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年?有没有人告诉我?”
“显庆二年(657年)。”
“大唐科举从武德元年(618年)开始,怎么突然说变就变?”
“历经39年了,时间不短啦。”
一朝醒来,科举改制,有人欢喜有人忧,一片哀鸿遍野。
“完了,寒门再难出贵子。”
“说得好像一年一次,你就能考上似的。”
“话不是这么说的,一年一次,可以多一份机会,学霸提前上岸,吾等的胜算不是更高吗?”
“你想太多了,无论科举怎么改制,受益者和受害者,都是那群大士族,跟我们寒门没半点关系。”
“没错,寒门的教育资源比大士族远远不如。只是我担心,在未来,士族和寒门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你换个角度想,科举改成两年一次,士族入朝为官的人就会减少。”
“那寒门不也会跟着减少吗?”
这时,一位已上岸的靓仔经过,他语重心长的说。
“唉,你们没考上的人不懂,我觉得这次科举改制,改得十分好。”
“???”
“你们有所不知,中举之后,需要在家等候安排职位,通常需要一至两年。”
这么久?一群人愣住,他们还真的不知道。
因为没考上,所以一直以为,揭榜之后,便能立即上任。
有小可爱向大佬虚心请教:“为何需要等待这么长时间呢?”
“因为职位有限,从贞观开始,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各地官吏早已人满为患,新人只好等待旧官员升迁或罢贬,才有机会上任。”
然而,出事罢贬的小官,每一年又会有多少呢?
上岸大佬叹了口气:“不瞒你们说,我如今已经在家无所事事三年了,感觉考了个寂寞。”
众人感觉这货在装逼,但是他们没有证据。
有小可爱问道:“不是说,中举之后,如果急于效命,可以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吗?”
上岸大佬白了他一眼:“你以为那玩意很容易考吗?”
“呃......”众人哑口无言,经过上岸大佬这么一提点,似乎科举改制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能尽快入职,谁愿意赋闲在家啊?
但是扭头一想,怎么不是坏事?
以往一年一考,假设全国有十万考生,一起去争夺那可怜的百人秀才席位。
那么两年一考,考生只多不少,可是岗位就那么多,僧多粥少。
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下好了,比走钢丝还难。
唐朝的科举是历朝历代最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报考人数多得恐怖,可是录取人数每年就这么点。
《册府元龟》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二》记载:“(贞元)十八年五月敕:明经进士自今以后每年考试所收人,明经不得过一百人,进士不得过二十人。如无其人,不必要满此数。”(原文)
纵观唐取士总表,没有一年总数超过或者达到120人的限额。
可想而知,在大唐你想中举,是有多么艰难。
这次科举改制,更艰难了,前途更加渺茫。
另一边,大士族们也议论纷纷。
五姓七望诸位家主再次开会:“各位,关于此次科举改制,你们怎么看?”
崔玉面露不屑的说:“改制?无论怎么改,科举都是被我们所掌控。改成两年一次更好,这一次士族子弟中举的比例更高了。”
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唐代进士830名中,士族子弟达589人,占总数的70.96%;小姓约109人,占13.13%;两者合占总数的84.10%,寒门庶族子弟家132人,仅占总数的15.9%.
士族真的在科举中,达到了垄断的地位。
两年一次相比一年一次,根本毫无区别,反而时间拖得越久,对士族越有利。
博陵崔氏族老皱眉道:“崔玉,你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
崔玉不解的望向他:“此话怎讲?”
“两年一次,就意味着士族子弟入朝为官的人数大幅度削减,你懂不懂啊?”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众人微微一愣,还真是啊。
这么看的话,此次科举改制,对于士族来说,是一次削弱。
原来李唐家的根本目的是这样啊?
......
科举跟宋真毫无关系,他根本不关心那群读书人怎么想,怎么看。
一周后,李治在贞观殿中重新调整职务。
“侍中、颖川县公韩瑗降职为振州刺史,中书令兼太子詹事、南阳侯来济再次降职,贬为台州刺史。”
这两人的遭遇令人唏嘘,一夜之间,从中枢大臣,远离朝廷,流放下州。
至于李义府,他直接被宣布斩首,剥去河间郡公的荣誉。
“另,给事中杜正伦升迁为中书令,兼度支尚书。”
【冷知识:显庆元年改户部尚书为度支尚书,户部侍郎亦改成度支侍郎。】
这番封赐下来,朝堂的格局一下子明朗起来。
中书令有三位,分别是卢承庆、许敬宗、杜正伦。
通常来说,朝中的派系,是以几位中书令为首的,这也是皇帝想要看到的平衡。
“侍御史、大理寺丞狄仁杰,晋升大理寺少卿。”
“刑部刑部司郎中欧阳玉,晋升大理寺少卿。”
薛正清神色一愣,好家伙,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从别的部门调人过来,占了大理寺的茅坑啊?
而且,根本没有通知他这个大理寺卿,突然就往里面塞了个人。
虽然说,刑部的刑部司,是主管律令的颁布、实施和案件复审,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可是,薛正清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号人。
他悄悄地凑过去问宋真:“宋郎,你在刑部任侍郎,听说过这号人吗?”
宋真略一思索,他皱眉道:“好像听说过。”
当初新建版权法的时候,宋真就是在刑部刑部司上班的。
刚好跟宋真是同一个办公室。
“那你了解过这人吗?”
宋真沉吟道:“我记得他有一个十分变态的能力。”
“细说。”
“过目不忘!”
“?”
“《唐律疏议》一共二十册,无论你随便提一句法规,他都能马上给你背出来。甚至连哪一章哪一页都能事无巨细的说出来。”
薛正清瞪大了双眼,结结巴巴道:“这么厉害的吗?”
但是,仅仅因为这个能力而被选做大理寺少卿,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在大唐官场,拼的并不是能力,更多是关系。
当然,这条法则仅仅应用于三品以下。
不排除欧阳玉是自带背景的。
由于各部侍郎并不属于中枢,所以欧阳玉没有在贞观殿上朝。
散朝后,宋真又被李治喊去喝茶了。
“爱卿,朕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
“什么?”宋真迷茫的望着他。
“就是你的那句诗,不拘一格降人才。”李治笑了笑,“朕思来想去,决定将制科增设至一百科目。”
瓦特?
李治将一张纸递给他,宋真低头一看,直接呆滞在原地。
“有志烈秋霜科、幽素科、词殚文律科、岳牧科、词标文苑科、蓄文藻之思科、抱儒素之素科、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长材广度沉迹下僚科、文艺优长科、绝伦科、拔萃科、疾恶科、龚黄科、才膺管乐科、才高位下科.......”
我焯!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说,历史上高宗在显庆二年,增设的一百多个制科,是我搞的鬼?
李治呵呵笑道:“朕与国子监祭酒在近段时间商讨出来的,其中囊括了人、文、农、工、军、医、艺等方向,多达百种,从各方面考核,选拔实用型人才。”
宋真脸部肌肉抽搐了一下,他结结巴巴道:“陛下,厉害了。”
“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宋真摇了摇头,其实根本不需要了。
《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
上面六科,本来就已经能很好的选拔出各方面人才。
李治之所以增设制科,就是为了让寒门和庶族,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让他们没必要跟着士族去卷进士科。
可惜了,事与愿违,在真实的历史中,去参考百大制科的人,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少得可怜。
原因在哪,宋真不知道,他需要再调查调查。
不过,宋真觉得里面的制科,有很多考试内容实际上是重复的,所以他向李治请求,让自己跟国子监交流一下。
李治允了。
......
时间过得很快,宋真这段时间一直在国子监里猫着。
“曾司业,辛苦了。”
“太常寺卿,辛苦的应该是你。本来这事跟你是没有关系的。”
国子监,简单理解就是国家教育管理机构。
国子监祭酒,从职能来看,相当于今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兼高等教育司长,而司业,则是副手,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两人相互吹捧了一番,你侬我侬。
没办法,有文化的人,夸奖起来,能吹一晚上。
国子监司业曾伟宸呵呵笑道:“太常寺卿,感谢你对科举改制做出的贡献,大唐学子会永记你的功德。”
宋真摇摇手,他摆出一副义正严词的表情。
“哎,曾司业,过誉了。我只是做我应做的事,谈不上什么伟大。”
在两人的商讨下,将李治列出的一百三十六项制科,缩减到一百零一项。
并且,确定了考试方向。
一开始,国子监对宋真的到来,是迷茫的,他们觉得,这科举,跟太常寺有何关系?
在深入交流之后,曾伟宸震惊了,他没想到,宋真竟然是这么有想法的一个人。
他一个人,便制定出六十多科的考试方向,惊为天人。
甚至还提出了职业证书的跨时代设想。
曾伟宸突然觉得,宋真在太常寺,实在是屈才了。
转念一想,人家太常寺卿可是正三品大官,国子监的老大,国子监祭酒才从三品官职。
好像让他来国子监,那才叫屈才。
“走了,曾司业,有空去平康坊和会春坊玩玩啊。”
曾伟宸干笑的摆摆手,送别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