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993年的夏天,因为刘谶,刘箴的出世,刘耕不得不更加努力挣钱。
刘耕有四兄弟,老大叫刘田,老二叫刘祥,老三叫刘华,刘耕排行老四。在吃大锅饭的时候,刘耕兄弟几个就学父亲们自己偷藏玉米。改革开放以后,刘耕父亲刘绍军就开始了贩猪生意,在农村收猪,收完将猪赶到六十公里以外的城里,赚取中间差价。那个年代,腿还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一来一回一百多公里,一趟下来有时候能挣个几块钱,运气好能挣十几块钱。在泵井寨上,刘绍军是第一批赚到钱的人,于是四个儿子都成了徒弟。
买猪卖猪都是个技术活,刘绍军一眼就可以看出猪的状态,猪的重量,根据猪身形可以推测猪崽未来成长的上限。四个儿子中,刘耕虽然年纪小,跟着刘绍军的日子最短,但是天赋最好的,老大老二看走眼的,往往被他收下,高价卖出。因为四个儿子都可以做生意,所以刘绍军给四个儿子都分了家,念在刘耕最小,就把老宅留给了他。
刘耕虽然不识字,但是刘耕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再加上进城贩猪,受到城里时髦年轻人的影响,下身皮鞋,上身牛仔。除此之外,他还唱得一口好山歌。
读书识字是那个年代最奢侈的事情,因为各方面原因,就算是较富裕的刘家,孩子能读五六载算是比较幸运的。刘田的大儿子刘成学,成绩优异,在读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被刘田叫了回来,跟着他做生意学本事。距离泵井寨最近的小学有十几公里,农忙的时候刘成学还要帮家里割草喂牛,早上割完草以后才能去上学,但是刘成学并没有什么怨言,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省里面组织了很多知识分子下乡开展宣讲,知识的种子慢慢的播撒进许多少年的心里。
得知不让上学的那天早上,刘成学扑通一下跪在了刘田面前,一边哭一边哀求给他一个机会上学,但是面对刘成学的苦苦哀求,刘田还是没有为之改变。即使后面刘成学绝食了三天,也并没有改变这个结果。在刘田看来,他的孩子并没有那个读书的命,让他们识几个字也是方便以后好做生意,字不用识太多,够记账,够签名就行。
于是一个计划慢慢的在刘成学心里萌生了,他要逃离这个地方,他要去外面闯荡。
想出去,必须得有钱,怎么才能弄到钱呢,没地方赚,也没有零花钱,那只有偷。刘成学开始寻找机会,先是偷粮食去卖,但偷了两次后发现这点卖粮食的钱对于走出这个地方就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容易被发现。刘成学的小妹总是一天黏着刘成学,他只要干点坏事都会被告密。
终于这天让刘成学找着了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成学爬上楼偷高粱杆做箭杆,偷之前他告诉小妹他和她玩躲猫猫,他藏小妹找,他于是小心翼翼的从瓦房顶上溜进了堆玉米的阁楼里,没想到发现母亲正在将钱藏在楼下装黄豆的柜子里,但是由于脚下的玉米一滑,滑倒了。正要被发现的时候,几个老鼠跑了出来,溜到楼下把正在四处寻找刘学成的小妹吓一跳,随即哇哇大哭起来。刘学成赶紧抓紧时机,又从瓦房顶上钻了出去。
过了几天,刘田买回来了一群猪,由于这次的数量较多,再加上平时和刘田赶猪的王四有上山被柴时把腿摔断了,刘田只能让妻子和他一起赶街。
天还没亮,刘田就把刘成学兄妹四个叫起来,让他们帮忙装粮食在路上喂猪,完事后叮嘱刘成学把喂牛的草割好,好好照顾好三个弟弟妹妹。带着盘缠和猪吃的粮食,赶着猪就出发了。他们出发后,刘成学脸都没洗,背着背篼,拿着镰刀,就去找他最要好的两个玩伴去了。
“喂喂喂,快醒喽,杨东!喂喂喂,杨东,在家没有!喂喂喂,杨东!”刘成学一边喊一边猛敲窗。
“做啥子嘛”杨东在那头回道。
刘成学:“抓紧起来,有事情跟你讲”
杨东揉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慢悠悠地把窗户上木插销给打开,刘成学放下背篼,将镰刀别在背篼上,用手撑在窗台上,起身一跃便进去了。杨东开完窗户,又马上回了被窝里。
刘成学走到床边,一把掀开杨东的被子,严肃地说道:“收拾东西,跟我走,我们上昆明”
“去哪点,昆明?”
“是的,昆明”
“你不怕不是在说笑哦”
“真的”
“你咋个去,你认识路?你有钱?”
“这个你就别管了,你赶紧收拾,我去叫我幺叔”
说完刘成学就跳窗走了,背上镰刀和背篼,又向另外一个玩伴家跑去。这次不一样的是他并没有翻窗户,而是走大门。
走到门口,他便看见一个正在磨镰刀的中年人。他走过去拍了拍中年人的肩膀说道:“二爷,我幺叔起了没得,我约他割草”
中年人答道:“是你啊,小成学,你幺叔还没起哦,你去喊他嘛”
刘学成:“要得,要得,二爷,你这是磨刀要去哪点呢”
中年人:“我去割点猪草”
刘学成:“好嘞,二爷,你上坡的时候注意点,听我爹说你最近腿脚不舒服”
说完刘成学径直向厢房走去,那里是他幺叔睡觉的地方。刘成学轻轻一推门就开了,门并没有锁,应该是已经有人来叫他起床了。刘成学走在床边,床上睡了两个人,摇了摇正在梦乡的幺叔,他的这个幺叔名为刘建中,和他是一个家族的,年纪只比他大两岁,只是由于辈分高,所以刘成学叫他幺叔。一摇就把刘建中摇醒了,刘建中睁眼一看是他,心里面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刘成学说了句割草,背着背篓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