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警卫员小张带着一位青年男子进入李向东的司令办公室。
这位青年男子相貌英俊,面庞白皙,身着交领长衫,头戴唐巾,一副大明书生打扮,一看就是不事生产的富家子弟。
“在下,李岩见过大人。” 李岩不卑不亢地向李向东鞠了一躬说道。
李岩?李向东感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也许是重名吧,也不以为意:“自我介绍一下吧!”
“自我介绍?”李岩一脸懵地说道。
“哦,就是说一下你的出生、来历和人生经历,我就是想通过你的过往经历,了解一下你这个人。”李向东解释道。
“在下,原名李信,河南开封府杞县青龙岗人氏。原为明王朝天启丁卯年举人…”李岩一五一十地做自我介绍。
李向东听了震惊不已,这个李岩竟然真的是史书上鼎鼎大名的李岩,后来为李自成所用,建议李自成笼络民心,协助李自成成就大业。
据说李自成那些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就是出自他手:“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可惜的是,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听不进李岩的谏言:“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最后李自成渐渐疏远李岩,甚至采纳了牛金星的建议,杀死了李岩。
看来这次是捡到宝了,天生的谋士和笼络民心的人才啊!到底是安排他去参谋部呢?还是去宣传科呢?
“你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怎么会想到要参加我们人民军呢?要知道我们人民军干的是造反的事情,这可是要灭九族的。”李向东很想知道李岩加入人民军的动机。
“唉,在下在乡间好打不平,我与吾弟李年打死一乡绅,开仓放粮,已获死罪,杞县县令正欲捉拿我等归案,天下之大已无我等容身之处,况且我父母几年前已离开人世,我也改了名,无惧所谓的灭九族。还请将军接纳我等。”李岩说完再次起身向李向东鞠躬。
“天下义军无数,你怎么会想到远道来投我人民军。”李向东好奇地问道。
“我观天下义军,只有贵军有成事的潜力。其他义军只知道穿州过府四处劫掠,毫无长远打算。贵军蛰伏在安康、商洛两府之地,偏远穷苦,看似无为,但却暗合‘缓称王广积粮之策’。”
“贵军下辖之地,人民生活虽然清苦,但无人饿死,人人有盼头,贵军的均田地策略深得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我在河南听到贵军的名声,就远道来投。”李岩侃侃而谈。
“你在河南都听说了我们人民军?我们人民军最近有这么出名吗?”李向东皱着眉头问道。
“自车厢峡之役后,天下义军皆知人民军挫败洪承畴,占据安康、商洛两府。”李岩回答道。
“你觉得这对我们人民军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李向东问道。
“是好事还是坏事,就看贵军接下来怎么行事了!”李岩说道。
“先生但说无妨。”李向东隐隐有些感到不安,脱口问道。
“如果贵军还是采取之前的蛰伏策略,离祸事不远矣。”李岩见李向东并没有生气,继续说道,“现在贵军已闻名于义军,朝廷目前暂时腾不出手来围剿贵军,一旦五省稍平,就是大军压境之时。”
李向东听了心有触动,李岩所说的事情正是李向东一直在担心的,所以最近一直关心火绳枪的配备情况,就是为了加强军备,预备官军的反扑。
李岩见李向东一脸波澜不惊,也暗自佩服。
“那还请教先生,我军该如何应对?”李向东很好奇,李岩这位著名的军师,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由于贵军策略得当,占据的安康、商洛两地,地处偏远山区,并非要地,所以没有成为朝廷的优先围剿对象。但现在贵军已经闻名天下,成为朝廷心腹大患,已经没办法蛰伏下去。而安康、商洛两地产出有限,不足以支撑贵军的长期消耗,所以必需占据富庶之地,对抗官军。”李岩侃侃而谈。
“以先生之见,我军取哪里合适?”李向东虚心请教。
“汉中府”
“汉中府?”
“对,汉中府,贵军已据有安康、商洛两地,再攻下汉中府,就把三地连成一片,占据了整个陕南。陕南北有秦岭天险,南有大巴山险阻,择险要之处把守,可北拒陕西之敌,南阻四川之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李岩一副自信的样子,并观察着李向东的反应。
“好,说得不错。”李向东大声喝彩,这个李岩果然名不虚传,是个天生的谋士。
“多谢将军的夸奖。”李岩谦虚的说道。
“我军正有占据整个陕南的意向,不过,攻占汉中之事事关重大,还需要慢慢准备筹划。”李向东想等火绳枪配备完毕、三段击训练熟练之后再找机会动手。
“事关重大,自然需要慢慢准备筹划。”李岩赞成道。
“这样吧!你先委屈一下,在军中任行军参谋。与你同行的人,由后勤部安排职位。”
李岩初来乍到,李向东不好直接给他太高的职位。
“多谢,将军。”李岩也不知道这行军参谋是什么职位,他也不在乎,他相信凭借他的才华迟早会受到重用的。
听了李岩的分析,李向东马上有了紧迫感,官军很快就要对人民军动手了,规模只会比上次更大,配备火绳枪的进度要加快才行。
李向东想到科学院正在研究直接用铁棒钻枪管的技术,如果这个技术搞成的话,生产速度将极大提高,最关键的是,生产成本又将大幅降低。
于是李向东再次跑到科学院,看看进度怎么样了,看看能不能帮点忙,自己虽然没多少实际的经验,但毕竟两世为人,多少还是能提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