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无敌系统,遇到摆烂女主
  4. 第174章 丰收
设置

第174章 丰收(1 / 1)


秦孟听到郑皇的问话,在想起今天他过来的目的。

连忙激动的大喊道:“陛下,大喜啊!真是天佑我魏秧国。”

“哈哈哈!”

“哈哈哈!”

郑皇怕秦孟过度激动摔倒,连忙伸手去扶他。然后对着门外喊道:“陈公公没看到阁老过来了吗?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还不快点搬把椅子过来。”

陈公公听到郑皇的话,连忙站出来认错道:“都是老奴的错,老奴这就让奴才们搬椅子去。”

秦孟这时也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些不妥,连忙阻止陈公公道:“多谢陛下,不过不用麻烦了,老臣如今还算康健,多站一会儿还是没什么的。”

陈公公转头看向了郑皇,看到郑皇一个眼神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没过一会儿两个小太监就搬来了一把太师椅。

郑皇一边扶着秦孟坐了下来,一边说道:“阁老不用跟朕客气,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老师来看待的,没有你们这些前辈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魏秧国。”

“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罢了。”

郑皇见到秦孟情绪稳定下来后开口问道:“阁老为何刚刚那样子说?”

秦孟没有说话,而是从怀中抽出了一本奏折递给了郑皇。

郑皇接过奏折后,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等看完所有的内容后,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真是天佑魏秧国啊!”

有了这些粮食作物的种子,还用怕天下子民饿肚子吗?再也不用怕别国的威胁了。想想每年因为粮食不充足,从国外进口的高价粮食,郑皇就忍不住心痛。

要是早个几十年有这个种子他们就不用每年花个百万两黄金从国外进口粮食了。

秦孟见郑皇看完奏折后说道:“陛下打算派何人去接手统计这些种子?”

郑皇摇了摇头道:“阁老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要好好想一想。而且现在还不能确定这是是真的存在,因为真的太匪夷所思了。”

秦孟见郑皇这么说也开始有些犹豫了,虽然奏折上的州府印是真的,但也不能断定这就是临安知州亲自书写的,还需要派一个可靠的人亲自去核实。

这一出现就同时出现两种高产粮食作物,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况且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虽然临安县距离京都有一千多公里远,但是南州身为全国最大人口最多的省份,为了把控好国家的稳定郑皇也是在那里安插了不少的眼线的。

郑皇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没有提前收到消息,是因为最近他那边的眼线遭受了一些无妄之灾。其他人被吸引住了,等得到消息后就比柳博的奏折慢了一步。

虽然在南州的眼线众多,但是那边的官员也不少,所以导致眼线比较分散。而负责监视柳博的人又出了一些意外,等重新调配人手消息就有些落后了。

没一会儿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咚咚咚!咚咚咚!

“进来吧!”

陈公公进来后跪了下来,把一封信呈给了郑皇。

“陛下南州急报。”

等郑皇接过信封后,陈公公就直接退出门外候着了。而刚刚送信的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听到是南州那边来的消息,郑皇一时之间也忘了御书房里还有一个外人在,连忙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其实上面所说的内容,跟刚刚那张奏上折所写的内容差不多。

此时的秦孟也不知道现在他要退出去还来得急不,看郑皇那看信看得双眼瞪得特别吓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值得他这般的惊呀。

“陛下如果还有事的话,老臣就先退下了。”

郑皇也知道自己的表情,有点吓到老人家了。但是任谁看到信上这么大的数据,能不敢到惊讶的呢!奏折上柳知州只说发现了高产的两种粮食作物,一个叫做土豆的亩产两千八百斤,另一个叫做红薯的更加高产总共亩产三千四百斤。

而信上则还多写了这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数量,本以为只是开头试验的种子,最多也就种了一亩就很多了。想要全国普及还需要再花费个三四年,毕竟再怎么高产,种子也是有限的,还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繁殖。

可是红薯的根茎都能繁殖,因为南州地理环境的原因,在种植的过程中长出了很多繁茂的茎叶,原先就种了很多,可以说后面大半个南州都已经在种植红薯了。虽然后面新移栽的还没有收获,但这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南州那边气候常年温暖湿润,看到试验的收获的成果后,大量的百姓不用官方过多去宣传,很多少都自觉的去购买种苗回去种了起来,这也是柳博也没想到的。

郑国收到的信件上就说有现在可收获的两种农作物差不多有一百多亩,还有几千亩是用茎叶重新种植的产量如何末知。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种子就会有数百倍的增加,到时候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普及全魏秧国了。

现代有一百多亩可以收获起来的种子,差不多有三十多万斤,有了这三十多万的种子已经是很惊喜了。据说当时种这些的种子都不到一万斤,只不过是后面移栽后长出的枝条二次移栽才会有这么多的。

郑皇摇了摇头道:“这也不算什么秘事,阁老可以留下来给一些建议。”说完把手中的信件递给了秦孟。

远在千里之外的柳博也没想到,原来外孙女跟他说这东西大概能亩产两千多斤其实只是保守估算的啊!

他们开挖的第一亩地,其实是开荒不到两年的土地,虽然地不算肥沃,但是也算是公家的土地,荒着也浪费所以就把多余的薯藤种了进去。

他们也没有想到,就算是荒地开发出来的产量也是很可观的,挖完统计了一下竟有三千多斤,而更肥沃的土地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更高产肥沃的土地种出了亩产五千多斤,之所以在奏折只写了三千多斤,是因为他们觉得实在是太夸张了。怕上面的人说他们吹牛,之所以高产可能也跟土地有原因,所以他们统一报了一个保守的数字,其实也不算说谎。

对外宣告也是这个保守的数字,免得其他人种出来后,期望过高产量又达不到,怪到他们头上来。

等秦孟看完信件后,郑皇对着他说道:“阁老,我记得临安知州好像是周丞相的岳父。”

郑皇心想,这种得民心的事自然是由自己的未来储君去干要合适一点了。不过还要再看看阁老心里还有哪些人选,看看合不合适去给他的晨儿打下手。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