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布来到北美,陪珍妮弗和三个儿女外,他还有一个事情来参与,那就是纳斯达克将要达到历史高点。
自从1999年十月开始,李布就开始慢慢清空手中持有的股票,不过速度并不快,在华尔街中,有他这些年了,成立了大量的基金,这些基金,拥有大量的股票,占比从0.01%到1%不等,主要就是为了在此时,清空自己那些股票,不会被人发现,然后买入其他医药股、军工股、食品、饮料这些传统股票,开始进行调仓。
与iMusic热卖这则新闻一样,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一则并购新闻,那就是美利坚在线与美利坚时华合并的新闻引爆了。
2000年1月10日美利坚在线总裁史凯与美利坚时华CEO拉德文宣布两家公司进行“战略性合并”,说起这两家公司合并的起因,其实也很有意思,这与历史上的时间重合。
这次合并,与火热的互联网概念有关,这些人,与未来那些大A交易所那些蹭热度的公司一样。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就像某个公司,本来是做服装的,然后一直以来,就想把股价抬上去,而当时,一直是互联网热潮,就想找个风口,把自己的股价做起来,好让韭菜接盘。
然后,他们找到了对外网络销售的互联网零售概念,也是互联网+,并将股价拉上去,等拉高出货之后,股价又被打了下来,韭菜们只能高位站岗。
这美利坚时华的主要业务为出版、音乐、电影、有线电视、有线网络,而美利坚在线与美利坚时华的业务存在互补性,双方战略性合并之后,将成为一个巨无霸。
这则消息一出现的时候,李布就开始大量的抛售两家公司的股票,因为,这是他们最高的股价了,以后不会在有了。
这是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结合之后存在观念上的碰撞,必然会出现矛盾,这是从结果逆推而来。
两家公司合并之前,美利坚时华的股价为每股90美刀,总市值为1240亿美刀,而在线的市值也差不多。
这是新世纪开年最大的一次合并,两家千亿级的企业进行合并,让股价获得了支撑,可是两家公司合并那一刻,股价开始上扬。
不过两家大公司合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并后,是谁说了算?一方做决策,另一方就不会听对方指挥,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凭什么听你的指挥,你算老几。
果然,双方合并不久,就曝光了不少内部消息,内部还是各自为政,不听另一方的管理,让双方的股价开始下跌。
而纳斯达克在三月达到五千点之后,开始下跌,之后反弹了一次,可是仍避免不了,跌跌不休的命运。
如果有人这时跑掉的话,不会被反弹迷惑,则还有保证自己的收入可能。
在三月之前,李布终于调好了仓,将那些股票卖出,换成了传统行业股票,而创业园在去年十月左右,就将持有的公司清空,这是创业园的常规操作,也没有人说什么。
李布从硅谷出发,来到了纽约,他看到,有些人比较疯狂,抵押了一切,押到科技股上,并用上了保证金交易,这种高杠杆的交易方式,如果他们在三月之前从里而出来,那么,他们就会获得一辈子吃喝不愁的收入。
他就看到一个人,在三月的时候,从楼上跳了下来,真是熟悉的场景啊,这么多年,这样的场景,他见过太多,真是,不贪就没事。
在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达到最高点位5132点,估值达到大约150倍PE。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转变,投资者开始意识到科技股的过度泡沫化,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2个多月以后的5月23日,收盘价就跌到3164点,比最高点下跌了38.3%。
尽管泡沫破裂后,美国市场的投资舆论还没有从科技股泡沫的亢奋中完全转变过来,但是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认识到科技股的过度投机行为。
在这个时期,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也受到了市场的影响,股价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同时,一些新兴的科技公司也在这个时期崭露头角,但是它们的股价也受到了市场的影响。
也有人说,这次股灾,iMusic抽了太多的水,让流动性出现了问,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其抽水的能力也是很强大的,甚至干扰到了股市。
虽然发生了科技股股价崩溃,但这个播放器,仍然受到了追捧,他们在这个时候,需要更多的娱乐,来转移他们的悲伤情绪。
因为科技股泡沫被刺破,很多科技股好像被抛弃了,此时的人们感觉这些科技股泡沫太多了,PE达到了150倍,那么,回归到正常20倍PE,需要打一五折,那真是一场灾难。
理论上来讲,他们说的也不错,回归到20倍PE,确实要打一五折,可见泡沫的程度有多大,有些股票,甚至跌到了几十美分。
其中一家公司的股票是电影评分的,看到这家公司,盈利能力非常差,PE已经达到了800倍,这真是一个灾难,现在市值几千万美刀,现在还在跌,有朝几百万美刀的方向去。
李布看到这里肯定有做空的,不过这家影评公司肯定不会这么低,他就开始低吸,有多少收多少,这家公司的股票,让他赚了几亿美刀,现在自然要买回。
MIN公司股东发出公告,为了提振股价,发出了回购股票的公告,可是越是这样,股票下跌的越厉害,让所有人有些慌。
抛售的更厉害了,当市值到达一千八百万美刀的时候,就不再跌了。
MIN公司的董事会宣布公司开始退市处理,因为股价被恶意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