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叶云州则陪着陈浩全国各地的转,主要视察他们建成的那些实验室和工厂。
陈浩本以为自己有私人飞机路上会舒服点,哪成想由于自己的私人飞机吨位太大,好几个城市的机场跑道根本不具备降落条件。
叶云州本想和陈浩沟通一下,是不是挤一挤民航客机,哪成想一转眼陈浩就让米哈伊尔帮自己从欧洲买来了一架空客民用飞机,主打一个不将就。
这一举动差点没闪瞎叶云州的钛合金双眼,让他深深的认识到格局这块还是有点跟不上董事长的节奏。
半个月时间,陈浩不光视察了那些落成的实验室和工厂,还不停的买买买,主要是土地。
没办法,每到一个大城市坐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和庄稼地,陈浩就会联想起后世的那些记忆。
这里以后应该是这座城市的CBD区域,这里以后应该是某地标建筑的所在地,那里应该是某个非常有名的写字楼所在地,那里应该是某个非常有名的商场所在地……
没看到还好,这一看到,那些地方就像一大堆闪闪发光的金子,一下子给人带来一种不捡白不捡的冲动。
克制,克制个屁,自己又不是想非法占有,买,感觉不错的地方通通买。
地方政府趁机抬高地价,可你再怎么抬高地价能抬高到哪去,无非将地价翻一翻算到头了。
就这和以后的地价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陈浩根本不犹豫,只要愿意卖他就买。
这一买就有点刹不住车了,一趟下来稀里糊涂花出去了五百多亿,全部花的是陈浩自己的钱,集团的资金一分没动。
这一下彻底把叶云州给震麻了。
苍天啊,大地啊!我们的董事长到底有多少钱啊?
问陈浩,陈浩就说在国外赚的,具体细节无可奉告。
作为手下,叶云州哪还敢再追问,剩下的只能靠脑补。
“董事长您买这么多地,它真的会像你说的那样增值吗?”
问话的是未来科技集团的地产公司总经理胡广志。
这一路他只是服从陈浩的命令买买买,起初不知道原因,后来和陈浩接触的久了,也熟络了,就问起了陈浩买地的原因。
陈浩只是说以后地价肯定会大涨,现在买最划算,再没多说。
此时是在回京都的飞机上,几人坐在一起闲聊,胡广志趁机想搞清楚董事长的判断依据。
要真像董事长说的那样,他胡广志是不是也可以买点房产或是地皮坐等增值。
“广志啊!你出过国没有?或是研究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没?”
“没有。”
“难怪你会问出这个问题,你看云州他就不问这类问题。”
“地皮涨不涨价,这和西方经济有什么关系?
我想不明白,还请董事长明示。”
胡广志心里想啥陈浩在清楚不过了。
通过这些天对胡广志的接触,不管是工作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陈浩还是非常认可的,既然对方开口了,陈浩就打算点拨点拨对方。
“你呀,不能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盖房子上,没事应该研究研究经济。
云州闲着也是闲着,你给胡经理解释一下。”
“哈哈……胡经理,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董事长,当时董事长说的很简单,别的咱们不论,你回家后没事研究研究那些参加过二战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
二战刚结束时他们国家的经济是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百废待兴,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经济自然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资源是有限的,而土地、房子做为固定资产,自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价格上涨是必然的,这个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你要是相信我们政府的能力,经济迟早是会好起来的,那么地产价格肯定会上涨。”
“那也就是说现在多多买房,以后肯定大赚。”
“那也不一定,云州刚才不是说了嘛,要在政府发展好经济的前提下,人民有钱了,价格才能上去。”
说话的是陈浩。
“董事长,那比如我国,什么时候才能把经济发展好,让地产大涨啊?”
“哈哈……胡经理,你是想投资地产,但心里又没底。”
“嘿嘿……董事长不愧是董事长,我手里确实有点闲钱,放在银行也是闲着,就想搞点投资。
这次和您出来见您大买土地,又说将来地价肯定大涨,所以也想有样学样。”
“胡经理,这样给你说吧,具体什么时候地价大涨我也说不上来,但地价增长再怎么缓慢,我也感觉比把钱放在银行吃利息增值的快。”
“感谢董事长赐教,您这样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
“你呀你,回头要是赔了可别怪我。”
“哪能,董事长一出手几百亿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我那点钱哪够看呀。”
“你真要想投资地产,手上钱又不多的话,我建议你在京都沿着什刹海和后海周边买些四合院,越大越多越好。
二十年后价格翻上个几百上千倍都有可能。”
“啥……
几百上千倍!”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个人推断,没有法律依据,回头要是没达到你的预期可别去法院告我。”
“董事长真会开玩笑。”
“哈哈哈……”
“哈哈哈……”
……
俗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陈浩自认为自己把话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胡广志听不听的进去他就管不上了。
闲聊归闲聊,同座的可不止他们三人,还有陈浩的堂哥陈大军和堂姐夫刘卫军。
这次在陈浩的提议下也随他们出来熟悉集团在全国的所有产业。
陈浩不知道的是,他们两人现在对自己可是崇拜的紧,一听买房就能增值,特别是京都的四合院,打这之后两人一有钱就在京都买买买。
当然,叶云州和胡广志也没闲着。
二十年内凡是在京都二环以里上规格的四合院差点没被四人给买完了。
不止京都,既然决定听陈浩的,其他一线城市自然也没落下。
当十多年后陈浩知道此事,都怀疑国内的房价是被这几个家伙给炒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