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河西四郡也,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蔽胡虏,实为西陲孤悬绝塞。
明初,朱元璋建立西宁、甘州、肃州、凉州四卫控扼西北。
四月二十,宋晟与濮英的兵马到达陕西行都司治甘州卫。
地方的一二把手一同回来,文武官员自然要出城相迎。
甘州城外,朔风凛冽,卷起官道上的枯草。
甘凉镇守副总兵、以及三个卫所兵备纷纷站立在官道边,顶着烈日迎接两位大人的兵马。
西宁卫兵备李盟抹了一把汗水,压低声音道:“听闻,这次北伐濮佥事受了重伤,断了一只手。”
肃州卫兵备滕隆道:“你可别乱说,濮佥事勇猛过人,便是七八个大汉都不是对手,能输给鞑子?!”
凉州卫兵备郑襄也道:“这还真不是老李乱说,我也听说了。”
李盟皱起眉头:“那这次帖木儿来袭,这么重要的事情,还会让濮佥事担任统帅?”
郑襄道:“我听说朝廷是有许多人反对让濮佥事独揽大权的,但是宁远侯一力推动。”
滕隆挠挠头:“这宁远侯是谁?俺咋没听说。”
郑襄道:“宁远侯你都不知道,告诉你你最爱打的大炮就是宁远侯造出来的。”
此前,有一批二十们中型神威大炮已经从北疆迅速运往甘州卫,便是防止帖木儿突袭。
结果,在试验火炮之时,这位四肢发达的肃州卫兵备一下就爱上了打炮的感觉,天天就往甘州城跑,就是为了打炮。
“嗨呀,你直接说陆先生不就行了,还扯这么远去!”滕隆一拍大腿。
“别说话了,做好准备!”站在稍远的甘凉镇守副总兵郭近祥低喝一声。
三人望去,便见戈壁出现一支队伍,前方飘扬着大明龙旗。
一行人下意识身子挺直,尽管距离如此之远,对方是完全不可能看到的。
队伍越来越近了,郭近祥与三人迎上前去,诸将立即亦步亦趋地跟上。
那蜿蜒如长龙的队伍之中,有两骑先行而出,前驰十余步,马越来越慢,终于停在他们面前。
最前面一个将军,体貌奇伟,身高臂长,银盔金甲,猩红的披风在风中猎猎做响,只是他右手扯住缰绳,左臂却是空空荡荡。
这位正是金山侯濮英。
另外一位老将军一身玄甲,身长八尺,膀大腰圆,留着半花白的长鬤,正是宋晟!
“拜见濮总兵、宋指挥!”顿时,官道上文武官员拜了一片。
这并非是完全因为二人的官职。
正是意识到甘凉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濮英亲自监督建造西宁、甘州、肃州、凉州四卫。
当时的凉州,内忧外患,糟糕透顶。残元势力盘踞,时不时就入寇边境,烧杀抢掠。
还有吐蕃趁火打劫。
濮英当时手中可用之兵也不多,大明的重心都放在了北疆上面,西北能够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
而朱元璋也是希望他筑城自守,先龟缩着,等腾出手来再对付西北的鞑子。
但濮英却是带着一千兵马出塞练兵,在塞外转了一圈就俘虏北元柳城王、北元年章忽都帖木儿、北元豳王亦怜真,不但是守城的明军将领惊呆了。
消息传回金陵,老朱也惊了,让你守城练兵,你就是这么练兵的?
濮英一举将北元余孽打得抱头鼠窜,周围的西域势力更是吓得不敢喘气。
他又顺势请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
贸易一开,那些西域势力用牛羊、药材换大明的布匹、茶叶和盐,这些家伙得到了好处,自然不愿意继续打仗了。
若是说濮英奠定了大明在西北的根基,那么宋晟的到来,就像是给这辆战车添上了全副装甲。
宋晟一边在四卫的基础上构建红城子堡、镇羌堡、平川堡等五个堡,进一步加强西北的防御体系。
同时建立互市,鼓励各族商人前来交易,同时就近采购粮食,以充实边储。
又给甘肃屯军农具,鼓励农桑。
宋晟可以说是内政和统帅加点都极高,弥补了濮英内政不足的缺点。
二人的名声威震西域!
底下的军官将士自然信服。
濮英因为伤势在金陵即便封了金山侯,依然显得郁郁。
但到达西北,看到那万里黄沙,大漠风烟,那股骄傲和自信才终于回到了他的身上。
濮英哈哈一笑,熟练地翻身下马,快走两步,扶起几人。
“大家都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来这套你们不觉得丢脸,我都觉得丢脸!”
郭近祥顺势直起身来,哈哈一笑,便就揭过了。
“将军此次北伐........末将不能参加,亲手杀鞑子,实在是遗憾!”
濮英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臂,狠狠拍了一下郭近祥的肩膀:“好你个老郭,什么时候学会这弯弯绕绕了!”
“告诉你们,咱这伤也不是白挨的!”
“咱带着两万兵马,死死拖住了鞑子五万重甲骑兵,我亲手杀了五十三个鞑子!反正咱不亏本!哈哈哈!”
濮英放声大笑,随着他的笑声,原本以为这个话题,而有些拘谨的众人也放松下来。
郭近祥又上前握住了宋晟的手:“老将军,这短时间没有您在,咱们还真镇不住场子啊!”
宋晟道:“是西北蛮子捣乱还是吐蕃番子敢蹦跶,看我不收拾他们!”
李盟赶紧道:“有两位将军在,便是帖木儿有百万大军,咱们也不怕!”
郭近祥突然看向宋晟身后,一个身材高大,颧骨突出,有着栗色的眼睛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这位的相貌特征明显不是汉人,而更接近畏兀儿人,这些将领自然不会认错。
宋晟哈哈一笑解释道:“这是陛下亲封的高昌王太平。”
太平确实是畏兀儿人。
他是为高昌王、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儿补化之重孙,不答失里的孙子。他爹是和赏。
和赏在元顺帝末年即位,镇守于甘肃永昌。
明洪武三年,明军攻占兰州,和赏一看打不过啊,就直接投了。
明朝在其地设高昌卫,以其为怀远将军、高昌卫同知指挥使,仍袭高昌王爵位。
老朱自然是不愿意这么关键的地方交给外人的,便召和赏到南京长住,还赐下田地屋宅,对他十分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