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九一年六月,反董卓联军撤去后的两个月,董凡已经完全在洛阳安顿了下来,他自表为洛阳太守,在皇宫外不远处,又修了太守府,他不是董卓,把皇宫当自己家。
这天在太守府中,董凡坐在桌前品着淡茶,王也已经对政事处理的得心应手,董凡留黄忠守南阳,赵云,典韦,徐晃皆回到洛阳练兵,一切安置妥当,董凡这个管理者终于可以清闲一下了。就在这时,王也突然走进屋内。
“大哥,父亲又惹事了!”王也匆匆走进屋内,手中还拿着一卷竹筒,道:“父亲,非要改大汉惯用的五铢钱为小钱,强迫商人们把铜重新打造。”
“哎,这老头,怎么老是惹各种事,我真想骂他!”董凡骂道:“他倒是不缺钱,把洛阳的钱粮都运走了,现在改货币,必定影响经济,商税可是我们府库的主要来源,他这是逼我!”
王也没有说话,他坐在董凡旁边,等着董凡拿主意。
董凡沉吟片刻,一拍桌子喝道:“传令,在洛阳,南阳宣布董卓为国贼,其诏令为矫诏,继续使用五铢钱!”
“是!”守卫立刻跑出去传话。
“大哥真是果决,终于决定要和父亲翻脸了。”王也笑道。
“以后叫他董卓,”董凡道。“我做了这个决定后,以后应该就再也不会叫他父亲了。”
“商人们自然不爱改换钱币,他们必然会更喜欢在使用五铢钱的地方进行交易。
这样,长安的商人就会涌入洛阳,其他诸侯看到我们得了好处,必定会纷纷效仿。
最后谁也不听董卓的,只是——”王也紧皱眉头道。“大哥这么做,董卓可能会打过来。”
“打过来我们就防,虽然我们只有四万兵马,他们有二十万,但是他们要防备背后的马腾。
再者洛阳是几百年的大城,我们又重修了一次,鹿山的才能足矣和李儒旗鼓相当,咱们也有名将在麾下,软硬实力差不多。
董卓多半会败,就是胜了,也会胜得极惨,不管哪种结果他都接受不了,董卓就算不明白,李儒也应该明白。”
“大哥所言甚是。”
几日后,洛阳和南阳同时通报董卓为国贼,不实行其换钱的诏令,此举得到了天下诸侯的响应。
大量商人从雍州涌入凉,司隶,益三州,董卓本是自恃有钱,想通过此举削弱天下诸侯的经济以削弱其他诸侯,结果连他的儿子都不买他帐,反倒令自己这里经济大跌。
“真是反了!”董卓在自己的寝宫大骂道。“这逆子,我把洛阳给了他,他竟然反我!吕布!你立刻给我率十万大军,把洛阳给我平了!”
“孩儿领命。”
“且慢!”李儒叫住吕布,对董卓道:“主公,现在洛阳四万守军,百姓齐心,再加上洛阳为大汉京城,坚固异常,就算倾兵而出,攻下洛阳亦是元气大损,曹操以及西凉马腾等诸侯必会趁虚而入。
我军那时便失去兵力上的优势,主公的大事就遥遥无期了。”
董卓转念一想,现在跟董凡硬碰硬只能让其他诸侯收渔翁之利罢了,他问李儒道:“那你觉得该如何是好?”
“现在诏令已经发出,却没人遵旨,如此一来,天子威信大失。
我们应该故作调动大军的样子,让董凡在名义上表示臣服,只要董凡表示臣服,这次诏令就这么算了,董凡忠于汉室,如果对他没有坏处,他自然不会主动破坏天子的威信。而我们待兵马休整完备,再伺机吞并洛阳即可。”
“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李儒叹了口气,他想来想去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挽回天子的威信,弥补大量的经济损失,只是亡羊补牢之策。
他也不想这样,只是因为董卓当初不顾劝阻的实行这一诏令。
他这个主公,不碰一鼻子灰都不知道天子的诏令不是随便下的。
结果李儒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跑了好几趟。一开始董卓十分霸道,想让董凡公开道歉,甚至要求让出一部分洛阳的指挥权,但是王也根本不买他帐。
只听王也在太守府中对李儒道:“董卓若攻我洛阳,在军略上我胜于你,你占不到便宜。同时,我军掌管虎牢关,若董卓执意强攻,我大可联合中原诸侯,再次结成反董卓联盟,诸侯的确都趋利,我们以雍州的人口,财富加以利诱,还给了他们讨贼的美名,诸侯必定派兵。
别忘了,先帝生前敛的财宝,可都被董卓带去了雍州。”
王也一席话,明确了董凡军并不怕董卓发兵洛阳,之所以谈判只是董凡忠于大汉而在乎天子威严罢了、随后李儒便只能跟王也商量如何平复这次‘天下皆不遵旨’事件。
必须公布告示给各诸侯以及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这布告怎么写,就成了争论的话题。当然,王也,也表示不会给董卓任何实质性的利益。
李儒又两边跑了好几趟后,董凡与董卓达成了妥协,在名义上依旧臣服于董卓,两方经由多次商榷,在次月将一份告示公之于天下:“朝廷诏令,骁骑将军,南阳侯,洛阳太守董凡带头抗旨不尊,现碍于朝廷天威,已表臣服,董凡降为征东将军,以示处罚。”
董凡虽然被贬职,但他在他的地盘里依旧是君主,骁骑将军还是征东将军都是名义上的,董凡不在乎。
而臣服也没说要上贡钱粮,所有处罚都是名义上的,虽然都是名义上的,但也保住了朝廷的威严,至少让人知道,抗旨不尊是要付出代价的。
然而董凡不但没有因为被贬官而郁闷,反而高兴得很。
一是董卓确实没有犯傻打过来,二是董凡得到了不畏国贼,体恤苍生的好名声,大量百姓从各地赶往洛阳,洛阳作为曾经的京师,自然可以容纳大量人口。
洛阳一天一天的变得繁荣昌盛,大汉疆土之内也迎来了短暂的安宁,蔡邕和蔡琰也回到了洛阳的蔡府,王也也把张宁接了过来,董凡和王也也亲自在城门口迎接,只是下马车的时候,两女的表情却是截然不同的。
蔡琰自然很高兴,董凡保住了洛阳,也保住了蔡府。
他们在宛城住了几个月,还是觉得原来的蔡府更有家的感觉。
相比之下,张宁看王也的眼神却充满了幽怨。
她可不是蔡琰那种大家闺秀,从不出家门的女孩,她从小跟着父亲张角走南闯北,传教行医,把她关在屋子里她自然会闷的。
避开张宁那双让人无法直视的双眼,王也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想起了当初自己跟张宁商量把她留在宛城的事情,记得那时,张宁正在给自己沏茶。
当时的王也觉得这件事很平常,他淡淡道:“宁儿,以目前的行事,父亲在虎牢关战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为了应对这种可能性,我军要事先做好准备。以我对李儒的分析,此人一向狠毒,而父亲这人——”
“好啦!”张宁拿过茶壶,跪坐在王也身边,柔声道:“老爷对军略和人心都这么了解,宁儿却很笨完全听不懂,你就告诉我你要怎么办就可以了。”
“嗯,也对。”王也想了想,便总结道:“总之,我与大哥要在董卓兵败后取得洛阳的控制权,并暂时住在那。
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洛阳不安定,你不能去,宛城我们也没有呆多久,也不知道有没有坏人,所以你就好好看家,没事不要出门,实在有难处就找荀攸。”
刚说完,张宁手中的茶壶就抖了一下,一股热茶顺势扑上了王也的衣服。
王也惊讶道:“你怎么了?你给我沏茶这么久,还没见过这种情况。”
张宁把茶壶放到一边,失落道:“宁儿在老爷家里住了这么多年,老爷还是第一次要跟我处在不同的城中长达数月甚至一年的。
宁儿可是侍女,怎么可以因为危险就不陪伴在老爷的身边呢?”说着,她又用像蚊子一般的声音道:“宁儿一个人,很寂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