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向士兵训完话,转身面向众将领们,笑眯眯地问道:“你们看完这次新式火绳枪的射击演练有什么感想?”
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声的交头接耳起来,不知道李向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天佑,你说说看。”李向东直接点名问道。
“刚才的三排轮流射击的战术,似乎是当年明朝名将沐英使用过的火枪战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输出,弥补火绳枪色射速慢的缺点。”马天佑回答道。
“说得好,天佑不愧是秀才出身。”李向东满意的点了点头。
“首领,这三排轮流射击的战术看起来很热闹,可以对付骑兵冲锋吗?”姜继海问道。
“问得好,这三排轮流射击的战术也称为三段击,沐英使用这个战术成功的击退了象兵。远在东洋的倭国,有一个叫织田信长的人,也使用过三段击,他靠这个战术成功的击退了一个叫武田胜赖的骑兵。”李向东正想说这个三段击的用处,姜继海适时地当了一回捧哏的角色。
“首领,这火绳枪的枪管似乎比普通火绳枪的要细一些,但射程却大了不少,另外,这在火绳枪上套短刺的方法很不错,这样火绳枪兵在近战时不再是烧火棍了”叶有为说出了他的感想。
“嗯,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不错。”李向东点点头
“可是这个方法被官军学去了,拿来对付我们怎么办?”方鹏飞担忧地问道。
“问得好!”李向东点点头,又一个捧哏出现了。
“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官军的制式火绳枪又粗又重,重量一般在12-15斤之间,这么重的火枪就是装上刺刀,也不便于挥舞刺杀。而我们的火绳枪就不同了,由于我们铁料更好一些,所以我们的枪管可以制作得更薄一些,再加上我们火药威力更大,口径又可以做得更小一些,这样我们火绳枪就轻了一半,只有6-8斤,拿来当短矛使用完全没有问题。”李向东耐心地解释道。
众将领听了兴奋不已。
李向东环顾了一下众将领们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将加大火绳枪比例,最终火绳枪跟刀剑长矛的比例达到1:1。”
众将领们听了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的露出了期盼之色,有的陷入了沉思,有的则显露出忧虑之色。
“首领,把火绳枪扩大到1:1的比例,有些太激进了些吧!”姜继海提出了不同看法。
“嗯,说说你理由。”李向东不怕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就怕有人有意见不当面提出来,背后阳奉阴违。
今天姜继海可以评为最佳捧哏奖。
“这新式火绳枪射速比之前是快了不少,但还是比不上弓箭,而且也没弓箭射得准,并没有完全取代的弓箭的优势。” 姜继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说的这些也没错,弓箭的确要比火绳枪的射速快,但要说比火绳枪射得更准,并不是普遍现象。在场各位也只有你猎户出身的姜继海和我,以及少数几人比火绳枪射得更准。但大多数人,没有火绳枪射得准”,李向东说道。
“的确是这样哦,就像我这样以前没摸过弓箭的人,练习弓箭都好久了,150步距离都上不了靶!”叶有为挠挠自己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唉,这弓箭的确很难练好。”马天佑感同身受地附和道。
“火绳枪就不同了,我只练习了几天时间,就有一半的机会上靶。”叶有为接着说道。
“这就是火绳枪的优点,一个普通人,短则一天不到,长则一个星期便可熟练的掌握火枪。而一名合格的弓箭手,不是谁都能胜任,需要找一个身强力壮的人,这还不算,想要射得稍微准一点,需要长期的训练。培养一名合格的弓箭手,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
“另外,弓箭还有一个缺点,持续性不强,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连续射上十几二十箭就累得不行,而火枪手只要弹药充足,可以不停的射击。”
“我们大明人平时很少使用弓箭,想找合格的弓箭手很难,根本招收不到大量的弓箭手;而蒙古人和女真人就不同了,他们从小使用弓箭,几乎个个都是合格的弓箭手。所以我们只能扬长避短,选择更容易使用的火枪。”
李向东侃侃而谈,把火枪和弓箭的优缺点列举了出来,最后得出结论,那就是人民军更适合走上,爆火枪兵这条路线。
众将领听见纷纷点头,明显是被李向东说服了。
“首领,你说得有道理,我们大明人的确还是更适合使用火枪。”姜继海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说道。
“首领,火绳枪好是好,但在下雨天气不能使用,这怎么解决?”马天佑提出了尖锐的问题。
“这个的确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只能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气作战,这也是火绳枪使用比例控制在1:1比例范围的原因,不过在雨天弓弦淋湿了也不好使用,官军也不喜欢在雨天作战,硬要是在雨天作战,我们的火绳枪不是配备了刺刀嘛。”李向东无奈地说道。
“不过我给大家透个底,我们研究所已经在抓紧时间研制一种更加先进的火枪,叫燧发枪,不用火绳击发,用燧石击发,这种枪在配上防雨罩后,可以在小雨天气使用。”
“大家要有个心理准备,火枪是我军的发展方向,随着火枪的发展,以后会出现更加新式的火枪,火枪将完全取代刀、剑、长矛、弓箭这些冷兵器。”
李向东适时地透露今后人民军火枪的发展方向,树立众人对火枪的信心。
“首领,这新式火绳枪什么时候下发啊?”叶有为看向警卫们肩上扛着的新式火绳枪,眼冒绿光。
不仅是叶有为,其他在场的军官都是眼冒绿光,死死地盯着警卫们肩上扛着的新式火绳枪。
“很快了,暂时给每个团下发10支新式火绳枪,我再让后勤部扩大了火器工坊的规模,抓紧时间生产,到时生产出一支就下发一支。”李向东对于火枪的生产速度,也感到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