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其他人没开口,他们有默契,在代表全家人意见时,默认大哥发话。
宋成厚道,“我们初到崖州,都是靠方丈和渔民们帮助,才能苟全性命......
既然蒋少爷不嫌弃,方丈允诺,大家就一起,先养好身体......”
蒋薪馀和管事、其余人,再次朝方丈、僧众,和宋家人致谢。
“秦叔,将打捞上来的物品,进行分类,分成两份。
一份安排人,送去给咱们借船的渔民,关于借船和渔网的费用......
他们是需要银钱,用于购买粮食和物资,还是直接兑现物资更好,征求他们的意见......
但是一点,只要我们回去,必定不会忘了大家的恩情。
必定竭尽所能,帮助大家解决生活困难,报答救命之恩。
祝乐太年轻,原本我应该亲自过去,只是现在乏力,恐耽误大家进度......
秦叔,如您现在受得住,劳您亲自走一趟,务必表达咱们的谢意!”
蒋薪馀语气诚恳,对管事也十分尊重。
听完他的话,管事立即抱拳,“少爷客气了!的确,应该我走这一趟!”
说罢,立马让属下清点打捞上来的物资。
只听蒋薪馀又道,“另外一份,咱们带在身上,供大家一起吃用。”
这个大家,他是对着方丈和宋成厚说的,不言而喻。
宋成厚朝蒋薪馀点点头。
一番话下来,僧众和宋家人,心里对蒋薪馀的印象,更好了几分。
醒来后,从他沟通看来,谦恭有礼,又看刚刚安排,待人尊重,无论是对管事,还是借船的渔民,知恩图报。
有这样的人同路,总不至于添太多麻烦。
宋成厚和宋成坚对视一眼,都能看懂彼此的想法。
若想在崖州改变生存现状,以目前形势,的确需要借用人手,加强与岛外的联系。
至于,这个人是不是蒋薪馀,他肯不肯帮忙......
还有待商榷。
货物分好后,下属就地一分......
原本就是供给海南岛上,富商、管事们享用的物资,自然都是好东西......
大多是吃的,米面、肉类、蔬菜,还有美酒......
也有用的,绫罗绸缎、成衣、鞋袜......
即便船翻后,被台风、海浪卷走大半,打捞上来的只有少数......
分成两份,数量也不少,比寺庙从前厨房,存放粮食还多几倍。
管事带着属下离开,临走前对宋成厚、宋成坚道,“我们尽快,尽量不耽误大家时间......”
宋成厚问候点头。
汤药全部喝完,宋成风熄了火,将铁锅洗净,准备随身带着。
至于垫着砖块,让弟弟们搬回寺庙。
日后重建,每一块砖石,都不容易得到。
见宋家兄弟如此,蒋薪馀嘴唇抿了抿,对崖州生活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哥,现在咱们来商量下,晚上到哪里过夜吧!”
老二宋成坚开口。
宋成厚同意,看向方丈,征求方丈意见。
方丈沉吟后道,“台风肆虐,山上的滚石、树木掉下来一片......
不说黎母山轻易上不得,山上也充满风险。
海滩上毫无遮挡,无法避雨,为今之计,只能找山洞躲避......
崖州山脉,分东西两片。东边黎母山,西边矿山。
台风突然,西边矿上的矿工、官员,躲避的渔民,多半到此......
东边的黎母山,贸然上去,恐会引起冲突......”
宋成坚听闻,便请教方丈,“如此一来,是否矿山上的山洞,躲避起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小一些?”
方丈摇头,“你们有所不知......
矿山上的山洞,住着不少侗人。虽然没有黎人好斗,但也不会轻易同意,外人住进去......
矿工和官员,遇到台风或暴雨时,进山洞躲避,是形势所逼,他们武力不及......
至于渔民躲避,是他们对渔民,也有依存关系。
这些侗人没有船,遇台风时进山洞躲避,这些渔民经常带这些侗人划船打渔......
侗人需要和货船购买货物时,往往也有渔民帮着沟通相助......”
宋成坚又问,“那咱们也给他们好处,让他们同意我们暂避一次,不行吗?”
宋成坚说这话时,自然地看向蒋薪馀,后者点头认可。
宋家现在一文钱都没有,即便给好处,也是靠着身后的这位蒋家少爷。
方丈摇头,“这些侗人,本就不喜欢与外人联系。
我们说一次,他们未必信。
有一就有二,毕竟,台风常有,谁也不能保证,下次遭难是什么时候......
他们对物欲,看得并不重,即便给出丰盛酬劳,他们应该也不会答应。”
宋成坚闻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难道,只能进黎母山山洞?
来到此地刚好三日,他们已经听过太多人的警告......
即便没有上过黎母山,没有见过一个黎人,心里对生黎的敬畏,已经到了一定高度......
宋成坚不得不承认,连他都有点发怵。
即便他会功夫,但还有这么多兄弟在,不算僧众和蒋少爷的人......
若真发生冲突,以生黎的生猛,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其余几个兄弟,互相对视,眼中也是一样考虑。
就在此时,与管事离开的方向相反,东边响起熟悉的喊声,宋家人顿时精神一振。
“大哥!”
“二哥!”
“老六!”
“我们回来了!”
......
温诗诗从二哥身上溜下来,冲到最前,看清是四哥、五哥和九哥......
蹙着小眉头,看着他们渐渐跑近。
看到大家安然无恙,又看到妹妹迎接跑上前,三人纷纷露出喜悦神情。
温诗诗抱臂撅嘴,“哼!你们都没叫我!
哼!我不理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