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之前大喊大叫声音的传播,以及蜂拥而至的人群,平日里盛夏午后乡村的宁静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老老小小来到河岸边。这只是一条连通京杭大运河与太湖的小河浜,但整个村子临河而建,淘米洗菜,洗衣灌溉,以及倾倒垃圾都是依靠这条小河。对了倾倒垃圾这事对于当时2000年左右的大多数中国农村来说司空见惯,不像如今都有很多垃圾房垃圾桶,加上厂房排污,这也是造成当时水污染的诱因之一。
题外话了回到河边现场,平蓝和小咩咩跟着奶奶来到岸边,看到那拨大孩子们已经满身又是汗水又是泥水的爬上岸,一旁的游泳装备——轮胎也被搁在地上,谁也顾不得满身的狼狈模样了,争先恐后地向赶来的大人们七嘴八舌、你争我抢地说:“水里有个黑怪物!!我们刚才游泳时在水底下动来动去的,吓得我们赶紧跑上来了,然后我们上岸了用砖块扔,那怪物就沉到水底去了,现在看不见了”。“但肯定还在水底呢”,另一个孩子说到:“你们刚才去叫人时候,我一直在这,模模糊糊地又看见了”!这个孩子眼神异常坚定地又点了点头,意在渴求大家相信他的话。而一旁的平蓝的眼神似乎像也看到了一样,展现出了那种相同的坚定。
这时候村里有个张大伯在家赶过来了,论年龄论资历论能力都属当下这群人中的佼佼者了,说老人小孩子都在岸上待着啊,指了指人群中两个20来岁的小伙子说来你们俩和我一起拿着竹竿到河边去试试看是什么玩意,大热天大白天哪来啥怪物。随后他打头阵,两个小伙跟着,各自手持一根两层楼房高的大竹竿,在那块所谓怪物水域段让两个小伙一人一面,用上了他带来的渔网开始悬挂下去,自己在中间挑着大竹竿,开始划拉着本来水不深的小河边,张大伯原来打渔的,后来响应政策才上岸定居,来到了我们村,耕种着一块水稻田,算是多年的老本行了。
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啊,真的有一大坨黑色物体被张大伯的竹竿戳到了,开始慢慢要浮上水面了,岸上的人群发出了尖叫和吼声,但由于深度和河水浑浊原因,起先还是看不清是什么,但依稀是个四肢动物,动作比较缓慢,个头不大,直到完全浮出水面,张大伯定睛一看,居然哈哈笑了出来,说到:嗨,老伙计你好啊!这年头还干这个的不多啦!但把大家吓一跳啊。
随着浮出水面和张大伯的解释,大家恐慌的心理慢慢平静下来,原来只是个摸鱼公公啊(乡村俗称,就是穿了潜水衣在水底摸鱼的人)只不过呢这哥们身材矮小,装备又是笨重又是全黑色,就显得小小的一坨了在河里了。
平蓝和其他的人一样此刻不再紧张但有点好奇,但他比较很乖巧,想问什么就止住了,跟在奶奶继续观望凑热闹。在世纪之交已经很少有人在水底摸鱼为生了,前文提到水污染以及政策导向,更多人选择了耕田和工厂工作,毕竟靠水谋生更加劳累且危险多,所以这帮孩子都没见过这场景,七嘴八舌议论着,有的说挺有趣啊,要是我们也能穿上这装备去摸鱼多有劲啊。还有的问了句叔叔水下有没有龙宫啊,有啥宝贝啥的。而这句话正挑动了平蓝的心,作为一个十来岁孩童自然对此是非常好奇的。
这时候张大伯正在和那摸鱼的攀谈,了解到他姓邹,就叫他老邹,说到:这年头怎么还在干这行啊,这乌漆嘛黑脏不拉几的河水哪还有鱼了? 老邹回答道:也不是为讨生活,他是苏州那来的,家里也是耕种稻田了,这不夏天插过秧了农闲就下水过过瘾而已。张大伯以前干过水底摸鱼不过很多年前了,两人像知音一般饶有兴致的聊得起劲。这时张大伯对老邹说那咱这行规矩,你不会不懂吧,等忙活完到我家去喝两口吧。老邹说行行行,刚才下水捞到两条川条鱼正好当下酒菜。
水底摸鱼的在我们这边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路过村巷的河段都会帮忙打捞一些之前遗失的物件,比如农具等,当然很多不能用了,主要还是清理下河道,毕竟当时平常没那个能力到水底捞上来,这就是张大伯说的这行的规矩,然后村里为了感谢也会多买点摸鱼的打捞的鱼类,如今已是没啥鱼捞得到了,所以张大伯请老邹回家喝顿酒算是感谢了。
老邹身手敏捷,一个扑腾游下水了,没一会捞上来了若干耙犁、竹凳、碎碗等,没啥有用的,很多杂物都堆在了河岸边,这时候人群渐渐散去了,张大伯也和老邹喝酒去了,奶奶拉着平蓝还有小咩咩准备回家,这热闹算是过了。但平蓝的眼睛看到了那捞上来的垃圾里的一样东西,是个小球但不是足球,因为足球学校里踢过,那个是个黄色球,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世纪之交江南农村还没普及篮球运动,平蓝的小学里算有篮球场但等于没有,怎么回事呢,没有地上的线,只剩个光秃秃的篮球架,篮圈早就不知所踪,因此平蓝学校里会和同学们踢踢足球,但没见过这种黄色球,外观纹路也不同于足球,因此他叫住了奶奶说把那个黄色小球带回家玩玩吧,奶奶觉得这球反正没人要的,玩玩小球也没啥危险,就帮着拿回家了。
这后来的一段时间平蓝就开始玩起了那只黄色篮球,虽然弹性不怎么好了还是可以略微弹弹的,他很高兴又有了一种玩法,但玩着玩着慢慢发觉好像不太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