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若雪认为苏衍言之有理,看着青君手里的骨笛说:“这根骨头能布下魇祷之势,必然来历非凡。你不惧妖狐的幻术,想必就是因为它吧。”
青君默认。
他能独自破掉魇祷之势,本身的本领就很惊人,骨笛落入他手中,不是宝剑遇明主,而是锦上添花,凭他的喜爱而已。
“我还在想。”
苏衍又说:“妖狐在鬼岭出没,会不会是被骨笛吸引。它本身就擅长幻术,骨笛又能助长魇祷,对它的吸引必然极大,若能在旁修炼,必然事半功倍。”
“你很聪明。”
青君回应苏衍:“发现这根骨头的地方,确实有一个狐狸窝,还有几具被吃干净的人骨,应该就是那六个年轻人。”
苏衍暗道果然如此,一切都是妖物作祟。
石庙之内的情况,完全是互不相干的两码事,只不过机缘巧合,被人混为一谈。
见青君不再保持冷峻,苏衍抓住机会,再次问出压在心底的疑虑:“你为什么在鬼岭?”
疑虑不除,他心难安。
“受人之托。”青君回答得很干脆。
苏衍追问:“谁人之托?”
“他自称苏台柳。”
青君说:“我叫他十三叔,占我的便宜。”
苏衍脑海里嗡地一下,又惊又喜,又疑又奇,不知该不该信,一时呆在原地。
林风眠和昭若雪也面面相觑,显然意想未到。
“他料定你此行会有麻烦,请我过来帮你。”
青君继续说:“我当时快被仇家追上,不想来趟这趟浑水,但他许了我好处……”
青君顿了一下,重新说:“许了我天大的好处,又帮我躲过仇家,我没有理由拒绝,只好来走一趟。”
苏衍不在乎十三叔许他的“天大好处”,只在乎十三叔何时找到他,他又是何时来到此地,于是详细询问。
“三个月前找的我。”
青君言简意赅道:“我也是昨天来的,就在你们身后,但我害怕麻烦,就没有现身来杨屯堡。又见鬼岭上空云气不详,妖氛萦绕,就先过去探了探路,不想被魇祷之势所困,用了不少时间才找到阵眼,挖出这根骨头破了阵势。”
苏衍感到大失所望,三个月前是十三叔寄给他周天图,坑他去凤凰顶的时间节点,想来青君也不知道,十三叔如今的下落。
他还是不死心,找青君确认,听青君去亲口否认,他才完全死心。
但他并未因此迷惘,很快就振奋精神……
十三叔在三个月前就安排青君来接应,一切必然都在他的计划当中,以他的本事,纵使有惊也会无险。
“虽然我不知道老贼在谋划什么,但眼下要务,还是照他的安排执行。”苏衍隐隐察觉到,十三叔在布一个天大的局,下一盘前所未有的大棋,而他,就是十三叔手里最要紧的那枚棋子。
换做别人把他当成棋子,纵使鱼死网破,他也要不死不惜,但十三叔不同,他相信十三叔,愿意做这枚棋子。
苏衍重新打量青君,心道:“十三叔安排他来接应我,可见他本领极大,绝对不止表现的这些。”
于是再次请教青君,此行有何指教。
青君也知不能藏拙,说:“昨夜我观天象,见北斗七星星光暗淡,此行恐怕难得天时,宜早不宜迟,最好尽快动身,迟则生变。”
苏衍又问,还有什么指教。
“一个有趣的发现。”
青君指向鬼岭说:“鬼岭看似不起眼,其实是这片天地所钟的龙脉汇聚之所,堪称龙洞宝地。”
苏衍听出言中真意,惊讶道:“你会堪舆术?”
“略懂。”青君从容道。
昭若雪又问:“鬼岭高不及孟广硎山的主峰,阔不及周围莽莽群山,如何被天地所钟汇聚龙脉?”
青君知他们不善此道,从头讲起:“堪舆讲究形与势,形指所在地的山形,势指山形呈现的状态。”
“形与势相合,则地脉畅通,凝聚山川灵气,养育天材地宝,如若相逆,则风水紊乱,妖孽横行。所谓妖孽,并非实指妖孽,而是违背自然规律,比如埋下尸体僵而不腐,变作僵尸害人,或形成凶煞绝地,使进入者顷刻殒命。”
“真的有僵尸吗?”林风眠听得津津有味,也曾听过僵尸的故事,却从未亲眼见过,是以非常好奇。
青君给与肯定,接着说:
自古以来,但凡帝王之家,必定事先胜在形势理气诸吉兼备的龙洞宝地,是以将相王侯、文人墨客,对此等宝地求之不绝,有“求龙指洞”之说。
《憾龙决》有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
何谓龙脉?地脉之行起伏曰龙。
然则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无论脾气秉性,还是才德样貌,都不能一概而论,所以天下找不出一样的龙脉,就像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
华夏大地的所有龙脉,共尊昆仑为万山之祖,龙脉之源。又分为南龙,中龙,北龙三条大龙,再分为二十四条支脉,对应自古以来的二十四个王朝,囊括四山五岳,江河大海。
天下之大,龙形之脉不可胜数,根据形与势的不同,或凶或吉,或祥或恶,又有不同,其中以九势为尊,分别为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隐龙、腾龙以及领群龙。
九势出、群星陨、天下皆惊。
龙脉也非一成不变,毕竟山川地脉,皆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来于自然,也要顺其自然,每当自然大变,比如地震、洪水、河流改道、山崩地裂等等,对龙脉都有极大影响,一旦形势反转,龙洞宝地就有可能变成凶煞绝地。
孟广硎山位于北龙末端,犹如一条盘踞数千年的大龙,虽被今人归入燕山山脉,却又自行独立。
观其形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形势依随,聚众环合,远观枝干并起,山峦与沟壑狰狞,但形散而神聚,来势卧居深远,安宁停蓄,故被清朝列为清东陵的后龙,封禁长达近三百年。
青君话音一转,又说:“当年为清东陵堪舆的人,算得上地师高人,但他绝对跟清朝皇族安新觉罗氏有仇,否则不会把这里划为后龙,遗祸爱新觉罗氏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