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接着说道:“孙权身边的兵力太少导致被一击即破,张辽的成功的突击把孙权本人的亲卫队和大部队割开,导致他们不得不缩在坟包上猬集防守,侧面的吴军发现统帅被分割不得不放弃既定路线前来救援,并反包围张辽的突击队,但被对方成功冲出,只围住了部分人,然而张辽居然还能再冲入救出被围士兵后一起冲出,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只能说明吴军的阵线宽度过宽,而纵深太薄,正面容易突破,翼侧支援缓慢。而且,似乎没有准备预备队。
由于既定方针失败,士气也大幅度受损,吴军不得不先修筑营垒,准备攻城器具,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攻城。
士气不足、发生疾疫,加上畏惧对方的援军,在攻击了十几天后吴军被迫选择撤退,然而撤退中孙权的指挥又出漏子了。
孙权在撤退中自己殿后,大部分部队已经过河走出一段距离了,孙权这才开始渡河,此时他身边只有一千多人。
(个人看法是魏军的步兵此时已经出城,但距离孙权所部还较远,并且应当是驻足不动的情况,孙权自己估计等所有人过桥的时间内他们无法追上,走出来大约只是确认吴军是否已撤退以及清理可能的散兵及遗留物资的,因此他们也开始大摇大摆的过桥
由于要过桥,部队大约排成比较薄的纵列,而且拥挤在河边。这个时候魏军的突袭部队(从他们抢到吴军之前冲到桥边并且破坏了桥梁的情况看,应该是骑兵)从侧翼切进来,直接冲开了吴军薄弱的阵线(击其半渡),并且破坏了桥梁,再配合后面赶上来的魏军步兵,形成了一个锤砧式夹击(只不过这次骑兵是砧,步兵是锤),以局部优势重创孙权的亲卫队车下虎士们,孙权本人被迫骑马跳过河,凌统更是重伤之下不得不游过去,可以说狼狈至极。
由于吴军大部队已经撤退出了一段距离,得到消息返回援救就比较慢了,直到孙权逃到南岸贺齐的援军才赶到,魏军见无法完成全歼目的,才选择撤退(贺齐追上去将江北的诸军救回)。
以上是我个人理解的逍遥津之战的全程,孙权中间的指挥失误是比较多的,尤其是自身两次以少数兵力孤立这一点相当的糟糕,被对方轻易的抓住斩首攻击的机会,然后引发全军的混乱,这些方面确实值得诟病。当然也不必完全归咎于主将的指挥问题,东吴的军制本身就有大问题,军队机动也过度依赖水道和船只,再加上魏军方面对战机把握确实非常得当(抓住了孙权本队孤立的稍纵即逝的时机),这样几个因素配合才能打出这种史诗级胜利。”
很多人也是了然了,说道:“有点东西啊,这么看来,孙权的军事确实一般般。”
也有人直接笑着说:“上联: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下联:天下英雄你与我,赤壁夷陵两把火。
三国的几位都有不少的败笔。”
朱元璋并不太客气:“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礼之本也。故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孙权盖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其臣而亵其父,失君臣之礼。”
他还是觉得孙权有点没有君主的威仪了。
有人问道:“孙策把江东托付给了孙权,甚至没有托付给自己的亲生儿子,按理说这么做肯定是兄弟感情深厚,孙权又有能力。可是孙权之后仅追封他为王。相反司马炎可是把自己的伯父都追封为帝了。他们是不是关系一般啊?”
很多人都绷不住了,这也是个问题吗?
也有弹幕的人直接反驳:“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登基了...但是赵匡胤的儿子莫名其妙的都死了..
你知道这是为啥不???
最是无情帝王家....赵匡胤儿子不死总会威胁赵光义的皇位
哪怕那只是根刺,赵光义不想拔除,也会有"懂事的"人替赵光义给拔掉...”
杨羽也是反驳道:“孙权对孙策的真实态度不得而知(我相信是有感情的),但不追封的关键原因大概是孙策征服江东的过程中与江东世族结怨太深,而孙权的称帝需要依靠江东世族的支持,"长沙桓王"正是孙权与江东世家大族妥协与和解的体现。
当年孙策征服江东时,对江东世族多有屠戮,与世家大族结下了血海深仇,最后本人也直接死于与江东世家的斗争之中。
孙权上位以后,开启了和江东世家大族妥协和解,进而扎根江东的进程。而且越往后,孙吴政权的"江东本土化"程度越高。以吕蒙早逝,陆逊上位为典型分界,当年孙策从袁术那里带出来的淮泗集团日益凋零,江东世族却人才辈出,形成了对外来户的压倒优势,孙权的统治呈现出越来越依赖江东本地世家大族的态势,到了称帝前后,孙吴政权已经基本是一个依靠江东世族撑起来的本土化政权了。
孙权的称帝,可以看作历经数十年斗争与妥协后江东世族与孙家签订的最终契约,本地世族正式承认孙家的共主地位,孙家则要承担起保护世族利益的职责。
作为契约的一部分,必然要对之前那段不愉快的历史有个交代。其妥协结果就是与江东瓜葛不多的孙坚理所当然追封皇帝,而背负了江东世族血债的孙策如果也追封皇帝,那对世族来说就是个令人不安的政治信号,所以为了政权的稳固,孙权只能在孙策身上做出牺牲。
而且"长沙桓"这个谥号也很耐人寻味,不用其他地名而用地处荆州的"长沙",可能就是要把孙策和江东拉开距离,向江东世族表示"我哥不是你们的统治者,我也不会像我哥那样统治你们"(加上孙坚发迹于长沙)。而"桓"这个字,一方面彰显了孙策的赫赫武功,另一方离当时的反面教材桓帝不远,又有部分否定其事迹,反思当年历史的意味。这个谥号可以说取得是处心积虑,用心良苦。
而且这个也是有一些好处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