半到对面去了,哪里更便宜,他们就去哪里,工人们对味道的追求并不高,反而是饭管饱,菜管够,最主要的还是在这个油,一斤油13块一斤,他们总是喜欢贪小便宜,好像油不要钱一样,舀上一大勺,便往捞粉里倒。
遇上贪小便宜的人不仅没有钱赚,还要倒贴成本给他们,单单是一勺油,便已经比吃的东西还要贵了。
阿青看着寒叔舀出来的油,摇摇头,把油倒了回去,反正剩饭剩菜都是给猪吃的,他们家从来没有剩隔夜的东西,讲究的便是一个新鲜。
直到第二天,讨厌的老冼又来了,他是村委会的干部,管理这一带的交通问题,摆摊问题,所有摆出路边的摊位都要缩回到店铺里面,不能违法占用街道用路,还有暂停在路边的车,也不能停。
街上没有空地可以停车,于是这边成了生意人的心头恨,不能停车,生意就差了很多,这个赶那个赶的,刚买东西,这头又开始喊了。
老冼点了捞粉,他已经好几天没有来了,阿青老板并不喜欢他到店里来吃饭,每次吃饭,总是要亏本的。
对面的饭店是他的小舅子,怎么不去小舅子那里吃呢,只有村委干部请客的时候他才会到那里去吃,毕竟不用自己掏钱。
店里的生意不好,阿青心里憋着一股气,一大早心里不舒服便和自己的老婆吵架了,别看他对外人很好,对自己的老婆,却是不知冷热的,店里生意不好了要吵架,生意太好了也要吵架,总之他们已经习惯了有事没事都要互相伤害一顿。
老冼一下子舀了两勺花生油,倒在了捞粉上面,阿青老板本想发作,想想得罪了村委会的人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对自己的生意也有影响,便默不作声。
老冼没吃两口便不吃了,来之前他已经吃过了两个包子,看到捞粉嘴馋便进来,寻思着再吃一份,没想到还没到嘴,便没有胃口了。
菜市里面那老头的油倒是香,但是粉却像浆糊一样,黏黏的,一点也不好吃,碗也是随便放水里,拿抹布转一圈,再拿上来,便可以再用了,一盆水从早用到晚上,都不用换。
想想喉咙便觉得腻的慌,如果阿青老板可以实现韭菜油那便好了。
“阿青,你怎么不熬一些韭菜油,以前你都是熬油的,现在都不熬了。”
“很多人不适合吃韭菜的,很上火的,不过既然你都要求了,明天或者后天来,我保准给你熬出来。”
老冼惊喜不已,阿青老板竟然肯为自己熬制韭菜油,最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嘴巴总是寡淡无味,想吃一些重口味的东西。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泪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老冼哼着歌曲一边走出了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