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1032。
最后的最后,就是最简单的“加减法”了,把两次摆出来的乘积结果上下两行相加:5150+1032=6192。
向重用手指沾水,用阿拉伯数字的方法,偷偷在一边早已算出了答案,只是想核对一下,用“筹策”算出来的,是否准确。
结果令他无比佩服:一点差错也没有,心想:“这古人还真是牛啊!”
人有两只手,十根手指,所以计数也天生就是“十进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早期人类,都这样。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地方热,赤足机会多,那些人的祖先,也就连脚指也一起算上,创造了“二十位进制”,但绝对是少数。
昝夷先生哪里知道向重还会以水为器,暗自偷算,另有一套更先进的算法,只是惊诧于这孩子,学得太快,简直不知道,后面再教点他啥好了!
广康教授古琴,需要学者有一定指力,而向重实在过于年幼,小手稚嫩,不堪弦力,就改授他学习吹埙,从最简单的四孔鱼形埙学起。
这种古埙,纯土炼制,薄胎空心,胎体厚度大概只有3毫米,真不知道里面的中空,还要平滑,满足音色的要求,是怎么挖出来的。
整个埙只有鸭蛋大小,象一只气鼓鼓的河豚鱼,鱼嘴就是吹奏者的嘴唇吹气处,鱼身分正、反两面,正面刻画有鱼鳞,反面刻写着篆体器名“煌鼓”,在“鼓”字的右下角,有一个孔洞;正面鱼眼的两个位置,是同样大小的两个孔洞。
吹奏的时候,把鱼竖起来,和这只鱼嘴“嘴对嘴”,两手相拱共持,呈包裹姿势,手势中的两手食指,就正好可以用来封堵鱼眼的孔洞;而右手的大拇指,则刚好可以用来堵反面那个“鼓”字右下角的孔洞。
就这样,一共就一张嘴,配全三根手指:左右手的两根食指和右手的大拇指,就可以吹奏象模象样的曲子啦!
向重很喜欢这个“胖河豚”,尤其喜欢对准鱼嘴时,吹出的那种类似人声,浑厚、呜咽、哀婉、如泣如诉的声音质感,一吹起来,就有一种能瞬间换境,仿佛闭上眼一吹,就身处胡风边塞,茫茫大漠了,那种天生自带的苍凉感、孤寂感,就会由然而出,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只要一声吹响,就足以令游子落泪、侠客垂刀。
就是这么有魔力的乐器,广康先生特地让向郑以古琴曲相配,进行了示范吹奏,调子很简单,一埙一琴,两相吹奏,时而对话,时而和声,就像是两位贤者在讨论高深的学问一般,让人听上去,不由地会联想出很多情景:埙能表现出战马长啸,而琴则是被马踏过的千山万水、无尽沟壑……曲声入向重之耳,音量很小,但并不妨碍他欣赏出其中之妙。
虽然只有四个孔,却有很多的吹奏技巧:比如说嘴部的吹气,可以送进集中、均匀的气流,吹出稳定的长音;也可以断断续续地卡顿着送气,就会吹出“哭哭啼啼、呜呜咽咽”的泣音效果;两者一配合,就像极了孟姜女要哭倒长城的的声效。
再说手指,如果只是单独去堵或放开三个孔洞,就只有几个音,对比起正常的音阶来说,远远不够,那么怎么才能发出更丰富的音来呢?
向重发现广康先生在吹奏的时候,手指有时全盖孔洞,有时半盖,这样就能让一个孔洞,由于堵盖面积变化而发出不同的音高;并且加上手指有时还会上下颤动着盖放,就产生了类似“猫头鹰叫”的效果。
这实在是太有趣了!
于是,向重用开始了试验,头脑内的音乐声,比别人吹奏的,清晰很多。反复演练,他终于摸索出了“123456”六个音阶,这已是这款四洞初级学生用埙的最大宽度的音阶了。
向重还发现,广康先生所教的所有曲子中,都缺少了4这个音,而他参照2的吹法,也已经能够成功地把这个4音也吹奏出来。
其实,只要他愿意,在1到6之间所有的其他升降半音,也都可以经由堵盖孔洞大小的面积指肚微调吹出来,不过,他所会的曲调,还不需要用到那些个半音,不需要把精度调整到这样的水平。
向重给自己总结了一下指法规则:“嘴吹的这个孔洞不用管,只看指法:假命左手指食、右手指食、右手大拇指所控的三个孔洞分别为甲、乙、丙,则:
吹1的时候,甲乙丙全堵死;
吹2的时候,余指原样全堵不动,乙放一半;
吹3的时候,甲丙依然不动,乙全放开不堵空出来;
吹4的时候,甲、乙各放一半,丙原样,全堵不动;
吹5的时候,甲乙全放开,只剩丙原样不动,仍然堵满;
等到吹6,甲乙丙三指全部放空不堵。”
如此规律,反复练习,直到不再盘算到底要堵洞,还是放空,还是堵一半,这个过程就完全习惯成自然的被直接省略掉了,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指法与音高一一匹配,成了固定动作。
虽然只有6度音阶,但只要把高8度与低8度混用,就已经能满足很多歌曲了,比如说著名的最佳配曲《苏武牧羊》、〈〈沧海一声笑〉〉、甚至是日本作曲家宗次郎所做的陶笛曲《故乡的原风景》……当然,这些,广康先生都不可能听过,而向重觉得,用埙来练习这些熟悉的曲子,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广康教的曲子,他三两下就学会了,见无新曲,就先吹起了其他这些自己记忆中熟悉的,并且玩得不亦乐乎。
而广康在一旁,则听得是喜忧参半,摇头直叹:“怎么办?都会自己创作新曲了,这孩子简直又没法教了!”
轮到展惠先生教向重“书法”了:书写关、识字关,对于向重来说,都是一次性“通关”,不仅如此,他还“创造性”地为展先生书写了一堆“新奇”的字体: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甚至还有英文、日文、阿拉伯文……
在这一堆奇奇怪怪的字体,被向重浪费了好多卷珍贵的布帛进行狂写之后,得意洋洋地展示给展惠先生看的时候,展先生只觉得眼前全是“天书”!完全不知道,在这孩子的脑子里,到底还藏着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复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