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一如往日,天还没亮,就一在偏殿等候。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正凑在一起闲话。
“胡大人,这段时间过的尤其滋润啊!”赵进理着袖口,调侃道。
户部尚书胡康面色红润,双眼炯炯有神,确实如赵进所说的那般,这段时日过得很滋润。
“好多年没有过过如此舒心的日子了,这不用为了钱发愁的生活,压力都小了。这压力小了,就得空享受生活了,可不就滋润了吗。”
“那确实,我瞧着你这常年如一日的消瘦身板,这段时日可算是长了些肉,心里的头等大事缓了,你才真正轻松了。”
“等什么时候,老的干不动了,我呀,就一封请辞折子,告老还乡,安享晚年去喽。”
“咱俩年纪差不多大,你退了,我也差不多得退了。到时候一起告老还乡,还能做个伴。”
“是极,是极。”
“哈哈哈哈哈。”
皇上还指望着这两位肱骨之臣为大旗抛头颅、洒热血呢。
这两位可倒好,已经想着请辞后的晚年生活了。
“各位大人,时辰到了。”
“走着,今日早朝也不知,又有何事发生?”
“哎,但愿有好事发生吧。”
“我来的时候,瞧着张御史的板板上起的密密麻麻的,也不知他又要参谁。”
“谁知道呢?一天天的就他事多,谁家老祖母骂个人被他知道了,也得被他掺上一本。”
“快走吧,礼部的人盯着的,还聊个没完。”
“……………”
大臣们三两结群,摆着龙门阵,朝金銮殿内走去。
到了殿内,这才老实起来,不过也还是会和周围的人讲上一两句。
早朝还未正式开始前,这一段时间差,就是他们用来交换信息的最佳时间。
“皇上驾到。”海公公的声音一如以往,尖锐有力。
“臣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祁连澈动作潇洒的把衣袖、衣摆一甩,霸气的往龙椅上一坐,中气十足的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嗯,还是一模一样的流程,海公公这工作干的真不错。
“皇上,臣有本要奏。”是户部尚书胡康。
“说。”
“今年乃新税制推行的第一年,马上就要税收了。还请皇上派人前往各个郡县进行监督。”
“此事朕已有安排,现已有青衣卫到达各县,定不让人浑水摸鱼。”
“皇上英明。”
“可还有其他事?”
“是有一事,玻璃开始售卖以来,现京城内以及京城周边所有的大户人家,都已购置玻璃。
各郡县的玻璃窑已开始运作,根据各郡县反映的信息,现玻璃定价过高,百姓们无力购买。
为了能让百姓们都用得起玻璃,请皇上下旨,降低玻璃价格,扩大生产范围,实行薄利多销制。”
“确实,这事儿是得好好计划计划,这事儿就交给尚书,核算出一个合适的价格,报给朕。”
“陛下,臣已经算好了,这玻璃一百文钱一块,正合适。”
“好,即日起,三尺见方的一块玻璃,定价为一百文钱一块。”
听着他俩的对话,花了大价钱购买玻璃的大臣,心里面有一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原来他们就是冤大头,听户部尚书话里的那意思,这玻璃一出来定那么高的价格,明着就是在打他们的主意。
好了,他们这些有钱的买完之后,玻璃就降价了呗!一降还降那么多,从几十两银子降到一百文钱!
由此可见,这玻璃的成本这么低,那朝廷,这段时间究竟赚了多少钱!
这跟明晃晃的抢钱有什么区别?偏生他们还不能站出来反对,他们这要是站出来说了点啥,岂不是要被人说是与民争利?
祁连澈和户部尚书,若是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怼他们一句:你们自己愿意买的,现在怪谁?
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罢了。
那些个大臣朝着自己府上的玻璃房,透亮的书房,一天天的不是挺高兴的嘛。
“哪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要奏的?”祁连澈的视线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
见他们一个两个都没有动静,看来今天怕是没有别的事了。
额,其实他们不是没事,只是这会儿心下不愤,不想说话罢了。
“既然你们没有什么要说的,那就朕来说吧。告诉你们,朕有一个好消息。
宣阳府的李巡抚意外发现了一种粮食,可亩产2000多斤。
这种粮食名叫红薯,产量高且生命力强悍。就算是在劣质土地中,也能达到亩产近1000斤的产量。
并且其茎叶还可用来喂畜牲,可谓浑身都有妙用。
哈哈哈哈哈,李爱卿如此功绩,百年之后,当享太庙。”
祁连澈才不管他们那郁闷的心情,只放下一阵惊雷,更不管这一阵惊雷把他们轰的如何的外焦里嫩。
某些大臣心里不由得泛起嘀咕,这李巡抚可真是好命啊!
“皇上,您所说的可是真的?”户部尚书胡康激动的站出来,颤抖着声音问道。
“当然是真的,朕所说岂能有假。”
“天佑大祁,天佑大祁呀。定是皇上英明神武,爱民如子,才让李巡抚得此机缘寻到这高产作物。”
“皇上,不知这红薯是何模样,可否让臣等一开眼界?”
“有何不可?小栓子,抬上来。”
很快,洗得干干净净的红薯,就整整齐齐的摆在托盘上被端了上来。
那些大臣的视线紧紧的跟着小栓子手里的托盘移动。
就这红疙瘩,能好吃吗?
不会光是产量高吧?瞧这怪模怪样的,怕是味道也不怎么样。
哪些人酸了,作者不说,反正就是见不得人好呗,总要鸡蛋里挑骨头,挑出些缺点来,才能让他们高兴。
“皇上,这红薯可否做主食?”
“可,且饱腹感极强。”祁连澈心里十分舒爽,尤其是看着底下这群人,那懵逼和不可置信的表情后,颇有一种战胜了的豪气在胸中流淌。
“臣有以不请之情,不知皇上可否让臣等尝一尝这红薯。”
“朕已经吩咐御膳房准备了,想必很快就会送过来,各位就等着吧。趁此时间,商议一下,这红薯的推广事宜吧。
李爱卿此番种植,除开破损的,和运输途中损坏的,能运回京城的,共有八十万斤。
李爱卿所出的种植方法,这红薯需要提前育苗,一斤红薯可预出50株红薯苗。若这80万斤红薯能我整保存至明年开春,则可以育出4000万株红薯苗。
根据每亩地种3500株红薯苗来算,这育出来的苗,预计可种植 一万一千四百三十亩。
等红薯到京后,由工部屯田司全权负责,种植的地方定在皇庄,明年收获之时,朕要这红薯堆满粮仓。”
“微臣,领旨。只是在种植方法………”
“李爱卿写了一份种植手册,不过为了万全,你派人到宣阳府去与李爱卿仔细学上一学。”
“是,陛下。”
又商议了些许事情,御膳房做的红薯终于送来了。
不消说,光是这红薯霸道的甜美味道,就已征服了所有人的嗅觉。更别说吃进口中,那香甜的滋味,更是让人口齿生津,回味不绝。
这边朝堂上一边为着红薯所震惊,一边商议着红薯的事。
另一边,李延清收到消息,庆阳府海边来了一群,驾驶着大船的金发碧眼的怪人。
那些怪人,不止长相奇怪,发色奇怪,就连眼眸子的颜色也是青蓝青蓝的。而他们的穿着,就更为奇怪了。
庆阳府的知府来信,说他们的模样,吓得周遭的百姓都不敢出门了。
不怕这些怪人,是海里来的妖怪,要害他们性命。
李延清看着信里的说辞,哑然失笑。
当未知的事物出现时,确实容易给人们带来恐慌,引起心里的害怕。
不过这些金发碧眼的怪人,倒是让他觉得十分惊喜。
当即给庆阳府知府去了信,让其好好招待那些金发碧眼的怪人,静静的等他去。
收到信的庆阳府知府,倒是犯了难。
他该怎么招待那些金发碧眼的怪人,哦,大人说了,那是海外来的外国人。
他那日接到村民们的举报,一早就去看了,那些个外国人说话叽里咕噜的,他根本就听不懂。
语言都不通,他如何招待?
难道……通过手势比划?
这……那些个外国人看得懂吗?
就算看懂了,那些个人能相信他吗?
哎,大人只是给他出了个难题呀。
李延清倒是不知道庆阳府知府的纠结,他看完信后,就立马叫人收拾东西,带着人赶往庆阳府了。
他得亲自去见见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他想知道,在大祁这个时代,那些海外国家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目前会不会给大祁带来威胁?
而且,他还指望着能从这些外国人手里,淘到一些稀罕东西呢。
比如说,土豆、玉米、辣椒、西红柿等等。
他在大祁生活了这么多年,按理说他走过的地方也不少,可硬是没有发现这些蔬菜。
甚至有一些在前世历史上,是他们本土的东西,都有好些没见过。
可能是百姓们不识货,也可能是他去到的地方相对来说还太少,总之,就是没有发现。
就连他想吃个麻辣兔头,都没有辣椒。
“爹爹,我们才从那回来,怎么又要去呀?你之前不是说,要明年才去的嘛。”安安歪在李延清的怀里,好奇的问道。
“你们之前见到的那个知府伯伯,给我来了一封信。若是庆阳府出现了金发碧眼的人,我带你们去瞧瞧。”
兄弟俩睁着闪亮亮的大眼睛,歪着头紧盯着李延清,满脸都是好奇。
“爹爹,真的会有人是金色的头发,青色的眼睛吗?那这样岂不是很奇怪吗?他们是哪里的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目前看到的,不过是这个世界想让我们看到的。那这世界之外还有什么呢?
也许还有另一个世界,也说不定呢。就像除了咱们国家以外,还有其他三个国家。那这世上除了我们这四个国家,有没有其他国家了吗?
不一定哦,世界这么大,爹爹猜测在那千里的海洋之外,还有另外一群人,另外一些国家。
而我们要去见的这些金发碧眼的人,或许就来自于那些国家。至于他们为什么会和我们不一样,是金色的头发和青色的眼睛,或许是因为地域的影响。”
“老师,在海外,真的还有其他国家吗?”太子原是默默的听着,直到李延清说起海外国家,这才出声问到。
“还是那句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海外到底有没有国家,咱们去见见那些金发碧眼的人,不就知道了。”
“是学生狭隘了。”
“狭隘倒是说不上,就是想象力不够丰富。”李延清调侃道。
李延清怕那些人等不及,驾船离开,便命人全速前进。
他们这一次用了以往的最短的时间,到达了庆阳府。
马车直奔府衙,一下车就去找了知府。
“大人,您可算是来了。这些外国人,可难招呼了,说些啥我们也听不懂。我给他们安排了房子也不住,就只住在他们自个的船上。”
“带我去看看。”
“大人,您这边请。”
“周遭的百姓,可还是很抗拒他们?”
“已经按照大人的指示,提出了告示,百姓们也都知道了,他们不过是来自海外的普通人,倒也没有那么怕了。”
“很好,快走吧。”
又赶了两个时辰的路,这才到了外国人停泊的海滩。
“爹爹,你看,真的是金色的头发哎。”平平安安指着一个方向,兴奋的大喊道。
李延清顺着他们指的方向看过去,瞧见了两个身形挺拔的外国人。
瞧他们那副模样,有些像是旧时候英国人的装束。
(一切均为私设,此为架空文,不论是地理环境,海洋气候,亦或者是洋流,都与现实无关,请勿较真。)
(我的这本书,老早就可以设置多个书名了。
所以想和大家商量商量,还可以取个什么名字?
我忘性大,每一次写文之前,都想着问一问大家,可一直拖到现在才想起。
大家帮我出出主意吧,我这书还可以取个什么名字,谢谢宝子们。)
(大家知道我的,我很听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