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的午饭准备的非常扎实,除了一道小青菜和茄子,其他全是鸡鸭鱼肉,连朴素的蒸蛋上都铺了一层炒香的肉末。
待客的饭菜本就要体面些,加上梁家人对沈昭母女心怀感激,所以很是用心的做了一大桌子。
中间是一坛老母鸡汤。鸡是梁家自己养的走地鸡,一大早新鲜宰杀的,到出锅时已经炖了大半个上午。
鸡肉炖的软烂非常,徐徐飘散出肉香,但最诱人的还是那汤本身,汤上飘着一层晶莹的鸡油,衬得整碗汤都金黄诱人起来。
但总是菜品众多,沈昭最先尝的还是自家徒弟做的那两道。
“不错,这次的火候掌握的很好,排骨软烂脱骨,茄子里的油也都炸出去了,吃起来不会腻。”
“嘿嘿,都是师父教的好!爹、娘、哥、嫂,你们也快尝尝,肯定比上回做的好吃,师父都夸我进步了。”
梁小夏笑嘻嘻的接受了表扬,马上也让家人感受下自己的进步。
“好吃,娘不太会说,但是感觉比上次香,肉香更浓。”
梁母边吃边点头,自己一个连村子都没走出去几回的妇人哪会点评,她就知道自家女儿的手艺早就超过自己了。
“说来还是要谢谢沈小姐,愿意收小夏这个徒弟,而且还这么快就教她手艺了,按理说她先得伺候您两年才对,结果您还给她工钱······”
听到梁父这么说,沈昭直接打断了他,“哪有什么对不对的?小夏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拜师这个事您已经谢过好几次了,现在小夏已经是我的徒弟,咱们在这个事情上就不用太客气了。”
“再说了,我家的工人都有工钱,怎么到了唯一的徒弟这里反而没有?你们放心,小夏的本事值这个钱呢。”
学艺有“三年学艺,两年效力”的说法,沈昭理解这是因为古代工艺传承的门槛高,因此收徒的要求也就更多。
但她受过现代教育,而且曾经是成熟的打工人,那违反劳动法的事她能干?
那必须不能啊!
所以沈昭对梁小夏更像老鸟带小鸟,一对一教学,一个摸索着当老师,一个摸索着学习。
不过目前看来,俩人适应的都很好。
梁小夏就不必说了,沈昭也很满意自己的小徒弟:性格好、爱学习、干活麻利、为人勤快。
一句话总结:她超爱!毕竟这样乖乖的妹崽谁能不喜欢?
周氏也跟着说道,“小夏这孩子确实不错,不光是昭昭,我们院里其他人也都挺喜欢她的。”
“你们养了个好女儿,放心吧,以后有你们享她的福的时候呢。”
可能因为同为母亲,周氏这话真真是说到梁母心窝里去了,为了父母的哪个不盼着孩子越来越好?
“唉!也不求她有什么大出息,有个手艺能养活自己就好。有手艺不管到哪儿都能立住,这是最要紧的。”
一顿午饭热热闹闹的结束,周氏准备带上自家女儿回程了,但她的女儿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娘,我们刚刚在路上碰到了村里的教书先生,听小夏说他在研究改造农具,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想去看看。”
这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方便,即使梁家庄离城镇不算远,沈昭也不能频繁过来,所以趁着这次来都来了,自然要把感兴趣的事情都了解下。
这大半年的相处让周氏充分了解了沈昭,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从不无的放矢,更不会耍什么性子,现在来跟她商量,自然是已经考虑好了。
周氏没什么不放心的,只叮嘱她出门小心,别磕着碰着就好。
“好嘞,等我回来咱们就回去。”
梁孟的家就挨着学塾,是个不大的小院,但看起来还挺新。
“小孟哥是一个人住,原先的老院年久失修,现在这个是他做了先生之后新盖的,平时白天里他都在东边这间备课看书。”
三人说着话就到了,梁大成上前喊的人。
“小孟哥,你吃饭没有?小夏回来了,给你带了两包卤味和糕饼,我们给你送过来。”
“我在东屋,你们直接进来吧。”
三人听见回话才往东屋走去。
“咋还在看书,你吃饭了没有啊?”梁大成惊呼。
他上午把人送回来时他就非要来东屋,说要先把稻禾的情况记下来,记完了就吃,怎么现在还在这,不会还没吃饭吧?
“······吃了吃了,早上我煮了一锅稠粥,分两顿正好吃完。就差这两句,这不就记好了。”
等梁孟把最后一个字写上,这才慢吞吞的回答了梁大成的问题。
等他把书籍笔墨整放好,终于起身看向来人,也是这时才看到还有个没见过的生人。
“梁夫子你好,我是小夏的师父沈昭,今天是来梁家庄游玩的,路上正好碰到你在田里忙活。”
“我听小夏说你对农事感兴趣,还会做耧车,恰好我对这些也颇感兴趣,所以特意来拜访。”
沈昭几句话介绍了来意,梁孟也反应过来,原来她就是今早和梁家兄妹同行的人。
另外他也知道小夏找了个师父,听说是个有本事,对徒弟也不错,只是没想到这个师父和小夏差不多大。
梁孟本就是个性子温和书生,见沈昭端方有礼,加上之前听说的事,所以对她印象挺好,于是在点头示意后也简单介绍了自己。
互相见过礼,这下就算是认识了,沈昭便向他问起一些农业种植之事,以及他刚刚所记录的内容。
“这些就是之前记录的庄稼情况,以及当时的天气降水等情况,主要是稻谷的,小麦的少一些。”
“这本记录的是范田的情况,范田里种的是我特意收集的稻种,种植方式和施的肥都和其他田里的不同,区别主要在······”
“还有这本,这本是······”
说起农事,梁孟那叫一个如数家珍,精确到某年某月甚至某天的稻谷生长情况,他都能娓娓道来。
沈昭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
育种、堆肥、对比实验,操作虽然粗糙,但已经能看出农业种植实验的雏形。
更让她震惊的是,梁孟在言语中已经流露出杂交水稻的意识,虽然他本人可能还没有抓住这点。
“果树可以通过嫁接来改善口感,提升产量,那水稻能用这种方法吗?当然,水稻肯定不能嫁接,那是否有其他方法。”
沈昭的话确实启发了梁孟,“可以在授粉阶段来试试,但选择什么样的稻谷来授粉也是个问题,接下来我会再观察一段时间。”
“多谢沈小姐今日的启发!没想到您对农事也有研究,看来是我浅薄了,梁某实在佩服。”
沈昭被说的不好意思,她不过是很幸运,有幸站到后世那些伟人肩膀上了而已。
而她为了保全自身,连三系法都没敢说出来。
不过看到梁孟,她有了新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