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王雍虽然年纪轻轻,还真是有雄主风范。”子之牵着两匹马走了过来,听燕王哙简单说了说结盟的事,也不由得赞了一句,“魏、韩无英主,以后能扛起三晋大旗的怕是只有他了。”
“在他眼里,三晋又算什么。”燕王哙摇头一笑,“这小子做买卖的本事也了得。本来是互助互利的事,我们替他解决了大问题,结果还欠了他的情。”燕王哙似乎想缓和一下刚才与之子闹出的矛盾,又扔出了一句冷笑话,“这下可好,现在连儿子都得替他养了。”
世人多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就如燕王太后一直认为的,因为燕王哙曾在赵国大丧之时逼宫,导致两国这几年总是剑拔弩张,赵王雍一定很想除燕王哙而后快。
燕王太后失算的是,当世没有几个人知道,赵王雍和燕王哙算是师出一门,竟然都是中山老人的不记名弟子。这个不记名的弟子,说的是没有在祖师堂上谱牒留名的。当然,谁也不知道活了不知道几个千年的中山老人的祖师是谁,甚至世人连他的籍贯名讳都不晓得。
至于说怎么能得中山老人青睐,成为不记名弟子,有个很市侩的说法,就是只要是北方哪个诸侯国的贵族子弟中出了优秀人物,一般都会被中山老人认可为自己的不记名弟子。但这说法是否正确,也没人出来辟个谣什么的。
既然算是半个一家人,赵王雍自然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招惹燕王哙引发中山国的怒火。
所以当燕王太后主动联系赵国阴谋颠覆燕国之后,赵王雍马上派人把这事毫无保留地跟燕王哙说了。
燕王哙也马上和赵王雍取得了直接联系。虽说不知道燕王太后或是秦国等势力有什么具体的阴谋手段,但是都看出其中有便宜可占,两位君王可谓一拍即合,直接定下来将计就计了。
果然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但戎人王庭的一场大战之后,就结果趋势而言,得利最大的将会是突然反戈一击的赵国。
之前几年,虽然和燕国等几国的关系都不好,但对于赵国来说,时刻觊觎赵地的秦国才是最大的宿敌。
秦国的步甲战力之强,先锋锐士之善战,别说赵国,就是赵魏韩三晋联合起来对阵秦国,这些年一样吃过无数次亏了,曾经的中原霸主魏国已经被秦国打得没了半条命。
但魏国虽然一直损兵折将,却占据着险要地利,死死挡住了秦国东进之路。久攻魏国无果的秦国为了向东发展,想出的另一个解决办法是迂回到北边跨过大河,通过草原先攻入赵国,然后以居高临下之势,南下平原区。
为了实施此计划,穷得叮咣三响的秦国这两年竟然真的精心打造了一支骑兵。之前秦国只是没有真正的骑兵,一般情况,几个主力兵团中的精锐部队都是骑马行军下马作战的。
而新建这支骑兵可不是骑马步兵,更不是秦国那些附庸部落的杂兵组成的,所有将士都是跟匈奴死战余生的老兵,虽然人数不过万人,但足以让本有骑兵优势的赵国如鲠在喉了。
赵王雍的战略眼光很不错的,既然燕王太后所求的只是让赵国出兵威胁牵制燕国北营,那就说明对燕王哙做致命一击的一定是秦国人。而秦国能够跨越万里奔袭的一定是一直游弋在塞外的那支骑兵。
至于说这支骑兵出动之后,是去斩首燕王还是要虚晃一枪来打赵国的主意都无所谓,只要能引蛇出洞就好。那可是一万名久经沙场的老兵组成的骑兵部队,失去这次一口气吞掉机会,赵国要面临的麻烦可就大了。
要是再给秦国两三年时间,一旦攻略巴蜀有成,得到了足够的资源,秦国为了实施迂回战略定会继续充实骑兵,有这一万老兵在,传帮带之下可就能拉出个数万人骑兵军团来,那赵国可就真利刃悬头了,所以务必要把这种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当然,赵王雍的雄才大略可不是吞掉一支秦国骑兵就能满足胃口的。
大概是因为年轻,所以对于仇恨的执念并不是那么强。这一次,赵王雍竟然可以放弃与娄烦、林胡的累世恩怨,策反了几个经常侵袭赵国的部落。他的手段也是豪气冲天,你们劫掠不也就是为了钱嘛,我直接给你们钱,给你们所需的所有物资!
娄烦和林胡两个草原部落虽然大体上算是臣服于秦国,但那也是被逼的。因为漠北有部落人口众多的匈奴,时常把他们当奴隶使唤,而秦国又没事总跑去打他们,南边的赵国又很头铁,他们夹在三大势力中间属于打不过还跑不了的角色,所以干脆就做了杀人更狠的秦国的附庸。
可是就算是成了秦国的附庸,他们这些部落也根本也捞不到什么好处,除了被派去死磕比他们还穷的匈奴人之外,那就是无限制地给秦国供应马匹、牛羊。
这一对比,离自己老窝更近的赵国自然诚意十足,他们去拼命不就是为了点活下去的物资嘛。于是,这几个部落很快就决定给自己换个山头了,秦国召集的娄烦和林胡的部落联军中也就多出了很多奸细,还是因为与赵国仇恨最深而最受信任的奸细。所以,秦国骑兵一动,赵国这边就什么消息都有了。
等到万余秦军裹挟着五万多各部落骑兵过了九曲大河直入北地草原之后,赵国的主力十万人就偷偷摸摸地跟着北上了。至于说逼迫燕国北营的赵军,那基本上都是滥竽充数的民夫,而且旗帜比人都多。
草原一战功成之后,赵王雍之所以着急离开,是因为他早就盯上了的九曲大河之地,以前那里一直是娄烦和林胡人势力范围,可现在,他们的主力已经被剿灭在了戎人王庭。
那里的土地可不像赵国本土多山地,都是一马平川肥沃得狠,水资源又丰富,可耕可牧,赵国人能生多少,那里就能养多少人。赵国的未来就看这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