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事情,游洛伸了一个懒腰,“江玉燕,你帮忙盯着,我去睡个觉先。”
全然不顾江玉燕昨天出了大力气。
那一扇扇厚重的大门可全是江玉燕给推倒的。
要不然他们想进去可还有点难度。
现在游洛看江玉燕越来越顺眼了,除了这女人主观能动性太差以外,没有别的毛病。
但凡和合同上没有一点关系的事情,而且没有自己的命令,她是一点都不会做。
就和毛驴似的,打一下动一下。
…………
之后游洛发现,对这十六户抄家可真是抄对了。
有钱有粮什么事情都好办。
其余大户更是被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邀请游洛吃饭。
游洛也是欣然赴约,在宴上敲打了一番,又有前车之鉴摆着,大家都知道这个年轻的知县是真敢下黑手,所以这些狗大户就个个老实了起来。
这让游洛之后的行动方便了起来。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游洛并不懂得治理地方。
尤其还是一个县。
还好前面只是收拾衙门,重新恢复秩序。
那些跑掉的县衙官员也一个个都回来了。
游洛缺人手,也只能重新任用,但是没点处罚是不行的。
所以全部回来的官员都降一级使用,都是暂代以前他们自己的位置。
而一些小官小吏的职位,游洛更是拿出来鼓励大家伙的干劲。
那些壮丁游洛重新挑选,独立成立一支名为稽查的队伍,挂靠在衙门,名义上是用于肃清县内因为灾乱所导致的治安问题。
代替了县兵的作用。
但是县兵有个锤子用!
所以也回来不少人,但是指望他们稳定治安,就和白日做梦一样。
重新训练也没戏,那些县兵都是混日子的老油条,改造起来难度太大,游洛没有这个本事。
所以只能让这些壮丁重新训练。
但是如果直接称兵的话,一方面上面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大宋重文轻武,大家都不愿意当贼配军。
所以只好改个名字。
这样子就不算是当兵了。
不过训练军队游洛也不知道,所以暂时只能让大家和军训一样训练一下纪律啥的。
然而问题不大,游洛把这些问题一个个记下来,然后嘱咐了江玉燕一声,自己就回去了。
因为除了第一次进入可以有一个免费名额以外,再次进入,带着江玉燕可就要额外花费积分了。
回到现代,游洛第一时间上网查了永嘉县的条件适合发展什么。
不过因为永嘉县在历史上除了一个永嘉之乱以及永嘉四灵等一些资料以外,基本上没有查到关于其他稍微有点用的东西。
除非是去当地查县志。
但是现在过去也来不及,而且不一定能查到点什么东西。
只好参考现代如何发展的了。
而查出来,发现现代永嘉县内的产业还是挺广的,一些城镇基本上以轻工业以及小部分的重工业为主,而还有一些城镇因为良好的山水则是以旅游业为主。
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是以农业为主。
当然,不是种田的那种农业,因为地少,发展并不好。
而是以杨梅、茶叶、油菜花、生猪、稻田养鱼等为支柱产业,发展的还很好。
那些什么造玩具、服装、阀门等工业是不用指望了,宋朝没有那个技术,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产业。
旅游业也可以不想用,就宋朝那烂路,光是进来都要一番力气,还旅游呢?
看来只剩下农业了。
对了,还有一个永嘉盐场!
游洛又赶紧查了一些符合宋朝技术条件能提高制盐产量以及质量的技术,然后全部抄下来。
然后又查了一些如何训练军队的方法,甚至还打电话把之前军训的教官请出来吃了一顿饭,现场直接请教。
教官还调侃游洛是不是想造反。
游洛能怎么说?
只能说是最近写书需要用到呗。
反正写的想查什么资料都是合理的。
不过军队训练归根结底就是训练一个纪律。
只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纪律,在战场只要比别人晚崩溃,你就能赢。
把这些要点记下来以后,游洛又买了一些如何从政的书籍,又买了一些种子以及之后可能会需要用到的知识全部记下来。
直接买现成的东西游洛是不干的。
不说没有那个钱,就是有,游洛也不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个可持续的知识可比一份吃一个月的知识宝贵多了。
所有准备妥当以后,游洛花费了最后十积分回到《天龙八部》世界。
马德,别人去《天龙八部》都是快意恩仇、江湖义气,特么就自己去还需要做官、然后种田,简直搞什么狗屁都不知道。
可是自己一个普通人想在这古代打开局面真的好难啊。
而且自己还是有江玉燕这个高手帮忙,要不然就是做官都做不了。
哎,一把辛酸泪。
带着许多知识,游洛再次来到《天龙八部》。
而在江玉燕眼中,游洛消失在眼前,然后又出现了。
而之前在《天龙八部》里面长的胡子也消失了……
“江玉燕,你去把人叫过来,本县有要事宣布!”
县尊有命,大家自然是不敢违背。
尤其是这县尊还是个活阎王。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虽然游洛来了以后一个人都没有杀过,但是你杀没杀过不要紧,主要是大家都相信你会杀就够了。
各级官吏叫过来以后,游洛直接开始分配任务。
当然,自然不是一股脑全部安排下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的。
最先开始的自然是永嘉盐场。
之前因为民乱,导致永嘉盐场的人员虽然都还在,但是很久已经没有产出了。
现在游洛接管了,自然是要恢复永嘉盐场的产出了。
所以第一步是先恢复盐场的运作,第二步就是改良技术,生产高品质食盐。
一个月后,一份高品质食盐送到了温州知州府上,一起送到府上的还有一批不知名人士送上的银子。
随后温州知州为永嘉知县游某上书报功。
这份公文随着这一份雪白的食盐一直送到朝廷。
当然,这一路上都有人收到一份不知名人士赠送的钱财。
一直到汴梁,这位不知名人士才没有继续送。
因为朝中大臣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