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康想学中医,准备找个老中医拜师学艺,结果找了好几个,人家都不收。
赵康只好去县城买了几本中医书籍,然后结合大多数的认识辨认药草。
同时收购一些不好找的药材。
“老公,你弄这么多草药来干嘛,难不成你真的要当中医?”
申云芝很不解,人家老中医都不收他,赵康还在成天研究书籍和药材。
“媳妇,这你就不懂了。
他们几个老头是不收我,可我在他们身边这几个月可没闲着。
把基本的疾病和外伤及骨伤如何治疗掌握了。
还有这些药材,很多都可以拿去县城卖,能卖不少钱呢。
有机会了,搞回来种家里,以后靠这些药材,家里一年到头吃穿用度就不用瞅了。”
赵康可不是瞎找药材,他收的很多都是不怎么用到的价格贵的。
到时候拿到县里一卖,几百块钱就到手了。
“山上随处可以挖的草药真的那么值钱?”
申云芝不敢相信,她知道药贵,但也不会贵到哪去。
现在听赵康这么说,药材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便宜。
“也不是所有草药都值钱,大部分也就比蘑菇和菌子贵一点。
不过一些难找的一年没多少的草药就贵了。”
赵康解释道,有些作用大难找的药材一斤就十几上百块,一年找个十来斤就够家里生活了。
赵康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人工种植,提高产量。
虽然药性可能不如野生的,但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人工种植的产量大,搞好了很容易就成万元户。
但这只是赵康的目标,想要靠草药成为万元户很难。
主要是赵康认识的药材不多,很多药草他都是从书上看的,实物没见过。
赵康现在属于盲目地收,常用的就留一些。
不常用的就拿去城里卖,认识一下叫什么,管什么,顺便赚点钱。
“媳妇,自行车的钱马上就有了。
只是没有自行车票和工业票,不然的多花二十几块钱。”
赵康一直想买辆自行车,但是他一个上门女婿哪来的钱买自行车。
爸妈打发的那点钱,他拿去拜师学艺了,可钱花了人家老师傅不收。
“自行车不急,也不是必须要的,给爸妈做两件衣服吧。
马上过年了,咱们回去也让爸妈开心一下。”
申云芝觉得自行车不是必需品,用不着买,这些钱拿来给两方老人做几件衣服更好。
赵康虽然出来了,但对父母还是要尽点孝心。
养老送终赵康做不到,但一年给买点东西是应该。
让老人能够记住你的好,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做几件衣服。
他们看到衣服就会想起你,知道你孝顺,心里暖暖的。
“给四个老人都做吧,一百七十多块钱应该够了。”
赵康手里就这么多钱,既然申云芝有这个意思,那就给爸妈做几件衣服。
只是给爸妈做了,老丈人和丈母娘也不能漏了。
毕竟自己现在是申家人,要以申家为主。
按照赵康的计划,过年回去的时候给爸妈买两斤糖,再一个人给二三十块就行了。
“行,就按你说的办。”
申云芝提议给公公婆婆做衣服也是害怕二老担心赵康在自己家受委屈。
曲塘与冲麻隔得太远了,去一趟来回两天。
很多时候,赵康都是打大队电话跟爸妈说两句。
赵康带来陈红家借自行车,准备拿点药材去石龙卖,多买点东西。
小姨子还没嫁,做衣服不能忘了她。
还有申云芝,既然要做,那就把全家的都做了。
“红姐,我准你拿点药材去石龙卖了,想借你自行车用下。”
赵康来到陈红家,看到自行车在。
很多时候自行车都是在家,陈红时不时收点山货,自行车拉着方便。
不过有时候李明会用自行车,要借自行车得提亲说话。
“行啊,这几天我不用,对了,你帮我收点山货,我过几天去拉。”
家里的钱都拿去买石龙临街的院子了,家里已经没钱了。
马上要过年了,花钱的地方很多。
陈厉也要放假回来了,得给他做两套衣服。
“好的,姐,这半年我看你挣了好几百了吧,到明年可以给陈厉盖房子了。”
赵康其实也挣了几百,只是拿去拜师傅和买书籍了。
“不给他盖了,他说不用给他盖房子。
之前攒的钱在石龙买了一个院子,借了不少钱。
马上要过年了,我得挣点过年的钱。”
现在两家也算亲戚,陈红没隐瞒在石买院子的事情。
“姐,你家这么大,还去石龙买院子干嘛。
姐夫在公社你是有宿舍吗?”
赵康觉得陈红这是浪费,有钱没地方花。
“你姐夫是有宿舍不假,可太小了。
爱玲再过一年就上初中了,到时候住不下。
而且三个孩子两头上学不方便,我和你姐夫商量了一下,到时候爱民和爱国也去石龙上学。”
陈厉跟她说了,过几年国家放开限制了,就在石龙开店做生意。
一家人都在石龙生活。
“这样啊,那确实需要一个院子,不然住不下。”
李明现在已经是公社办公室主任,过几年可能就是副社长甚至社长了。
老婆和孩子还在老家生活对他影响不好。
“你这个也挣钱,姐建议你也去石龙买个院子。”
赵康现在是个新手中医,基本的伤和病能处理。
还找了药材去县城卖,按照陈厉所说,过几年国家取消限制了,赵康也可以靠这个挣大钱。
“我没那么多钱,忙活了半年才挣了不到两百块钱。
云芝说要给我爸妈做两件衣服,我想着何不给全家人的都做了。
我怕钱不够,准备搞些药材去卖。”
赵康解释为什么要借自行车,他担心一百多块不够六个人做衣服。
“如果是用的确良确实不够,普通的布的话还有剩余。
不过,既然要做就买的确良吧,去年我们一家,阿厉还有公公婆婆的,不算人工和针线花了两百零几块钱。”
陈红羡慕赵康,有娘家回,她自从爸妈去世后就没有娘家回了。
好在陈厉长大成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