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宋末,建造风帆战列舰
  4. 第281章 忽必烈的武器竞赛
设置

第281章 忽必烈的武器竞赛(1 / 1)


此时的忽必烈自然是不可能去研究什么蒸汽机的。

他派去拖延时间的和谈队伍渺无音讯,淮南东路也被宋人占据了一半,中原地区颗粒无收,整个局势对忽必烈非常不友好。

身在大都的忽必烈眼看宋军暂时没有越过淮河的举动,便调拨了大量的钱物抓紧研发制造火器。

忽必烈拥有大量的工匠,除了汉人还有各种色目人。黄铜铸造的小炮和青铜铸造的火炮已经初具规模。

聪明的工匠们已经把青铜炮铸造到了两千余斤一米多长,青铜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远比铁要好得多,虽然还制作不出榴弹,也造不出高爆药,但是射击一下实心铁弹那也是威力无比。

虽然在淮南东路的战斗中侥幸又获得了几个宋人的掌心雷,和一杆维中一式以及一些定装火药。

可大都的工匠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懂掌心雷中的火药,和宋人的定装火药是如何制作的。各种的办法都试过了,最终认为宋人火枪使用的柱状火药很可能是琼崖一种特殊的树木煅烧而成的木炭,再用硫磺粉、硝水浸泡晒干而成。

而掌心雷中的火药便是这种特殊的木炭掺了牛油、稻糠等物用秘法炼成,不打下琼崖可能永远也无法破解。

忽必烈听了也没办法,别说去打琼崖了,就是打过淮河现在都很困难。只能悬以重赏,让工匠们另辟蹊径制造宋人相似的火器。

既然弄不懂宋人的火药是如何制作的,那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原先加装长柄的震天雷已经被舍弃,这玩意太容易弄死自己,有人按着宋军的手榴弹制作出了用纸壳包装的爆炸物。

和宋军的木柄手榴弹不同,大都的工匠发明出的更像是一颗二踢脚。纸壳里包装了由工匠们改进过的黑火药,硝黄炭比6:2:2,已经远远比突火枪时代的5:3:2和6:3:1要先进得多。

虽然三一比的黑火药不足以炸开厚实的铸铁外壳,可炸开纸壳那是绰绰有余。圆柱形的纸壳分为两层,最里面里塞满了黑火药,外层包着铁子和铁屑。

虽然实验中投掷的话连猪都炸不穿皮,但是绑在猪身上,也能皮开肉绽,而且声光效果足以让人惊慌失措。

拉发的纸雷银做不来,可是加长引线加上硫磺摩擦一样方便快捷,这种新研制的大型划炮被忽必烈命名为‘飞炮’,准许开始大量制作。

没多久后火枪的研发也取得了进展,卷制枪管并不是什么很高端的技术,很快就被大都的工匠们仿制了出来。

宋军火枪里的簧片,不会铅回火的大都工匠制作不出来,燧石撞击点火是办不到了。

但也可以像火炮一样使用火绳点火,射程虽然没有宋军那么远,可不考虑伤害的话,打个四十步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证明火绳枪的有效射击距离,工匠们在三十五步外悬挂了好几张草席,被固定在木架上的火绳枪填装了大量的火药,如同点炮一般发射,果然击穿了远处的草席。

虽然并不是正对着的草席,忽必烈也异常满意。这箭矢射出去也会偏离目标,能射出那么远已经非常好了。如果需要再远无非是再加一包火药罢了。

火枪制造的速度并不快,拿到手的蒙鞑将领每一个都无法射中箭靶,和当日工匠演示的差距极大。

打不准目标的鞑虏见面之时谁都说自己至少十发七中,甚至百发百中,没有人愿意说出实情被人平白比了下去。

蒙鞑上下都忽略了一手持枪一手拿火绳发射之时,根本就不可能稳定姿态的现实,加之滑膛枪原本可怜的命中率,要想用这种粗制滥造的火绳枪和宋军一决高下,无异是痴人说梦。

如果给与忽必烈充足的时间,制造发明一些三眼铳这样的火器也许更适合马背上的蒙鞑士卒,三眼铳至少还能当狼牙棒用,射不中你,我砸死你也是一样的。

宋军的火器都被忽必烈复制成功,唯独火箭却是无能为力。

火箭这个东西原本就有,并不是新鲜玩意,更何况刘深也曾研制过巨型火箭,对此蒙鞑的工匠是有制作经验的。

改良了火药之后,工匠们能造出和宋军几乎完全一样的大火箭,可只能飞行不会爆炸,或是爆炸也不过听个响的火箭,在战阵之上并没有太多的用处。

没有法术加持的鬼箭,单靠胡乱飞射对宋军来说造不成一丝的伤害和压迫感。弄不明白宋军那种牛油迷药制作的爆炸火药,一切的研究都是徒劳。

不想轻易放弃的工匠们不断实验,什么牛马猪样甚至人油都试过了,可根本没有任何效果。最后还是理学大师儒家领袖许衡指出了其中的谬误。

许衡向忽必烈进言道:“此中油脂当为鲲油,原说是北冥才有此物,想来南洋亦有。当时宋人机缘巧合捕捉到了巨鲲,以其膏脂制作。”

忽必烈一脸疑惑:“我族便是从北方而来,汉人所说的北海乃是极寒之地。从未听闻有此奇物。”(北海即贝加尔湖)

“怕是还要往北,至极北之地,或是东海千里之外的深处。”

“唉……此刻怕是无望了。”

“这鲛人的油脂怕也有奇效,可令范文虎往北搜寻,臣问高丽以北能觅其踪迹。”

“好,传令范文虎即刻捕捉鲛人送往大都。”

忽必烈很开心,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宋人冬季不可能再往北攻击了,只要宋军春季不发动攻势,那么熬到秋季武备齐全,杀回江南不在话下。

宋军往北的进攻时间除了春秋两季,其他是断然不可能的。此刻的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是黄泛区,黄河的南岸很多年前就被宋人自己挖开了。

改道的黄河在陆地上随意变换流向,根本无法预测,最大的支流经泗水汇入淮河,最终流向大海。虽然这几年黄河的水越来越小,可布满淮南两路的河水依旧会给宋军北征带来极大的阻碍。

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为抵御金兵南下,东京开封守将杜充在滑州决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向南溃堤。向东南分由泗水和济水入海。黄河至此由北入渤海改而南入黄海。

从此之后河南安徽两省便持续遭遇水灾,改道的黄河是没有固定的河道的,曾经几次向北改道,却又被人为地阻止了。挖开黄河阻拦对手的行为,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还有花园口决堤。

实际上这些行为也只能暂时阻挡一下敌军步伐,河水泛滥到一定程度,在整个平原到处都是的时候,也就不成为天险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