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元年。
“无论从什么时候来看,魏武这一步走得都堪称至关重要。”赵匡胤道,曹操奉迎天子,简直就是在当时最妙的一步,从此,曹操就不再是乱臣贼子,而是名正言顺,且与其他各地势力都有了天差地别。
他感叹:“正统二字,实在重要。”这也是他这些年来奋斗不已的目标之一——大宋理当是正统,特别是在知道神迹中那个大宋居然还要和辽国争夺正统之后,赵匡胤对此就更加看重了。
同样,他不仅要让大宋成为正统,还要保证大宋正统地位的延续。
赵光美也道:“当年荀文若劝魏武迎汉天子时,说的是‘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魏武之后,就可以再加上一个例子了,魏太祖奉天子于许都,而州郡安定。”
当时,分明袁本初更有机会和能力将汉献帝迎入自己的地盘,但是却因为抗拒和野心没有行动,即使有沮授再三提议。
汉朝初年。
刘邦有些惊讶:“吕布不是那个董卓的属下吗?”结果董卓都死的透透的了,这个吕布却摇身一变被迎为了兖州牧?虽然很快就被曹操赶跑了。
不会董卓的死还和这个吕布有关系吧?刘邦脑洞大开地猜测,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告诉他,世界上无奇不有,只有人想象不到的,没有不可能发生的。
而导致刘协东归的关中动荡,显然是董卓身死之后,他的残部、以及其他各方势力难以达成一致、也做不到平衡导致的。
至于曹操此次的选择,刘邦想也不想,就能得出结论:必然是甲!
只要曹操还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头脑清醒。
毕竟,奉迎天子,有一个正统的、站在制高点的名声,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刘邦本人可是深有体会——正是借助了为楚义帝发丧、复仇、讨不臣的名号,他才站在了对项羽的道义制高点,获得了天下响应。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对于这一次的选项也不觉得需要过多思考:“正统名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不然,他也不会在登基初期处处谨慎,就是为了防止在自己势力还不够强的时候,被那些功臣们废掉了天子正统的名分。
而神迹中的大汉的处境,虽然已经可以说是灭亡了,但到底还有一个名头在,天下暂时也还没有一个有足够力量和名望的势力可以另立、或者自立为天子,而不招致讨伐的。
汉献帝刘协的名头,暂时来说还是比较好用的。
刘启点头,师出要有名,他明白。
曹操的这一手,成功把自己变成了有名的那一边——左右天子没有实权,那么他做什么都没有太大的掣肘,反而能够借助天子正统、朝廷的名声。
不仅是对外征伐,还包括招揽人才,培养人手,拉拢各方……
不说别的,在之前,不论是曹操还是吕布,这个兖州牧实质上都是自命或者拥立,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册封认可,而这样的情况,只要汉庭一日没有失掉名头,兖州牧就一日名不正言不顺。
名分啊,正统啊,大义啊,虽然说起来虚无缥缈,但又无比重要。
刘恒稳稳的按下了甲。
秦朝。
嬴政对这样的走向,既是在意料之中,也是在意料之外。
董卓迟早要死,这不意外,不过刘协居然还有机会跑回洛阳,至于曹操的选择,无需多虑。
只是,这汉室看起来也就是和后来的周天子差不多,唯一不了解的就是,这个如今的汉家天子刘协,到底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天子呢,还是一个心有打算的天子。
嬴政能够确定的是,不论刘协是否心有打算,都基本不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了。
【曹操决定奉迎天子。】
【八月,曹操到达洛阳,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九月,将刘协迁到许县,许县也成为了都城许都,自己被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十一月,曹操升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
【奉天子这一举措,带给曹操的好处是巨大的。】
【从此,曹操获得了最正统的名号,为自己的所有行动都披上了一层名正言顺的外衣,还方便了曹操结交各处势力,更是帮助了他以正统、汉家名义网罗天下英才。】
【内政稳定后,曹操就开始四出征战,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建安二年,曹操先是攻打宛城的张绣,后东征袁术。但这两大战事中,宛城并不顺利,起初张绣投降,旋而复叛,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均在此战中战死。】
【三年,曹操东征徐州,此时占据徐州的是吕布,见大势已去,最终投降。】
【四年,曹操夺取河内郡,势力延伸到了黄河北岸。随后,又攻入青州,先前宛城的张绣也于此时归降。】
【就在四年到五年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衣带诏事件:甲.是刘协的行为,他将密诏藏在衣带中,托人带出宫外
乙.和刘协有关,他写下密诏,收到的人将密诏用衣带捆绑
丙.与刘协无关,是下面不满曹操的人搞出来的事情】
明朝,洪武年间。
朱棡兴致勃勃,开始八卦:“你们说,张绣复叛,真的是因为魏太祖纳张济之妻吗?”这事儿,《三国志》就写出来了,可信度很高的样子。
“他肯定不高兴,但是有没有不高兴到必须反叛……不好说。”朱樉道,不然张绣日后不还是归降了?那时候他就不在乎曹操之前纳了张济之妻了?
“没错,而且就在他因为这事儿不高兴的时候,曹操也发现了,不是还秘密制定除掉张绣的计策来着?后来这事儿还泄露了。”朱棡道,若说张绣反叛,恐怕和发现曹操想要干掉自己更有关系。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启有些许惊叹:“这徐州又变成吕布的了?之前还是那个接任陶谦的刘备呢。”不愧是乱世,各地头领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变动,可真是时时高危。
至于张绣,左右最后还是归顺了,当然,这其中的牺牲确实是有可能避免的,但,争霸天下就要对有用之人心胸广阔才行。
刘恒对于刘协的行动并不意外,但他也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选择、时机:“他被曹操迎到了许县,身边有什么势力?”一方面,现在汉室衰微,真心支持刘协、又有足够力量的人多半不存在,就算有也不过寥寥;另一方面,曹操难道不知道严密监控吗?
即使刘协能够把密诏传出宫外,又能把这密诏传到与曹操不睦、利益争斗的其他地方势力手里、并让他们愿意出兵吗?——在曹操发现、处置掉刘协的身边人之前。
至于,到底是刘协把密诏搞到了衣带里面,还是中间以及收信人把密诏搞到了衣带里面,并不重要。
甲。
【四年,刘协不满曹操的专权,也不甘心就此一直当一个傀儡摆设,于是将密诏缝在衣带中,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连结天下义士设法诛杀曹操。参与密谋的包括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等人。】
【五年,关于衣带诏的密谋暴露,董成等参与人员尽数被杀,怀孕的董贵人同样身死。逃过一劫的刘备转身占据了徐州。】
【曹操并不轻视刘备,迅速调兵攻破徐州,刘备于是逃到了袁绍处。】
【此时的袁绍,可以说是当下最强的力量,占据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又有军队数十万人。他也将目光投向了曹操。】
【虽然己方的纸面力量远逊于袁绍,但曹操却并不畏惧,他认为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而且手下“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
神迹放出了曹操和袁绍会战的简图。
红色曹操,绿色袁绍
【就在建安五年一年中,曹操与袁绍展开了大型会战,并且大获全胜,击溃了袁绍的军队,也击溃了对方的军心。】
【就在战后,曹操还获得了袁军的大批图书信件,其中发现了自己部下与袁绍往来的书信,于是:甲.暴跳如雷,将信件展示,处置相关人员
乙.非常愤怒,虽然知道这种情况存在,但对这些人心存厌弃,决定暗中处置
丙.不打算仔细看,直接烧掉,宽慰人心】
唐朝,贞观年间。
对于曹操的为人风格,虞世南还是很赞同许劭的评价的:“曹公谲诡不常,雄猜多忌,但又明锐权略,运筹演谋。”
在军事方面,曹操往往相当宽容,胸怀广大,能够烧掉将领暗中往来袁绍的信件、将其一笔勾销,也能接纳张绣;但是涉及到政治,就极为猜忌多疑了。
因而,许劭那句话,相当恰当。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袁绍,之前的那个袁术应当和袁绍是同一个袁家吧。”刘启道,不然,四世三公的袁家,还能同时存在两个?概率太小了。
只是,看起来这袁绍和袁术的关系实在不如何。
而曹操对袁绍的那两句评价分析,若是客观可靠,那么这袁绍的败亡也不过迟早的事情,不是外部攻击,就是内部分裂。
刘恒也从曹操这一次发现往来信件的举动中发现关键:“曹操此人,在有关政治的事情上比较严苛。”别的不说,就衣带诏一事,杀的可谓是人头滚滚,连怀孕的董贵人都没能保下性命;但是其他事情,比如干掉了曹操长子之子悍将的张绣,曹操一样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
丙。
刘启对了对舆图,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样发展下去,曹操大约要一统北方了。”
【曹操将这些信件一把火烧光,丝毫不以为罪。】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他的长子袁谭和三子袁尚并不和睦,两人开始敌对。】
【九年二月,趁着袁尚攻打袁谭的时候,曹操发兵包围邺城(河北邯郸临漳县),这个袁家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八月,曹操攻下邺城,袁尚投奔在幽州担任刺史的二哥袁熙。】
【攻破邺城后,曹操将自己的大本营转移到了位于冀州的邺城,所有政令皆从这里发出,刘协依旧留在许县,但只有少量官吏还留在那里。】
【十年,曹操转头进攻袁谭,平定冀州、青州;随后,曹操就上表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此时,袁尚和袁熙又逃到了三郡乌桓。】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袁绍猛然生出了点嫌弃,你的势力属下是怎么管理的?你的继承人是定的谁?
居然能让长子和三子彼此直接对立、分裂,既说明袁绍没能处理好儿子的问题、更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也说明袁绍确实如曹操之前的评价一样,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
否则,就是两个儿子互相打擂台,也不能这么快就把势力拉出来两半。
或者说,这两人打擂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都已经仇深似海了,那袁绍活着的时候在做什么?
这四世三公的世家大族的教育……
等等,这个乌桓是什么?怎么还有个限定的三郡?难道是匈奴里面的那一拨乌桓,内迁大汉了?
那这袁尚和袁熙怎么就想着跑到乌桓,汉地没有其他势力可以投靠了吗?还是说,袁绍、或者袁家,和乌桓关系密切?
至于乌桓也参与到了东汉末年的纷乱中,一点也不奇怪,他的大汉末年,还有匈奴掺和一脚;后面的唐朝,同样有非汉人力量参与。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挑眉:“看来,这乌桓日后还是归附了朕的大汉。”
如今乌桓倒向了匈奴旗下,要说还是王莽造的孽,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最后乌桓投降匈奴。
直到如今,乌桓还在和匈奴一起,时常劫掠大汉边境,特别是代郡以东的各个地方。
至于日后的乌桓,想来是与匈奴的结局差不太多,要么消失,要么融合,要么远遁,毕竟等到大汉后面的那个唐朝,就没有再听到乌桓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