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月亮高高的挂在了天上,旁边的衣柜上有一对相拥的影子,温柔的光和着月光,如是一幅深情缱绻画。
沈语躺在徐言的怀里,身上是刚刚才洗过的,沐浴乳的香味,身体有些软,还有些酸,但是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沈语,你家里人来找你了,就在校门口,你出去一趟吧。”
班主任在前面走着,沈语在后面。
“谢谢王老师了。”妈妈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
“不客气。”说完看向了沈语。
“已经给你准假了,可以晚几天来。”
沈语还不是很明白王老师说的话,王老师就走远了。
“走吧,小语,你外婆去世了。”
沈语不知道自己怎么到家的,只觉大脑嗡嗡的,昏昏沉沉。
外界的一切声音好像都与自己无关,听不见,眼睛有些模糊,是看不清眼前的路。
这是沈语第二次有这样的感觉了,感觉更强烈了,心里难过到不行。
沈语看外婆的最后一眼是隔着冰棺看的,小小的人儿躺在冷冰冰的冰棺里,沈语跪了下去,膝盖像是有千斤重。
妈妈和姨妈们上来拉,也没有拉起来 ,跪在外婆的棺前。
自从外婆生病以后,沈语知道总会有这天的,但当这天来临的时候,沈语还是难以接受,无法形容心里的感觉,不能与外人道。
看着眼前小小的坟包,想着外婆以后就都在这里了,再也不是想叫外婆了就可以叫,就有人答应,以后都只能在心里悄悄的叫了。
忙完了外婆的事,家里的亲戚都没走,都聚集在了大舅舅家里,大人们互相开着玩笑,说着话,孩子们打闹着,沈语好像与这一切格格不入,淡漠的看着。
姨妈走上来和沈语说话:“小语,你外婆走了,你就不读书了,跟着姨妈去外面打工吧。”
沈语几天没有说过话了,喉咙有些嘶哑。
“为什么?”
“你妈她们也不容易,你弟弟妹妹也都上学了,你也这么大了,该挣钱了,你是女孩子,应该能体谅你妈妈的不容易,挣了钱还能补贴家里,也能自己手里有钱。”
“对呀,你看你妈都瘦的。”
“你都这么大了,我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没读书了,也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了。”
“十四五岁了,外面的工厂是要收的了。”
“不收也没关系,跟着你三姨妈她们一起就行了。”
“对呀,有熟人,有亲戚,挨着也方便一点。”
“嗯,也是,你一个小姑娘,还是和亲的姨妈们一起好一点。”
家里的亲戚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你一句,我一句的,就决定了沈语的将来。
沈语没有插的上话,但她相信妈妈是会让自己读书的,因为班主任王老师给妈妈说过,以她现在的成绩上高中是没问题的。
“对呀,你妈这些年东奔西跑的,也是不容易,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你是家里最大的一个孩子,又是女孩子,更应该理解你妈妈的。”
“对呀,你以后嫁了人,生了孩子就更能理解你妈妈了。”
“你别不好意思,不读书了不就快嫁人了,到时候你就更能理解你妈妈的处境了。”
沈语有些不想听了,外婆在的时候,外婆都会说:“小语,你要认真读书,女孩子要多读书才有用。”所以沈语有些不理解,为什么外婆一走,都是让自己不读书的,都说妈妈不容易的,妈妈不容易又不是我造成的,为什么好像都在说我?
“你要去不,要去的话,三姨妈就等你,你回去收拾好东西,来我家,我们一起出去,车费不要你出,我出嘛!等你以后挣了钱再还给我。”
“对呀,你看你三姨妈对你多好。”
“就是,你三姨妈说的也是在理的,等你以后赚了钱再还车费,又不追你要。”
“对呀,既然你三姨妈都这样说了,你就跟着去吧。”
“你以后长大了说不定还记着你三姨妈这个情呢。”
“是吧?”
“就是呢。”
“就是。”
说完,身边还有不少的亲戚附和着说话,沈语有些懒得应,再说,都她们在说,沈语也插不进去嘴。
“你家春儿和你们一起去了,怎么样嘛?”
二姨妈接着问道。
“可以呀,一个月能拿三千块钱呢,够她自己用,还能给我们一点,我们也没用她的,都给她存起来的。”
三姨妈一脸骄傲的说着。
“哇,那是可以的哈,比我们在家都强呀,在家里一个月拿不到这么多的。”
“对呀,就是,除非是干苦力。”
“干苦力也要人要你呀,年纪稍微大一点人家还不要呢。”
“多少?三千?都快赶上她姨父的工资了,外面就是比家里好挣钱哈。”
“那是的,外面不管是大厂,还是小厂,多的遍地都是,只要想挣钱。”
“那一天上几个小时的班?”
“大多都是12小时的,偶尔加会班,活都是不累的,就坐着,是轻松的。”
“那有什么关系,小姑娘家家的,瞌睡少,吃点苦有什么的。”
“说的我都心动了。”
“你也想去,那就跟着三姐们去好了。”
“我到是想去呢,就是没人给我带小孩呀。”
“他爷爷奶奶带不就行了,你还能出去找点钱, 家里也没个挣钱的营生。”
“我倒是想他爷爷奶奶给我带呢,成天不是这痛是那痛的。”
“唉,别说了,我家也是,不让干活,哪里都好,一让他们帮点忙,不是这痛就是那痛的,到最后还是自己花钱去给他们看,后来我一想,还是算了,不让他们帮忙还好点,起码还省点钱。”
“谁家老人还不是呢,我娃他爷爷更过分,前年他奶奶不是走了吗,他爷爷去给村里的刘寡妇干活,也不给家里干活,还干的有劲的很,还不能说,一说就吵架。”
沈语想出去,不想在这里听她们说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奈何人越来越多了,原本不是站在的这里的人也都围了过来,讲着家里的家长里短,但还好说到了最后话题已经没有在了沈语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