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维·韦恩斯坦是世界电影界首屈一指的大佬级人物,其影响力远不是香港向华强能比得上的。与其说是骗子,不如说是一个有点坏的商人。
其领导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制作和发行了大量经典电影,经典作品包括《英国病人》、《莎翁情史》、《指环王之王者归来》、《国王的演讲》等。他与中国电影也有多次合作,曾帮助了《英雄》、《少林足球》等内地影片走向国际。他收购过李连杰、周润发和成龙的很多电影,2005年还花重金获得了陈凯歌电影《无极》在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版权。
哈维·韦恩斯坦参与的作品仅仅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就有超过300多次,也就是说,每一年至少有十部电影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先后被他送上影帝和影后宝座的演员,更是不计其数,共捧回70多个小金人。为他赢得了“现代电影的挽救者”的美誉。2012年,法国总统萨科齐还授予哈维·韦恩斯坦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某种程度上,哈维的出现,打开了一个奥斯卡的新时代。在他之前,奥斯卡虽然也有“公关逻辑”,但没有人明目张胆。在他之后,“恶性竞争”的公关手段层出不穷,为了小金人争得你死我活。
没人在意谁名垂青史,当下能否拿下小金人才是关键。对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言,其公关套路更加复杂。如何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如何进行大规模宣传造势,都是电影最终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英雄》、《一代宗师》、《霸王别姬》,在最接近奥斯卡的几部华语电影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哈维·韦恩斯坦。
其中,《霸王别姬》或许是距离奥斯卡最近也最远的一部。近是因为当年领跑被视为“头号种子”,远是这部电影并不符合哈维的审美,从刚开始的公关,哈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哈维从来不吝惜表达自己对东方文化的喜爱,但他更喜欢的是带有明显东方神秘色彩的武侠。《霸王别姬》最终惜败奥斯卡,某种程度上也有米拉麦克斯未能展开足够公关宣传攻势的原因。
《英雄》和《一代宗师》才是哈维吆喝得最卖力的两部华语电影。前者由昆汀·塔伦蒂诺“引荐”,后者有马丁·斯科塞斯“助威”。不止获得名导造势,两部电影的北美剪辑版都有哈维参与。
《英雄》是第一部登上北美票房冠军的华语片,在美国的票房远超过中国,达到5371万美元,据说不少美国影迷就是冲着昆汀的名头去看的。
而哈维为《一代宗师》铺路的“公关游戏”最为经典也最为全面,也是其为奥斯卡电影铺路的惯用手法。
哈维首先帮助《一代宗师》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预热,接着安排章子怡接受全美三大电视台采访。随后,奥普拉·温弗里、马丁·斯科塞斯都极力为电影宣传。待到电影热度提升后,哈维在海报和预告片上大做文章。例如增加“李小龙”元素,将叶问的卖点转移到李小龙师父真实故事之上,此举果然在美国获得较高关注。
在已经获得较高的评价后,哈维增加了公关预算,例如喊出竞争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男主角、女配角、摄影等14个奖项为“小目标”提升话题。此外,广撒网给奥斯卡评委寄“公关片”,邀请欧洲媒体为电影叫卖,也都是必备动作。
在“多方努力”下,《一代宗师》进入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也收获了“最佳摄影”和“最佳服装设计”两项提名。
除了帮助多部华语电影公关奥斯卡,韦恩斯坦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那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他邀请昆汀·塔伦蒂诺来华拍摄影片,还搭桥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
在哈维为《卧虎藏龙:青冥之剑》搭建的班底里,在李安多次拒绝后,他让袁和平担任导演,并邀请甄子丹和杨紫琼主演,组成了22个国家的700个人组成幕后团队。也正因如此,这部电影一开始的“奥斯卡预算”,就是5项奥斯卡提名。
此外,韦恩斯坦还与香港天映娱乐合作,准备重拍邵氏武侠经典《冷血十三鹰》和《大醉侠》。早在2007年,他就宣布设立亚洲电影基金,专门投资亚洲电影。当时基金投资规模达到了2.85亿美元(按当时汇率超过20亿人民币)。
亚洲电影基金投资的第一部作品,是成龙和李连杰两大华语工夫巨星主演的《功夫之王》。首批拍摄计划当中,也有重拍黑泽明《七武士》的计划,并由章子怡主演。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项目沦为了PPT。
而近几年,哈维和中国电影的联系也十分密切。2011年的《关云长》、《武侠》均被韦恩斯坦购得北美版权。尤其是拿下《武侠》后,哈维立刻宣称:“我买《武侠》,就是为了奥斯卡”。
除了一直以来的“武侠梦”,由追光动画出品的《小门神》,其海外发行权也授予了韦恩斯坦影业。随即,在其英文国际版的配音阵容上,梅丽尔·斯特里普、妮可·基德曼、赞达亚·科尔曼及梅尔·布鲁克斯等好莱坞明星集体加盟。其中不少明星都长期和哈维有着密切联系,足以看出哈维在好莱坞的超高地位和对华语电影助推的作用。
在这种背景下,不被骗才出鬼了,你说他是骗子也好,不是骗子也好,他虽然是为了钱,但是中国电影的文化输出工作在他的手里确实也做了不少实事。
另外一种就是是发行分成模式了,这一种前期不用你给钱,公司会对电影评级,来给与相印的排片量,然后会抽取百分之1到百分之3的额外利润,中国也是一样。这不包括在院线应该分成的百分之50其中,这是额外需要付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