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刘都督、陈都督,小的有要事禀告!”
松亭关,一名大宁的士兵走进一间房间,向都督刘真、陈亨禀告。
松亭关守将刘真看向士兵:“你都打探到了什么消息,快说!”
士兵神秘兮兮地回答道:“小的要单独向两位都督禀告,小的要举报一个人。”
刘真与陈亨互相对视一眼,两人感到疑惑。
屏退了其他人,他们令这名士兵单独报告。
这名士兵就是冯致远审讯的那名士兵。
同样被俘,他的伙伴有好酒好肉,而他却被严刑拷打。
他的同伴受到敌人高级将领的款待,还收了银子,而他什么都没有。
他心里极不平衡,一回到松亭关就找刘真、陈亨告密去了,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刘真与陈亨。
听了这名士兵的举报,刘真与陈亨立即派人捉拿那名受到敌人款待的士兵。
经过一番搜寻,在士兵的衣服里,他们发现了一封缝在衣领附近的密信。
密信是燕王朱棣的亲笔信,内容是朱棣感谢卜万,提前传递出大宁要攻打遵化的消息。
信中还暗示燕王与宁王将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朝廷。
刘真与陈亨怀疑那名藏有密信的士兵是奸细,对士兵进行严刑拷打,审问事情的经过与卜万与燕王的关系。
士兵抵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奸细,将郑海的话如实陈述,可刘真反而更加确信都指挥卜万有可能是叛徒。
刘真对陈亨道:“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先将卜万拿下。将此事上奏朝廷,等候陛下指示,我们再做决定,以免中了敌人的诡计。”
陈亨沉默地点头,同意刘真的看法。
就这样,都督刘真与陈亨将卜万下狱,一封奏折发往京城。
应天府,紫禁城中,朱允炆收到了来自北平周边的好几封奏折。
其中,一封是燕王朱棣送来的奏折。
紫禁城奉天殿,朱允炆身穿龙袍,坐在黄金龙椅上,愁眉不展。
一名礼部侍郎奏告道:“陛下,燕王上书,言辞恳切。燕王并非要谋反,实为奸佞所害。
燕王是陛下的亲叔叔,谨遵《皇明祖训》,上书要为陛下靖难,合乎礼法。
陛下,湘王之死还未平息,如今又要对燕王下手,只怕会让诸位藩王寒心。
若是他们与燕王联合,那大明只怕要遭大祸,望陛下三思。”
皇帝朱允炆白皙的脸上多了一丝忧愁,双唇紧闭,惨淡的眉毛微微上扬。
看到皇帝朱允炆呆坐不语,黄子澄从文臣队伍中走出来:“王侍郎,你岂能被贼人蒙骗!燕王这是举兵谋反,是大逆不道!”
齐泰从武将队伍中,走出来:“黄大人所言甚是。燕王不遵皇命,擅自斩杀朝廷大臣,攻占城池,是造反无疑!”
礼部侍郎退下,帮着燕王说话的文臣都闭上了嘴巴。
前来京城躲避祸患的谷王朱橞走上前,启奏道:“陛下,燕王实力不可小觑啊!
臣在宣府,听闻燕王造反,通州、蓟州、居庸关、永平,还有距臣不远的怀来城先后被燕王占据。臣惶恐不安,只好前来投奔陛下,望陛下收留!”
“皇叔,朕知道,请皇叔安心住下。”
皇帝朱允炆安抚了一下谷王,看向兵部尚书齐泰:“齐泰,朕不是在北平周边都安排了好多驻军吗?为何没法钳制住他?”
“禀陛下,燕王经营北平府几十载,在北方诸军中有很高的威信。
许多军队都是燕王的旧部,燕王此前早已与他们勾连在一起。因此,宋忠都督才会中计……”
齐泰为皇帝朱允炆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最后总结道:“陛下,此番失败,是臣的过错。是臣计划不够周密,请陛下降罪!”
“陛下,这不能怪齐尚书。是燕王早有预谋,蓄谋已久,这才使我们功败垂成!”黄子澄上前为齐泰解释。
魏国公兼太子太傅徐辉祖,上前禀告道:“陛下,诸王中,燕王是最英勇善战的。齐尚书分析得很对,北方诸军中,燕王经营日久。朝廷此番失利,只是一时疏忽,请陛下不必介怀。”
“嗯,太傅说得不错,齐泰,这不是你的错!朕,相信你!”
朱允炆没想到,筹划已久的计谋,会受到这样的挫折。
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张信竟然把事搞砸了!
他们不但没有做实燕王谋反的证据,反而遭受燕王的杀害,还被燕王控制了北平。
三万精兵竟还打不过燕王府的八百勇士,这燕王该有多能打呀!
事到如今,朱允炆才想起了郑海的话。
“慎之,叫朕不要急着动燕王,要先巩固和提升自身的实力。如今看来,我的四叔确实很能打。
不过,郑海,你实在是太小看朕了!朕拥有天下兵甲,朕怎么可能打不过区区一个藩王!”
朱允炆握紧拳头,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方孝儒。
方孝儒躬身行礼,对朱允炆道:“陛下,燕王谋逆叛乱,请陛下下旨发布剿灭叛乱!”
说完,方孝儒将一本折子递给身旁的太监,太监将折子呈送给皇帝朱允炆。
朱允炆点头,打开递上来的折子,扫视殿中的诸位大臣,念道:
“诸王是皇室宗亲,朕的骨肉至亲,他们却多次僭越、谋逆、叛乱,这是国家的不幸。
去年,周庶人朱橚图谋不轨,牵连燕、齐、湘三王。因为他们都是朕的最亲的亲人,朕仅仅是制止了朱橚,纠正他的过错。
今年齐王朱榑又意图谋反,再次与燕王朱棣、湘王朱柏共同谋划,意图不轨。朱柏畏罪自焚而死,朱榑已废为庶人。
朕以为,在所有亲人中,燕王朱棣是朕最亲近的,没有彻底追究此事。
没想到,如今他竟举兵造反!
这是危及国家之安全,得罪了天地祖宗的大逆之罪,罪不可赦!
朕现在向朝廷内外臣民军士咨询计策。希望天下臣民,恪守忠义,与朝廷同心,扫除逆匪,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现在选拔大军,征讨燕贼。”
朱允炆诵读完诏书,奉天殿内众臣齐呼:“陛下圣明!”
“众爱卿,你们谁愿意领兵,为朕征讨燕贼?”
朱允炆看向殿中的诸位将军,只见众多武将无人说话,互相扭头看着别人,没有一人主动请缨。
“陛下,臣愿意领兵,前去讨伐燕贼!”
朱允炆循声看去,主动请缨的是魏国公徐辉祖。
“不可!”黄子澄再次走到中间。
朱允炆看向黄子澄:“魏国公乃中山王之子,有勇有谋,为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