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旗不惜用威胁的话语,来强迫苏筱收下礼物。
苏筱很为难,不知该不该收?
她只能用眼神向奶奶求助,希望她能劝一劝红旗哥。
谁知,苏奶奶却冲自己点头,示意自己收下。
既然奶奶都这么说,苏筱只能照做。
“谢谢大姑、谢谢红旗哥。我很喜欢这对镯子。”
“幺宝妹妹喜欢就好。”
陈红旗见苏筱收下自己送的礼物,不禁松了口气。
他抱起妆匣子,往苏向北怀里一塞。
“小舅舅,我同意盖房。麻烦你帮我们把里面的小黄鱼卖了,卖的钱用来买宅基地盖房子。”
“行,小舅舅明天就拿去县里银行兑钱。”
苏向北爽快地答应了陈红旗的拜托。
抱起妆匣子就准备起身回房。
这东西贵重,得快点藏到安全的地方去。
苏筱却拦住了他,“爹,现在金价才四块一克,卖了太可惜。而且你一次性拿这么多小黄鱼去兑钱,会被有心人盯上的,太危险了。”
“那怎么办?就算不盖房,你大姑和表哥也要钱生活啊?三十块钱顶天也就能用几个月,你大姑还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总不能让他们母子活不下去吧?危险我也要去试试。”
“哎呀爹,你急什么?听我把话说完。”
“那你说,看你有什么好办法?”
苏筱其实在看到妆匣子里装了黄金时,就想好了。
金子还是留着升值比较好。
“爹,我喜欢金子,给我留着。”
苏筱转头跟大姑和红旗哥商量道:“我有钱可以买下这些小黄鱼。现在的金价是4块一克,我按5块一克收,一根小黄鱼是31.25克,28根就是875克,一共能卖4375元。大姑、红旗哥,你们能把小黄鱼卖给我吗?”
“卖给你当然可以,只不过幺宝,你买这么多金子做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帮大姑就不必了,大姑不想给你添麻烦。”
“大姑,不麻烦的。我喜欢金子,想收藏一些,等以后形势好了,或许能升值。我这叫投资,能赚钱。反正钱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用来换些金子,看能不能赚钱。大姑,你就卖给我吧?我一点都不觉得麻烦。”
苏翠翠不知道什么叫投资?
但她知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道理。
金子存着肯定比钱稳妥,小侄女买去也不会被坑。
“行吧!全部卖给你。”
“谢谢大姑。我这就去给你拿钱。”
苏筱风风火火地跑回自己的房间。
拴上门后,就进了空间的小木屋。
她坐在木屋客厅的沙发上,打开摆放在茶几上的一个高二十五厘米的金属盒子。
这是她的小金库,里面放的全是各种面值的现金。
有卖祛暑茶赚的钱,有卖手表、药材和猎物等赚来的钱。
苏筱每次赚了钱,就往这个小金库里一扔。
从来没有数过。
也不知道里面的的钱,够不够买小黄鱼?
苏筱把小金库里的钱全部倒在茶几上。
接着滑坐在地板上,迅速地清点堆成山的钞票。
一通数下来,早就超过了买小黄鱼的金额,一共有6943块。
苏筱把买小黄鱼的4375块分出来,随手拿了个纸袋子塞进去装好。
剩下的两千多块,重新扔回小金库里。
她这才提着纸袋子出了空间,回到堂屋。
“大姑、红旗哥,这里面有4375块,你们数一数看数额对不对?”
“幺宝,这么多钱你都放在家里吗?这也太不安全了。”
苏翠翠看着纸袋里厚厚的一沓钱,惊得瞪大了眸子。
她这小侄女胆子真大,这么多钱居然都放在家里,也不怕遭小偷。
苏筱对于大姑的担忧,却一点都不在意。
她放在空间里,谁能偷走。
不过,大姑不知道空间的存在,就随便糊弄了一句。
“大姑放心,我就取了几千块回来。把钱给你了。我身上剩不了多少,不怕贼偷。”
“哦,那就好。”
苏翠翠这才算放心,没再多问。
叫上儿子一起清点纸袋里的钱。
苏筱则蹦蹦跳跳跑到他爹面前,拿下背上的书包打开。
“爹,快把小黄鱼拿出来,装我书包里。”
苏向北没意见,立马打开妆匣子,把里面的小黄鱼拿出来往闺女的书包里装。
才装了几根,他的动作忽然停下。
“闺女,不对啊?这几天你没去县里,怎么把国家奖励给你的钱取出来的?买小黄鱼的钱你哪来的?”
额!大意了。
爹在钱方面,还真敏锐。
苏筱在心里懊恼地想着。
表面却自如地应对道:“爹,你忘记我这阵子卖祛暑茶赚到了不少钱。我……”
“祛暑茶那么便宜,哪里卖的到四千多块,你给我老实交代,别想隐瞒。”
“我这不还没交代完,就被你打断了。”
苏筱送了个大白眼给她爹后,才继续解释:“剩下的钱,我是问师父借的,你帮他卖东西赚的钱,就放在芥子空间里,我拿了一部分出来,等我把国家给的奖金兑出来后,就把钱还回去。”
“原来是这样。”苏向北恍然大悟,接着又不放心地叮嘱闺女:“闺女,那你可要记得跟你师父说一声,不问自取视为偷,咱们可不能让人误会成小偷了。”
“爹,你就放心吧!我拿钱之前就跟师父说了。”
“那就好。”
父女俩的对话到此结束,苏筱成功蒙混过关。
把二十八根金条装上后,苏筱就再次回了房间,进空间藏金子去了。
中午,苏家的院子里飘出一阵阵的肉香。
还好苏家住在村尾,村里的人又集中住在村头和村中心的位置。
距离苏家最近的邻居,是隔了几十米外的苏建群的家。
苏建群是苏爷爷的大哥,只生了一个儿子苏向国,在市里工作。
上个月苏向国喜得贵子,就把爹、娘接去市里带孙子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家里没人住,只有苏建群的小舅子会三五不时过来给他打扫房子。
所以,苏家人就算经常吃肉,也很少人知道。
就算知道,村里人也不觉得奇怪,他们会认为是苏向西寄回来的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