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诺大的宣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凝玉定睛仔细一读,白皙的秀脸“唰”的一下又红透了。
“如何,公主?”
“奴婢倒是觉着,这两句话可比那些长篇大论好多了,再说,宋公子事务繁忙,若是我们写多了,他也不一定有时间看。”
“太好了!方小六,本公主竟不知你如此有才华,遇见你真是本公主之幸。”
她浅笑道;“奴婢只盼着公主与宋公子成婚,若真是如此,奴婢可要尝到到公主与宋公子的第一块喜饼。”
“嘻嘻,”凝玉一笑;“方小六,喜饼有何稀罕之处?若本公主真与墨修哥哥成了夫妻,本公主定要将你封为全明启的第一媒婆,还要让你做我们孩子的干娘。”
媒……婆?
她原地石化,别的不说,可将她封为全天下第一媒婆,是不是有些欠妥?
翌日。
太后设宴寿康宫华清殿,是为端贤王爷与王妃饯行。
此次设宴,太后不但宴请了皇上皇后,端贤夫妇与凝玉公主,为了热闹,除了贤齐淑容四妃,太后还宴请了王妃的二位至亲一同入宫。
凝玉这次来的早,自从给宋墨修送了情笺,凝玉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未逢喜事精神也爽。
“凝玉给母后,各位嫂嫂们请安。”
“呀,凝玉公主今日到得可真早,现下倒是不觉无聊了?”
淑妃说完,皇后也笑了;“公主快入座吧。”
凝玉笑着点头;“谢皇后嫂嫂,有嫂嫂们相伴,凝玉倒也不觉无聊。”
“咦?怎么不见三哥?四哥四嫂也未到?”
太后淡笑道;“你三哥政务繁忙,迟些倒是无妨,哀家也早派人去宫外请你四哥与四嫂,可都到了这时辰,你四哥四嫂还是未入宫。”
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就要远离京都,这几日太后的心情很差,也不愿多说话。
因着太后的缘故,众人也不好再肆意谈笑,只是默默品着茶,就连凝玉也变老实了不少。
“凝玉,你这丫头,今日比朕来得都早,是在景平宫里无事可做?”
皇帝在一片请安声中入了座。
“哪有……”凝玉看了一眼太后,细声道;“近日凝玉是真的很忙,三哥日后便知晓了。”
“母后旧疾可曾好了些?昨日,朕又选了几个民间名医为母后瞧病,还命僧人们日夜为母后诵经祈福,母后亦要自己顾惜身子,切勿太过操劳才是。”
“劳皇帝费心,好多了。”太后淡然道。
正说着,有内监进殿禀告,说是端贤王妃因身体抱恙,不能入宫赴宴,唯有方老爷随端贤王爷一同就席。
“臣/微臣给皇上,太后,皇后,公主及各宫娘娘们请安。”
“逸儿,柔儿有无大碍?前几日瞧着都是好好儿的,今日怎会突然抱恙?”太后担忧着问道。
“柔儿的身子倒是无碍,母后才是要顾惜凤体,儿臣这一走,还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母后,儿臣不能在母后身旁尽孝,唯有劳烦三哥与三嫂了。”
太后并没有看端贤王爷,却将目光扫在了端贤王爷身后的方老爷身上。
太后设宴,除了想唱一出苦肉计给众人瞧,更重要的是想让皇帝背上不孝的骂名,再让方老爷为让端贤王爷尽早回京一事,而多多在皇帝跟前美言几句。
方老爷只是低头听着众人言语,根本不敢搭话。
方世忠不是傻子,他只是在观望而已。
若真让方家卷入其中,一旦跟错了主子,方家必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母后尽孝,是朕职责所在,四弟在沅州放心便是。”
尽管有歌舞相伴,殿内的气氛也一度降至冰点。
凝玉最厌这种场景,她虽不知太后设宴的目的,但她自幼就知道太后一向偏爱四哥。
不一会儿,又有内监急匆匆进殿,不知在端贤王爷耳边说了些什么,端贤王爷大笑着站起了身。
“母后,儿臣恭贺母后,适才太监来报,原是柔儿怀有身孕,所以近日柔儿才会偶感不适。”
“此事当真?真是老天保佑!哀家太欣慰了!快,快派太医去王府再诊,一定要将柔儿照顾妥帖,万不可有一丝纰漏!”
太后大笑,众人也齐声向太后与端贤王爷贺喜。
“可你们还有几日便要回沅州,且不说这山高路远,柔儿又刚怀上王嗣,更不宜长途跋涉,皇上,依哀家看,倒不如……”
“倒不如将王妃留在母妃的寿康宫中,”皇帝嘴角轻挑;“这样一来,四弟便可以不必因顾及王妃而分心,这宫里有的是太医和医女,何况,皇宫离方家不远,方家二老亦会放心不少。”
“微臣谢皇上体恤。”方老爷感激涕零道。
“方老丈快快平身,让王妃留在太后身边,也不过是朕为了让太后身边多个陪太后说话的人罢了。”
“只是,朕将王妃与四弟分开,四弟不会怪朕棒打鸳鸯吧?”
端贤王爷急忙起身;“不敢,臣弟应多谢皇上才是。”
太后的话被皇帝打断,也不好再谈让端贤王爷留京一事,也只有淡笑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到。”
“逸儿那边,哀家是放心了,倒是皇后与后宫太后训责嫔妃们,你们可要加把劲。”
“皇上早在十四岁便行了成人礼,如今皇上都已快年过二十二,你们却还是未能给皇上添上小皇子小公主。”
“太后教训的是,臣妾们有罪。”
看着众嫔妃内疚之样,方仪差点笑出声。
哈哈,难道那狗皇帝不行?这可真是太好了!
“母后说的有理,在子嗣这方面,朕的确比不过四弟。”
“朕思来想去,朕的后宫四妃之位虽未有空缺,但与先帝的后宫比起来,朕的嫔妃并不算多。”
“是吗?”太后笑吟吟道;“皇上终于是想通了,事前,哀家曾不止一次向皇上说起过此事,可皇上却总以国事操劳推脱了去。”
皇帝当然要推脱,因为太后举荐之人,皆是与太后为伍的大臣之女。
“可臣妾以为,后宫无嗣一事,并不只是因为后宫不充裕。”
是皇后在说话,皇后早憋了一肚子的火,正找不到地方发泄出来。
且不说皇帝去皇后那里的次数屈指可数,明明皇帝最宠爱的是容妃和淑妃,可她们两位却并未怀过哪怕一次龙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