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谚进京迎娶王氏女天不仅仅是为了和王家联姻,也是为了给薛林氏冲喜。薛谚只是将最初的目的说出来。
当然薛谚他的确是这么想的,觉得王玉枝的八字可能对薛林氏有利;不然怎么王玉枝一到金陵薛林氏就将毒血给吐出来呢。若是薛林氏将毒血吐出来,他们还都不知道薛林氏不是生病而中毒了。
除此之外,薛家知道王玉枝和县伯府的关系,他担心时间长了,王家在金陵的族人知道王玉枝和县伯府的关系之后,会欺负王玉枝母女。还有也担心薛氏族人知道王玉枝与县伯府的关系,会反对他与王玉枝的婚事。
薛氏嫡支八房,还有无数旁支,也不会是一条心的。
当然还就是薛谚担心拖的时间长了,会出变故。
薛谚至今都没有忘记四皇子看王玉枝的眼神。他怕夜长梦多出变故,更怕失了佳人。他觉得只有尽早将人娶进府来,让王玉枝名正言顺的成为他的妻子,他才能放心。
一为母亲,二为妻子。
如此一举两得的事,薛谚就是想早点大婚。
“父亲,儿子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我们还是赶紧给大兄举办婚礼将大嫂迎进来吧。”薛诚表示支持兄长薛谚。
薛诚比薛谚小好几岁,薛诚自小就很崇拜兄长薛谚。还就薛诚也希望他母亲薛林氏早点好起来;所以他也希望王玉枝早点嫁过来冲喜,让薛林氏早日好起来。
薛父看了一眼薛谚。京城发生的事,薛父并非不知道。将嫡长子送去京城迎亲,薛父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虽然嫡长子已经成人,可孩子嘛,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孩子。薛家是皇商,每年都要送贡品进京,薛家在京城的人脉,薛谚都未必全部知道。
“诚儿,你先去看看你母亲,我和你大哥有事商量。”
“哦,儿子告退。”薛诚也没问什么事,乖巧的退出去了。
薛诚走了之后,薛父看着薛谚,让薛谚有些不自在,感觉父亲将他给看透了。
“父亲,您想跟儿子说什么?”
薛谚先忍不住问道。
“京城的事,王家的事我都知道。这王县伯家的姑娘厉害,大姑娘厉害,这二姑娘也不遑多让。你真的愿意娶她为妻?”
薛父不知是出什么心理现在问薛谚这样的话。是对王家有意见,还是对王玉枝不满。薛谚一时也想不明白他父亲的意思。
“父亲,儿子已经将王家二姑娘给接到金陵来了,王家二姑娘也带着嫁妆跟着儿子一起到金陵来了。若是儿子不是娶她,那岂不是要逼死她。”
父亲,您现在说这事是不是太晚了。
从薛家提出条件以八十万两银子为聘换娶县伯府嫡女开始,这事就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薛王两家联姻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毁婚这事,薛家毁不起,王家也不愿意毁。
“为了薛家委屈你了,若是你不愿意,为父也不会勉强你。这事还有其他办法。”比如让王氏嫁给其他房的侄儿。
薛父知道县伯府的事,觉得委屈儿子了。
“不。父亲,儿子不觉得委屈。儿子是愿意娶王家二姑娘为妻的。”
娶玉儿为妻,他是自愿的。他庆幸嫁给他的是玉儿,而不是那歹毒的王家大姑娘。
“你真愿意?”
薛父看着薛谚,与他确定。薛父不太相信薛谚是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