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说话利索,小嘴儿真甜。”
“闺女聪明伶俐,淘气小子就笨呀。”
守城兵卒开心地看着眼前的黄毛丫头,忍不住逗她一句。
“你们只有一张路引,总共七八个人,不能都进去,怎么办?”
晓安为难地眨巴着大眼睛,“那妞妞留下陪叔叔,让爹爹他们进去吧。
爹爹会疼爱妞妞,不会做坏事,也不会丢下妞妞。
我们一起等爹爹回来,他也给叔叔买肉包子吃!”
兵卒们笑了起来。
“这小丫头真聪明!竟然还知道把自己留下来!
快进去吧,我们没有时间看孩子。
记得天黑之前一定出来,城里不允许山民留宿!”
“好,谢谢兄弟。”
韦成赶紧塞给兵卒一把铜钱,兵卒高兴地收下,几人顺利进了城。
猎户们走在青石大街上,有些难以置信。
“这也太顺利了,以前每次过来,只让村长进去,我们都要等在门外。”
“是啊,是妞妞厉害,真是我们的小福星。”
晓安笑着抱着爸爸的脖子,四处看热闹。
万刃城,大周北边最大的城池,也是镇守边塞。
或许是风沙太大,城里的房子大部分看起来有些残旧。
最热闹的商街只有两里长,两边有医馆、客栈、酒楼、布庄,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爸爸,这里好热闹!”
韦成和猎户们约好汇合地点,一边抱着女儿走向医馆,一边回答道。
“现在是秋天,南方来的皮货商多,所以比较热闹。”
两人进了医馆,老大夫给晓安诊了脉,果然有问题。
“幸好你带孩子来看病,要不然孩子退烧了,别人还以为没问题呢。
其实病根已经存在了,以后还会反复发烧,身体会越来越弱。
再过三五个月,如果再来治疗,可能就太晚了。”
简韦成吓得脸都白了,马上付了钱拿了药,治病补身。
药量足够半个月,一共花了八两银子。
晓安心疼得皱起了小脸,家里原本只有十两银子,上次买米和盐就花了一两多,这次又花了八两,存款几乎花光了,以后怎么办?
但现在要先解决病根,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总能找到赚钱的办法。
简韦成装好药包,看到女儿有点萎靡,就带她去街角买了肉包子,还买了些花生糖。
快到黄昏时,父女俩和猎户会合,赶紧离开城市。
简韦成把自己留着的两个肉包子给了之前放他们进城的士兵。
士兵拒绝了,晓安开口说道。
“叔叔,吃包子吧。
我爸爸说,做人要守信用,不能说话不算数,否则…否则就会变胖!”
士兵哈哈大笑,“这叫食言而肥。
小姑娘居然懂这么多,你爸爸是读书人吗?”
“我爸爸读过书,他是先生。”
晓安得意地抬起小下巴,引得士兵更加开心,也对简韦成多了几分尊敬。
在这个寒冷的北方,读过书的人更加稀罕。
“好,包子我收下了,先生慢走。”
每月一四七我都在这里值班,要去城里的人在我值班的时候来。”
“谢谢你,我们以后再见!”
简韦成向猎户们行了个礼,带着他们匆忙地翻山回家。
他们加快了步伐,但仍然到村里已经三更天了。
几乎每家每户都等着,一听到动静就点了火把出来看看。
刀大叔家的孩子都跑过来,“简先生,我爸爸想见您,让您去我家坐坐。”
简韦成看到闺女情绪不错,就答应了。
刀大叔背上受伤,只能趴着。
刀大婶很热情,抱起晓安,给她冲了一碗鸡蛋红糖水。
晓安甜笑着道谢,老太太开心地笑起来。
“闺女真是讨人喜欢,可惜我们家里都生了一群臭小子!”
简韦成看着自己的闺女,笑着摆摆手。
众人开心地说着笑话,晓安吃饱喝足,又睡过去了。
醒来时,她已经在自家的破木屋里了。
墙上的缝隙让冷风吹进来,让晓安打了个哆嗦,完全清醒过来。
冬天快到了,如何平安度过冬天,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即使买了药,也不能因为饥寒所致夭折,但她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
“吱呀!”
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穿灰色衣裙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看见晓安坐在床上,她笑着露出缺牙,赶紧上前打招呼。
“妞妞醒了,是不是饿了,冯奶奶给你盛粥。
吃饱了,还要喝药。”
晓安想了想,叫了一声。
“冯奶奶,你的脚好了吗?我爸爸呢?”
老太太忙着把砂锅从火盆上拿下来,里面只有一碗煮好的粳米粥,她随口回答。
“你爹跟村人进山抢秋捡山货,他下午回来。”
老太太没有说她的脚,但走路时明显一条腿吃不上力,还是让晓安看出她在忍着疼。
晓安装作不知道,乖乖喝粥,乖乖喝药,不让老太太多忙碌。
老太太姓冯,不是简家人,只是他们爷俩儿逃荒时候,用半块干饼救活的人。
那晚碰到乱兵,冯老太抢了一个木盆装晓安进去,顺水飘到了附近,被猎户们救回来。
冯老太扭了脚,在刀大叔家里住,糊着草药消肿。
冯老太极力给自己找活儿忙着,才会心安。
照顾晓安喝药,冯老太才坐下来,揉脚。
晓安装作困倦的样子:“冯奶奶,我要睡觉,爹爹回来叫我。”
“好,睡吧,睡吧!”
冯老太给她盖了破皮袄,随后去打扫西屋,晚上要搬过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