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能出兵新罗,宋真深表遗憾。
李治有自己的想法,目前来看,新罗的朝贡挺积极的,还是个听话的小弟,确实没有教训的理由。
回到家后,宋真光明正大的请假,说什么舟车劳顿,并且大理寺没有特殊事情,皇帝同意了。
“老公,我好烦啊。”
“怎么了?”
“我爸妈又在催了,以前你不在家的时候,他们想唠叨但是没有正当理由。”崔梦竹叹了口气。
“但是你现在一回来,这下坏了,他们开始蠢蠢欲动了。”
“你都不知道,昨天他们私聊了我多少次。”
“多少次。”
“三十六次啊!我的天!”
“呃......”宋真也很无奈,生孩子这个毕竟不是可以控制的。
崔梦竹父母催生,这个很正常,两个人年龄都大了。
宋真明面上32岁,崔梦竹22岁,至今未有子嗣,这放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许多年轻人十五岁刚结婚,第二年就喜脉了。
要是在现代,非得把你小子抓起来!
晚上,崔秋华笑嘻嘻的捧着一碗汤过来。
“岳父大人,这啥?”
“给你身子补补。”
“......”
宋真也很无奈,他没想到古代催生居然这么积极。
老一辈人就是这样,成年后催婚,成亲后催生,在他们看来,结婚生子是人生大事,每个人都需要完成。
两人结婚也有一年半了,崔梦竹的肚子还没有动静,两个老人很惆怅啊。
他们一是抱着儿女婚后生活幸福的好意,二是为了家族。
清河崔氏如今百废待兴,需要依附宋真。
并且,两家和好之后,汾州宋氏和清河崔氏合作做起了酿酒生意。
不仅家里后辈能在宋真的关系下,成功入朝为官,虽然只是基层,但也够了,起码捧起了铁饭碗。
经济上,有汾州宋氏这个大唐第一酿酒行的帮衬,族人的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提升。
体会到这么多好处之后,清河崔氏终于意识到,原来的族老崔玉是多么错误。
要是早点跟宋真和解,或者说直接把女儿嫁给他得了,至于现在吗?
与此同时,五姓七望其他家族看着好兄弟清河崔氏过得越来越好,他们羡慕嫉妒啊。
其实范阳卢氏和太原王氏的生活也不错,是最早公开支持宋真的家族。
他们跟汾州宋氏在多个领域也有合作。
可是博陵崔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呢?
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跟宋真仅仅只有微妙的姐夫联系。
他们一直希望将族内优秀女子嫁给宋真,哪怕是当小妾也好啊。
......
九月十五,汾州宋氏来人,他们是过来汇报家族产业的盈利情况。
“族长,上一年,宋酒营业额为三千六百七十一万贯,支出一千一百五十三万贯,共盈利二千五百万贯。”
宋真接过宋义递过来的财报,他仔细的。
“为什么广告支出这么少?不是让你们出大价钱与全国各地的酒楼合作吗?”
“这是三长老的决议,他认为如今宋酒的知名度已经够高了。”
宋真摇摇头:“不能这么想,酒楼又不是只看你的名气,关键要看你的诚意。可以适当让利,薄利多销,挤压其他酒商的利润。”
大唐的酒虽然是官方酿造的,不过也有类似“宋酒”这样的外包,特批造酒卖酒的专业户,大部分都是贵族承包。
这些家族又被叫做“酤户”。
“三长老说,万一将其他酒商逼急了,可能会对族长的仕途有影响。”
宋真笑了:“有什么影响?决定我仕途上限的,又不是他们,而是天皇陛下。”
宋义低头应道:“我知道了,族长。”
宋真补充一句:“还有,如果有闲钱,让他们将各地酒楼都买下来作为宋氏酒行。”
反正《唐律疏议》里面又没有反垄断法,我就是要垄断,怎么样?
汾州宋氏的酒业百分之十的利润,都是要给宋真的,这是他的个人分红。
分红比例其实已经很低了,按道理应该五五开的。
毕竟汾州宋氏的酒厂是宋真投资的,酿酒资格证也是宋真帮忙办下来的。
还有最初的市场,大唐第一青楼平康坊和会春坊,也是宋真去谈的。
甚至发展计划都是宋真拟定的。
只要汾州宋氏按部就班的去做,他们就能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在高宗时期,唐朝尚未开始征收酒税,这是一个钻了法律漏洞的暴利行业。
《新唐书》记载,从唐代宗开始设置榷酒税,“定天下酤户,以月收税。”
不过这时候,开始实施宋真拟定的新商税法,凡是贸易行为,皆收取百钱三十。也类似于酒税了。
但是,汾州宋氏在宋真的指导下,又合理的钻了法律漏洞。
他们卖给酒楼的酒价格并不算高,但是建议零售价就升了不少。
例如“承恩”宋酒,进货价是十贯一坛,零售价则是涨到五十贯一坛。
关键是那群人傻钱多的土豪又买单,属于是人气产品,酒楼赚得飞起。
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利润率,酒楼老板通常都会逢年过节上门送点红包,这部分钱属于赠予,是不计税的。
大家都这么有诚意,如果你不表示表示,第二年就别想买到宋酒了。
换算下来,大概一坛酒能卖二十贯,成本只有五贯。
这么做是为了宋氏酒行的推行,到时候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赚的钱不可估量。
五十贯喝一坛酒,听起来就特么的匪夷所思。
实际上,五十贯一坛,只是高端宋酒中最便宜的一款。
这个时代的人怎么都不可能想得到,一坛酒居然能卖到几百贯?最神奇的是,还有那么多人争相抢购。
无论什么时代,有钱人的消费爱好都难以想象,就像现在,明明一个女士包只要几十块就可以拥有,就是有人愿意花两三万。
宋真将一部分宋酒开发成高端产品,重新定义奢侈品。
你跟一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比商业头脑?
不过,宋酒也有适合普通人的产品。
得益于品牌效应,即使低端宋酒的香味跟其他酒没什么区别,依旧销量很高。
这就涉及到消费者心理学了。
宋酒之所以能抢占高端酒市场,最先与别树一帜的精致包装有关。
这个时代的酒,还没有包装的意识,基本都是一个朴素的瓦罐酒坛。
但是宋酒就不一样了,特么的这是散装的。
进货的时候,每一箱都有十二瓶宋酒,瓶子都给你装好了。
相比过去的一个马车拉着一坛坛老酒,简直是遥遥领先。
各式各样的酒瓶,有方块状的,有壶状的,有净瓶状的,瓶上各种精美图案让消费者眼前一亮,顿感高端上大气。
而这些酒瓶设计,全都是由崔梦竹一个人独立完成。
她在家并非是游手好闲,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绘画特长帮助老公赚钱。
不止有酒瓶设计,还有服装设计、广告设计、瓷器设计、饰品设计等等。
这个小家不止有宋真一个人在努力经营,还有她。
......
汾州宋氏甚至花了大价钱,在江州(景德镇)买下一个窑子。
精美的酒瓶甚至成为了有钱人家的收藏品。
随之而来的是奸商,回收酒瓶,往里面注入别的酒二次销售。
针对这种行为,宋酒广而告之,如果发现喝到了假酒,欢迎举报,举报成功者,将有特别奖励。
早些时间,便发生了这么一个案件。
在相州(河南安阳)的长康坊,有人举报商家卖假酒。
刚好那个举报的人,是宋酒的老顾客,他一喝就觉得味道不对劲。
汾州宋氏派出专业品酒师,确定是假酒之后,他们将相州长康坊起诉到衙门。
你也不看看汾州宋氏现在的族长是谁?大理寺卿宋真,同时兼任吏部侍郎,专门管理《版权税》。
汾州宋氏状告长康坊侵犯了他们的酿酒专利、酒瓶设计、玷污品牌等十多项罪名。
本来相州府衙没当回事,他们想做个和事佬,让汾州宋氏消消气,和气生财嘛,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没想到原告汾州宋氏根本不给他们面子,坚持要告。
三天后,相州府衙收到东都大理寺和吏部来信,他们差点没被吓尿。
结果毫无疑问,长康坊败诉,被处以一千贯的高额罚金。
妈的,卖那瓶酒才八十贯,算上进货成本三十贯,几乎是二十倍的赔率,亏到姥姥家了。
至此,大唐不敢再有一人做旧瓶新装的行为,谁敢犯法,就准备做好倾家荡产的心理准备。
这就是宋真的影响力。
当然,宋酒超越时代的包装设计,引起了其他酒商的争相模仿。
只是他们进场的时间太晚了,高端市场早就被宋酒牢牢占领。
针对这种行为,汾州宋氏没空去找他们麻烦,只要你的设计不雷同,随便你画。
宋真联系到滕王李元婴,答应为他写歌,让滕王成为了宋酒的第一个代言人。
亲王喝了都说好,你确定不要来尝尝吗?
神威元年,宋酒正式成为皇宫贡酒,供于宫廷晚宴。
宋酒不仅仅耕耘高端市场,中低端市场依旧没有放过。
其实宋酒跟别的酒味道大差不差,主要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凭借遥遥领先的品牌运营,不出两年,宋酒便成为了大唐第一酒。
“过节送酒,就送宋酒。”这句简单明了的广告词,走进了唐朝千家万户。
后来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翰都是宋酒的粉丝。
据说写出《将进酒》这首千古绝句,便是李白喝的宋酒有感而发。
......
宋酒的一家独大,让不少家族眼红,但是他们如今毫无办法,因为如今宋真的势力太恐怖了。
文武通吃的朝廷重臣,你见过吗?
谁要是想状告宋真,第二天你就不用来上班了,甚至你的上司也会因为管理无方被牵连受罪。
更何况,汾州宋氏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在合法合规的进行,没有偷税漏税,暂时挑不出任何毛病。
有人想过,以"为官者不商"的行为状告宋真。
但是转念一想,真要较真的话,何止宋真一个人知法犯法?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士族都会被清查。
谁敢这么做,便是跟天下士族作对。
同时他们又想到了平康坊的幕后主人裴明礼,太宗皇帝早就知道他是经商的,依旧将其提拔成为三品大臣。
你这么做,是不是对太宗皇帝有意见?
宋真为了避免被人抓到马脚,他从未参加过宋酒对外的业务,却默许宋酒拿他出来宣传。
他送走宋义后,回到房间里,看见崔梦竹正在做手工。
“老婆,你在干嘛啊?”
“怎么样?好看吗?”崔梦竹笑嘻嘻的举起一个蝴蝶结。
宋真点点头:“嗯,好看。”
崔梦竹的眼里露出母性光辉:“这是我为我们未来的孩子做的。”
孩子?现在八竿子打不着呢,什么时候怀孕都说不准。
宋真默了默:“你就这么想要生孩子吗?”
崔梦竹认真的点点头:“嗯,你不在洛阳的时候,我一个人生活好无聊,时常过去隔壁狄府串门,跟沐之一起带孩子。”
她在分享着照顾孩子的趣事,宋真微笑着坐在一旁聆听。
看出来,她是羡慕了。
其实吧,孩子还是小的时候可爱,长大之后估计能把你气死。
几乎所有动物幼年期都很可爱,苍蝇蚊子除外。
“所以,老公,我们一起努力吧!”
“你什么时候安全期?”
“刚过。”
宋真心有领会的将她横腰抱起,引得一阵尖叫。
虽然如今已过秋分,但是房间里春意盎然。
宋府前院的某个房间里,有人怔怔的看着镜子,突然面红耳赤的,手悄悄伸了下去......
还未有空跟凯旋归来的守正小酌一杯,狄仁杰最近很忙。
宋真出征倭国,将大理寺卿的工作暂时交付给他。
于是他便每日查漏补缺,看看案牍库中有没有应处未处的案子。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他发现过去对于见义勇为的判决,全都是错误的。
见义勇为在唐朝从来都不是自愿行为,而是官府严令要求每个民众都应该做到的。
而这件最近发生的案子,一位老人在路上意外身亡,家属反而将送医者告上衙门。
最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大理寺居然判定送医者有罪?
狄仁杰找到负责此案的大理寺主簿,询问具体情况。
“狄少卿,我是按照段寺卿的教导判决的。”
“???”
“可是正常情况下,杀人者不应该逃跑吗?为何还要回去救人?”
“狄少卿,这件案子没那么简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