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训练场地建好之后,李延清和明将军就将千夫长们集中起来,开始教授他们正确的规范的动作。
等他们都学会之后,就由他们去教授百夫长,再由百夫长去教授自己手底下的士兵。
这样一级一级的分下去,学起来既方便又快捷。
李延清也同那些士兵一样,每日都去新建的训练基地跑两圈。
一段时间下来,李延清发现自己的身体素质似乎又好了许多,就连反应速度也快了些。
新的训练方式已走上正轨,还有军体拳,也已经由当初阅兵典礼的三千士兵分开下去传授,如今已是整个军营都会了。
这会儿就还剩下一个事儿了,那便是特种部队的建设。
特种部队的人肯定要从精英里面,选最精英的。
而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对时局的分析,李延清与明将军商议,特种部队的人数初步定在一队一百人。
而他们这次要建立三支特种部队,一队便是一支,就是说他们需要培养出三百个特种兵。
考虑到有淘汰率,所以李延清和明将军足足选了一千人。
关于特种部队该如何训练?又训练哪些项目?这个李延清也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明将军自己思考,自己去制定。
毕竟术业有专攻,做了这么多年的将军,肯定对训练士兵有着常人没有的经验与见解。
至于这次军营增加新的训练项目,这只不过是局限于大祁将军们没有创新的思想罢了,他们把自己所知的所攒下来的经验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但却从没有想过要去求变,或者是创新。
从时代的发展来看,不懂得创新是非常致命的,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更不可取。
但有一点让李延清觉得很欣慰的是,他们虽局限于自己的思想思维,不会自己创新,可他们不排斥别人提出新的方法,也能接受那些创新的点子。
最可怕的就是,自己不懂得创新,还不让别人创新,那可就真的是把发展的道路堵的死死的。
若是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特种部队一支队伍不过才个位数,而李延清他们此次要建立的是一支人数达到一百人的特种部队。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事标准,大祁既然要建立特种部队,那肯定要结合大祁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现代的那一套,可以学习其中的长处,将之揉把揉把变成自己的东西,再结合自身的特点,研究发展出适合自身的一套方法才是最关键的。
唯有结合实际才是最适合最顺应时代的做法,不然,一切与空谈有何不同。
李延清还和明将军提议,不光是军人训练的方式要创新,士兵们使用的武器也要创新。
那些制作精良的武器由于成本原因无法供给所有士兵,但特种部队一定得人手一份。
等特种部队训练成功,他们自身的作战能力就已经远超普通士兵,若是再有利器相助,整体实力可想而知。
那他们将成为大祁最强大最神秘的一支神兵。神出鬼没,灭敌人于无形都不在话下。
嗯~,不光要提升他们自身的武力值,还得教他们识字才行。
若是派他们外出执行任务,连传递的消息都看不懂的话,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最重要的是,不能因为不识字延误了战机。
李延清知道,这样一来需要投入的资金非同一般。
可没有付出怎么会有收获呢!
商定好所有的细节,征得皇上同意之后。
大祁第一支特种部队的选拔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李延清和明将军选的全都是军营里,心性好能力强的精锐或者是有特殊才能的人。
一千人最终就选三百人,百分之三十的机率。说实话,竞争算是很激烈了。
选拔完毕,明将军就把他们拉到了密林之中进行秘密训练。
这密林里的训练基地还是明将军意外发现的,在一个大大山沟里。把山沟里的杂草灌木清理了,就有了可以用作训练的场地。山沟旁还有一个很宽阔的山洞,住下一千人绰绰有余。
李延清没有同明将军带人前往秘密训练基地,一则他不想知道的太多,二则明将军走了,他需要留下来主持接下来的工作。
到时候,若真的要让他前往秘密训练基地的话,皇帝会下旨的。
就他所知,这次建设特种部队,目前知晓的人也就皇帝、明将军和他。
就连特种部队的所有花销都是由皇帝的私库出的。
这支特种部队成立以后,应该会直接隶属于皇帝,听从皇帝的派遣。
这会儿,明将军正拿着他写出来的训练计划认真的修改。
写训练计划还是李延清提议的,这样可以清晰明了、条理清楚的布置训练任务,还可以把日常训练记录下来,后续有不妥当的地方也可以从中复盘不足之处,加以修正。
明将军觉得李延清所言有理,便依言写了,一段时间下来,发现确实方便好用。
李延清在军营的的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只等特种部队的训练上了正轨,他就可以回翰林院了。
算算时间,他已经在军营待了快四个月了,再过十几天就要过年了。
李延清将写好的总结报告合上,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舒缓一下僵硬的四肢。
自接了任务之后,李延清每十天都要写一封,关于士兵们训练效果的折子递交给皇上。
皇上每次都会批阅,写上批语。
虽写得不多,也比皇上批阅其他折子只写一个“阅”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