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清代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清郑大枢《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
8、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于案前焚香礼拜后,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
据史料记载,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中国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https://./qixi/88899.html,侵删)
就如同,慕玘和他。
慕玘心绪不宁,出了家门与兄长分别,带着言欢婉儿信步游玩。
街上杂耍竞技,走马逗猴,不可胜数。乞巧节,天上原本无月,但会有从高处酒楼传下来的丝竹声,那是达官显贵在昂贵的酒楼里欢笑,趁着夜色和高楼,将音乐带到了凡间,映照在烛火下,更显高亢。
“人间难得几回闻。”慕玘默默听着丝竹之声,只觉得无端亲近。
民间的丝竹之声,纵使乐师再炉火纯青,也一定不会与皇室的庄严比肩,若是同一首助兴的曲子,也一定会换成活泼的曲调。
毕竟曲高和寡,不能与人世欢欣并存。
慕玘从小就喜欢逢年过节,这般的声色。
活泼自然,清新可爱。
正怔怔欣赏,那人从光影驻脚,向她款款而来。
慕玘笑着,他今夜一身青衫。
他身着葡萄纹湖蓝圆领长袍,头上束带,更显风神爽朗,腰间一块翠玉,衬着他的样貌如同往昔,明朗无双。
他一步步走近,“我们,真当默契。”
“是啊,就如当初。”
慕玘想起他们第一次相见,就穿了同色的衣衫。
只是她当时穿着男装,不像如今。
“去走走吧。”洛子安瞧见她头上的玉簪,心下欢喜,想从身侧牵着手,猛然想起什么,便又收了回去。
慕玘看在眼里,感念他如此细心。
“多谢你。”
两人缓缓从烛火深处走去,走到最高的木桥上,如今人们都朝着更远的灯笼迷去了,一时间,木桥上就剩下他们,倾诉无端思念。
只是这思念,无法变成千言万语。
洛子川终于可以仔仔细细瞧着她了。
她面容清瘦,再不是初见时的神采飞扬,不禁叹了口气:“才一年而已,你怎么瘦这样多。”
慕玘心下有些感慨。
他说的,自然是她以为自己已经不在人世后,形容消瘦,进了宫琐事繁多,如今身子却是虚弱的。
慕玘有心安慰,只是带着温和的笑意。
子川看着她,到底是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