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西楼一缕云
  4. 第21章 交州地震
设置

第21章 交州地震(1 / 1)


交州刺史府,九真郡守徐若海火急火燎的来到刺史府,问看门人,王刺史在不在?

看门人白了一眼没说话,徐若海从袖子中拿出一颗珍珠,说道:王海森王刺史在不在?

看门人接过,说道:哪个县的?

徐若海说道:九真郡守徐若海。

看门人说道:原来是徐县令,我初来乍到,先前的看门人早就说过,徐县令是最通情达理的!这东西我不能要。说着就要给徐若海。

徐若海说道:我出门遇见人都要给别人礼物的,没想到我们如此有缘,还望收下,改日到九真县,我再作陪。

看门人说道:徐大人真是雅量过人。

方才番禺郡守张秋水刚来过,王刺史现在应该再见他,我去看一看。

徐若海说道:不用劳烦,张大人出来了。

果真张秋水一脸不高兴的出来了。

徐若海见状说道:张大人怎么和这天气似的?凉嗖嗖的?

张秋水见是徐若海,说道:徐郡守,你没发现最近天气异常,木棉花隆冬盛开,天文云:反常必有妖。

徐若海说道:张大人熟通天文,在下早有耳闻。我这次见王刺史,也是为此事而来。

张秋水说道:怕是要碰钉子。说完挥挥衣袖走了。

看门人说道:这泸州张氏如此豪横。

徐若海讲道:世族自有世族的气度。哈哈……

看门人不再讲话……

徐若海又说道:我要去见王刺史,告辞。

交州刺史王海森正坐在会客室,茶叶撒了一地。徐若海见状,急忙收拾。

王海森看向徐若海,说道:若海,来坐,收拾那干嘛?

徐若海讲道:大人,能为大人效劳一二,是卑职的福分。

王海森说道:要是有人和你一样,我也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徐若海说道:大人,卑职此次是有要事禀报。

王海森说道:何事?

徐若海说道:如今隆冬季节,怪风四起,光怪陆离,木棉花开。正值齐王复蜀,大陈一统江南半壁,周、齐使团来贺。此是祥瑞!是一州之牧恩德所至。刺史应当上表。

王海森阴沉的脸露出了笑容,点点头说的不错。这周使团还派人来我州采购珍珠、孔雀羽,鸿胪寺让我们按照外藩使臣招待。

徐若海讲道:我县盛产珍珠,他们可去我处采购。

王海森说道:你办事,我放心。我这就写贺表,就说在你县发现了祥瑞。

徐若海讲道:谢大人栽培!

王海森的贺表一上,就被中书省送到了万安宫,李晔看到贺表,对修念讲道:花不合时节而开,天象有异?

修念说道:天象乃天子所见,贫道不可述说。

李晔说道:传旨,天有异象,朕心修德,卿等尽心国事则可,不必拿此事烦朕!

胡庆说道:遵旨。

到了晚上,李晔对胡庆说道:所谓妙笔生花,将这只笔赏给王海森,这幅字赏给徐若海!

胡庆说道:陛下圣心烛照!

交州刺史府,王海森收到了笔,对徐若海说道:多亏老兄,这字可要保存好,这可是流传后代的东西啊!

徐若海心想王海森想要这幅字,说道:大人才是慧眼识瑞啊!

正说间,外面人呼喊道:快来看彩虹。

王海森说道:这大白天的那来的彩虹。

徐若海说道:怕又是祥瑞。

王海森说道:走走走,同去看一看。

两人走到廊间,抬头看天,果真在太阳旁边有彩虹,所谓长虹贯日!两人正欣赏间,忽然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只听得大地咔嚓咔嚓裂开了,房屋倒塌,牛羊乱跑,老鼠成群。不好,是地震。徐若海急忙护着王海森到内堂躲避。天渐渐的暗了,各种惨叫声此起彼伏。男女乱奔,有投水的、有掉茅坑的、还有喝水呛死的……天渐渐亮了,地也不响了,世界静止了……王海森从内堂出来,看到好端端一个交州治所番禺郡变成了人间地狱,不仅捂了捂自己头上的乌纱帽。

徐若海也从混乱中镇定下来,对王海森说道:刚报过祥瑞,如果上报这大灾,这天子震怒,可如何是好?

王海森说道:先救灾,天灾不可再有人祸。

番禺郡守张秋水也赶到交州刺史府,此时的交州刺史府大门就剩半堵墙了!张秋水见王海森灰头土脸的样子,觉得好笑。说道:大人,大灾之后有大疫,不得不防啊!

王海森说道:乌鸦嘴!先救灾,这灾你救不好,你看我怎么治你!

张秋水说道:大人,这怎么说的?怎么扯到我身上了?实话实说嘛!

徐若海也对王海森说道:卑职也回去救灾了。

王海森对刺史府书办讲道:这灾情你要如实上报,写小了恐怕一州之力不够,写大了恐怕你头上乌纱不保。你自己看着办吧。

书办讲道:下官明白。

徐若海这一路回去,路上哀嚎遍野,草屋塌,百姓无立足之地,又是寒冬腊月,冻毙者不计其数!徐若海想救无奈又无粮无衣无钱,回到九真郡,徐若海立马张贴告示:不准粮商涨价、官府出面平籴。组织救灾。无奈灾民越来越多,其他地方的灾民听说九真郡的粮食便宜,也涌过来,更可气的是还有冒充灾民,大量采购粮食,贩卖到其他灾区牟利的,所以九真地区粮食不够,这粮价越涨越厉害。急的徐若海团团转。

张秋水也立刻召集难民,并由官府主持发放救灾粮饷,一切进行的有条不紊。但是这次灾情来势汹汹,番禺郡官府的积蓄在疏浚、赈灾工作开始之后,很快就花完了。眼见灾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于是张秋水决定因地施策的推行自己的救灾方案。

番禺郡为交州治所,这里的百姓生活安稳,早已养成了恣意游乐的习俗,其中赛马更是人们热情高昂的喜爱项目。所谓的赛马与如今的赛马颇为相似,人们每逢比赛,通常都会到场支持自己喜欢的马队。另外这里的居民礼佛情节浓郁,即便家境贫寒也会前去佛寺毕恭毕敬的,并捐资造庙。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张秋水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不仅多次出面组织起大规模的赛马活动,一时间,不仅本地百姓对赛马活动趋之若鹜,就连外地人也纷纷赶来观看。

张秋水还下令让诸多佛寺大兴土木。而佛寺的兴建,同样吸引了众多外地香客的来访。

如此灾年之时,人力成本极低,有口吃的喝的就可以了,寺庙搞起土木工程建设的花费相当低。这一市场行情迅速被其他地区的一些富商们嗅探到了,他们也跟在寺庙后面修葺房屋、建粮仓。同时番禺官府自己也在兴造吏舍,完善官府建筑。

不仅如此,张秋水还让番禺城中的米商抬高米价,准许他们赚取更高的利润。听到官府的话,米商们当然非常高兴了。于是番禺地区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远超周边各地的正常水平。

张秋水的做法,让他的顶头上司王海森很是生气,他上奏弹劾张秋水,认为张秋水“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公私兴造,伤耗民力”。并保举徐若海,以他暂代番禺郡郡守。

中书省将奏折呈给了陈帝李晔,李晔阅览了王海森弹劾张秋水的奏折之后,觉得张秋水的做法有些劳民伤财。

张秋水听说后,自己也上了一封奏折:

交州诸地灾荒遍野,各地官府的库银用于救灾犹如杯水车薪。唯有番禺灾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不仅大规模饥荒踪迹难觅,而且其他发生灾荒的地区百姓都跑到番禺要饭来了。

番禺等地,本就富庶,不论是富商豪强还是寺院庙宇,实际上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只是即便到了灾荒之年,也绝不会平白无故的拿出来用于救灾。举行赛马大赛之后,参加赛马的赛手、造场地等等就能带动许多人参加劳作。动员一些盛名在外的寺庙兴建土木、加盖房舍,需要招人、发钱、管饭,另外运输材料、打理饮食等环节同样需要人工。虽然在年人力很低,但有饭吃总比抛家舍业来的强。

当许多富商在寺庙和官府的带动下,纷纷大兴土木之后,番禺的灾民也就渐渐安定了下来。由于本地米商哄抬粮价,就使得趋利的外地米商觉得有利可图,纷纷运输粮食来到番禺买。当番禺地界的米粮充足之后,米价也就自然而然的降了下来。

陈帝李晔看到奏折之后,立马明白了张秋水的良苦用心。通过政策干涉市场和以工代赈的做法,张秋水不仅缓解了灾情、平衡了经济危机,还减轻了官府的压力。后来番禺熬过了最为艰苦的冬天,到了第二年秋收之时,灾情就彻底消解下去了。

相较于番禺,交州的其他受灾地方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比如当时的九真,虽然同样富庶和热爱赛马活动,但徐若海并未想到这与赈灾之间的关联,后来这些地区的百姓有许多人都饿死了,许多人实在饿极了就想着去抢富户的粮食,逼得这些富户不得不花钱聘请了许多打手看家护院,造成当地社会出现严重动荡。

于是,陈帝李晔以张秋水救灾有功升为钦天监丞,以交州刺史王海森颟顄失责着刑部缉拿回京问罪,一场大灾仿佛就这样过去了。

垂德殿中,刑部尚书杨德威上奏道:交州刺史王海森已经押解刑部大牢。

陈帝李晔说道:这有什么说的,依律处置就是了。

刑部尚书杨德威说道:倒是不太好处置?

陈帝李晔说道:少给朕打马虎眼,奏来!

刑部尚书杨德威说道:交州刺史王海森之子王翊一路随其父而来,颇尽孝道。愿代父受罚。

陈帝李晔对着太子广茂说道:这真是孝子啊!

晋王广德突然哭起来.....

陈帝李晔敛起眼前的冕琉,说道:晋王这是怎么了?

晋王广德说道:臣自幼丧父,不能尽孝道,故有此态。王翊孤身犯险,替父恕罪,情有可愿,臣愿保。

中书令赵明镜说道:汉文帝“以孝治天下”,故有“缇萦救父”。今圣天子在上,必有佳谈。

陈帝李晔说道:如此,可着王翊为秘书郎。

莫佑得说道:孝子在侧,明君在上,真是千古佳话啊。

万安宫内,陈帝李晔对胡庆说道:太子怎么不及晋王聪慧,如此收了人心,赵明镜还给朕上眼药。

胡庆说道:晋王想必是感情真实流露,情到深处。那眼泪不会作假。

陈帝李晔冷笑道:女人的眼泪是水,男人的眼泪是刀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