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率六万大军走水路,横渡黄海,登陆高句丽。”
“高句丽十万大军前来迎战,两军战于浿江。”
“我军奋勇冲杀,大破高句丽军,先夺马邑山。”
“苏定方数战皆胜,如今进至平壤,即将攻城。”
“北路,我军走陆路至鸭绿江,高句丽数万精锐来拒,不得渡。”
“契苾何力率十万大军前往支援,正值天寒,江水为冰。”
“契苾何力引众乘冰渡水,鼓噪而进,大败高句丽军!”
“我军追奔数十里,斩首三万级,余众皆降!”
只听闻李勣一一汇报,李治听得是心潮澎湃!
“好!好!好!”李治仰天大笑,没有什么比打胜仗还要令人高兴了。
“诸军,辛苦了。”
李勣同样十分高兴,这次唐军的战绩可谓是突破历史,第一次攻打到对方的皇城。
胜利,就在眼前啊!
这些英勇事迹,其实都是真实发生的,只不过时间在显庆五年。
是宋真改变了历史,让这一刻提前了三年。
如果没有他建议的“万国来朝”大典,苏定方、薛仁贵等大将就不会回朝这么快。
如果没有边军众将回朝参加大典,高句丽百济联军也不会犯贱过来挑衅。
如果没有高句丽百济联军犯贱,李治也不会下旨增派军队攻打高句丽。
如果......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如今正在唉声叹气。
“唉,明天又要上班了。”
崔梦竹正在一旁涂色,她白了眼宋真:“怎么?上班不好吗?不上班没有钱用啊。”
“你怕是不知道你老公我的财力,哪怕我现在摆烂,家里都有用之不尽的银子。”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如今能赚这么多钱,跟你头上这顶乌纱帽息息相关。”
宋真笑容凝固,对哦,假如自己失去了身份,那他的乐曲歌舞,很有可能会被打压,甚至会被封杀。
赚钱的前提,要有一个显赫的身份。
说到底,还是特么的要上班。
宋真无奈的一把躺在床上。
......
原定于上元节上映的新戏,在粉丝们的热烈期望,终于如期登场了。
“据说是一部绝世甜剧?”
“宋守正的鬼话,你也信?你忘了《梁祝》吗?当时他不是宣称绝世甜剧吗?”
“坏了,那岂不是要多带几张手帕?”
然后,当众人走进平康坊和会春坊联合建造的“洛阳歌剧院”后。
他们是站着进去的,然后迷茫的出来。
“怎么回事?这不像宋守正的风格啊?”
在外头等待进场的观众抓住看过的人询问道:“怎么样?是不是甜剧?”
“是甜剧啊,没错,男女主开局就成亲。可是最后的,让我很担心。”
“???”为什么还有?
“不得不说,剧情真的很不错。里面那个蜀山的江湖门派真的是太帅了。”
“现实中真的存在蜀山剑派吗?”
“应该有吧?你看那些门徒耍的招式都是有章法的,如果不存在,难不成还是宋守正自创的剑法?”
“呃,据说宋守正本人武艺挺强的。”
“......”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观众进场看戏,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这根本就不像宋守正的风格,好像换了个人写话本。
又有人说,宋守正向市场妥协了,《梁祝》骂声一片,他为了口碑,将《仙剑奇侠传》剧情写成甜剧。
“骂《梁祝》的,不都是那批士族吗?”
“别骂了,我觉得《仙剑奇侠传》里面的音乐挺好听的,例如那首《桃花岛》,让人听了之后就心灵放空。”
平康坊宣布,《仙剑奇侠传》共有六场戏,每场两个时辰,第二场首映在元月二十。
众人才恍然大悟,好家伙,你搞这样?为什么不一次性演完啊?
“速更,夜不能寐!”
这时候,有人突然感觉,这部戏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有人笑着说:“《梁祝》男女主都死了,《仙剑》总不能还死主角吧?”
“要真死了,连夜前往宋府递刀子!”
“先别说了,天真浪漫的赵灵儿简直是我梦中神女!要是敢刀她,我第一个不放过宋守正!”
“李逍遥这种吊儿郎当的男人,是怎么做上男主的?他配不上我们的赵灵儿!只有我才能配得上!”
第一场戏,剧情从桃花岛拜堂成亲开始,然后以酒剑仙登场结束。
宋真实现了他的承诺,第一场戏,真的很甜。
甜到观众们开始怀疑人生了,一天不虐,满身不舒服。
然后他们顿时想起了《梁祝》,开头也很甜,但是后面......
一言难尽。
宋真在排练这场戏的时候,特意加入了吊威亚这玩意,在观众们看起来,似乎这群演员是真的会飞。
还有里面的道家法术,让人眼前一亮。
宋真还特意增加了爆破特效,就是简单的将面粉用轻纱包住,然后提前布置了烟火祖师爷搞出来的小型烟花,再配上模拟音效。
如果说,《梁祝》的故事性让人眼前一亮,那么《仙剑》的表演性让人欲罢不能。
许多只存在于观众想象之中的画面,切切实实的真人表现出来。
就连李淳风看了之后,都不禁开始怀疑,难道修道的尽头是御剑飞行?
无疑,《仙剑》再次引发了全民观看热潮。
影响力有多大?
进入道观的人络绎不绝,开口就问:“你们是蜀山剑派吗?”
一群道士神色迷茫,蜀山剑派又是什么?他们只好解释自己是龙虎山的。
有越来越多的道士、江湖人士以及将门子弟纷纷走进平康坊看戏,想要一探究竟,何为蜀山剑派。
原本宋守正的戏,观众群体只有读书人以及吃饱饭没事做的地主和富商。
这下好了,观众范围扩大数倍。
要知道,道教身为唐朝的国教,教徒的人数难以估量。
道家子弟并不缺钱,每一年朝廷都会拨款年俸。
第一批入场看戏的道家子弟大受震撼,立即回去口口相传,甚至列为“每一个道家人必看之剧”!
将门子弟听说里面有高超武学功法,也过来凑热闹。
全民掀起练习剑术的狂潮,在街头上经常会看到有些痴迷粉丝,COS酒剑仙,在大街上 说着酒剑仙的台词。
“听说,能入道,练到无欲无念,就是武学的最高境界。”
“怎样才是最高呢?”
“天下无敌!就是最高!”
“什么是无敌?”
“处于顶峰,无人能及,就是无敌!”
......
宋真一家人来到平康坊吃晚餐,然后有观众认出了他,直接跑上来询问。
“宋守正,请问第二场戏酒剑仙还会登场吗?”
宋真点点头:“会有的,第二第三第四场戏都会登场。”
等等,有人发现了盲点,为什么第五场第六场戏没有酒剑仙呢?
宋真呵呵笑了笑:“你想太多了,你觉得天底下还有谁能杀了酒剑仙?”
“好像也是啊,他这么无敌。”
宋真在警卫员的开路下,走到平康坊二楼,他小声嘟喃道。
“要不,第五场和第六场戏,咱们别来这里吃饭了?”
崔梦竹掩嘴偷笑,她自然知道这两场戏演的什么内容。
“还是来吧,接受一下粉丝们的赞美。”
“我怕他们失去理智。”
第一场戏持续上映十天,第二场戏开映后,将第一场戏移至会春坊小规模表演。
到时候,演员都会换掉。
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唐民众开启人生第一次追剧。
平康坊原本每天上映三场,“被迫”加映到五场。
演员们很辛苦,但是他们拿钱的时候也十分开心。
因为片酬都是日结的,据说饰演李逍遥和赵灵儿两个主角的演员,片酬甚至达到恐怖的一百贯。
日收一百贯是什么概念啊?
要知道,三品大臣的月俸,加起来只有一百贯。
而这,演员一天就能赚到。
最夸张的来了,由于这两位演员都是单身,不少名门纷纷掏出了桃花枝,希望他们能够嫁到自己家族。
这就等于是鲤鱼跃龙门,有机会突破阶级限制,直达豪门。
“太夸张了。”
没有人能够想到,宋守正的第二部戏,居然会引起全民狂欢。
许多商贾纷纷拜临宋府,乞求合作。
宋真想了想,然后大胆的在戏中插入广告。
但是,每个广告都必须经过他审核,例如佛门那些“京债”之类的高利贷广告,想都别想。
甚至有部分将门子弟,求着进去参演蜀山剑派的小弟。
这个要求把宋真给逗笑了。
就连李勣都被孙儿烦的无奈找来宋真,希望他能帮帮忙。
不少军方大佬来到宋府,无一例外,都是提出同一个要求。
李治看着平康坊越来越火热,他心里似乎有点不舒服。
为什么?因为河东裴氏赚得再多钱,都跟自己没有关系。
大唐的税收就是这样,只收关税和市税。
宋真通过察言观色,看出了李治的想法。
于是他主动提出“五十取一”的商税政策,他是为了自保。
在他的帮助下,平康坊和会春坊的营收会越来越多,为了能够长久盈利,他只好割袍断袖。
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很有可能会面临更危险的情况。
到时候遭殃的不止是河东裴氏和公孙氏,甚至会连累到自己。
还不如先发制人,将未知的凶险情况提前扼杀。
李治听到宋真的提议,默默地点头。
五十取一,并不是三十取一,然而这是大唐商税政策上,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一大步。
五十取一,其实远超李治的心理预期,他原本想着,能拿到百分之一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大唐如今的商税占比不高,主要靠的是农税。如果将商人压制得太狠,说不定会出现什么乱子。
李治对宋真的好感度又增加了,像他这么懂事的臣子,真的不多啊。
想当年,只要提出一点危害到自身利益的,那群文臣一定会站出来据理力争,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人,都是自私的。
像宋真这样无私,真的很少见。
看得出来,他好像是真的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
散朝后,李治将宋真喊来大仪殿。
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六部尚书和三个宰相,以及九寺五监。
“朕打算泰山封禅,各位卿家,谁反对,谁赞成?”
“???”
李勣一众老臣,他们觉得李治飘了。
原本他们就对李治自封“天皇”尊号的行为很不爽,现在你倒好,居然还要泰山封禅?
你难道没点逼数吗?你难道不知道泰山封禅是什么皇帝才能有资格吗?
纵观历史,目前去过泰山封禅的,只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
但是,反对的话他们可不敢说出来。
怕惹怒了龙颜。
许敬宗一听,自己的机会不就来了,于是他赶紧拜道。
“臣赞成,天皇陛下文韬武略、爱民如子、勤政执业、励精图治,如今国富民安,万国来朝,理应泰山封禅。”
李勣难以置信的望着许敬宗,你这个老舔狗!
真不要脸啊!这话是怎么从你嘴巴里说出来的?
想当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天可汗李世民也曾被大臣推举到泰山封禅。
贞观前期,李世民严格执行魏征的进谏“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他颁布了一系列利民措施,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贞观之治的成绩单出来了。
“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四年,大唐周边的四夷君长主动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了一个尊号“天可汗”!
就连太上皇李渊都不得不赞叹一句:“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贞观五年,赵郡王李孝恭等人就上表请李世民封禅泰山,原因就是“四夷咸服”。
李世民听了之后自然很激动,不过他谦虚了一番,没想到大臣们信了,于是第一次封禅不了了之。
同年十二月,武媚娘的阿耶,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士彟等人就再次上表。
李世民微微一笑,依旧拒绝。群臣们这时懂了,原来天可汗是玩起“三辞三让”的仪式啊。
于是在贞观六年,群臣再次上表。
李世民回道:“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简而言之,不是朕想去,是你们要求朕去的,那朕只好同意咯。
没想到,魏征这个喷子发力了,他当场反对泰山封禅。
弄得李世民很特么尴尬。
最终,因为天灾人祸,加上他亲征高句丽之后,身体时好时坏,李世民还是没有去泰山封禅。
然而,人家天可汗是群臣上表多次建议他去泰山封禅的,你李治什么意思?
自己说自己要去?
这......
这个操作,众臣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