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傍晚夏明双骑车顶着寒风回家,就见大壮二壮和顾念军在村口那片树林子里捡柴禾呢。
村里后面有一大片山,不过靠近村庄的这一片被人们经年累月的砍伐已经光秃秃的,政府下令不许往深山伐木,要让山休养生息。而且北方的山很多都是光秃秃的,树林也不是那么茂盛,最多的是矮灌木。
冬天大人也不许孩子们进深山去捡柴禾,大部分都在村子周围的林子里。
这些林子还是当初霍指导员带人栽下的,如今长成,方便大家修剪树枝当柴禾。
夏明双喊了他们一声,“回家啦。”
大壮早就看到夏明双的自行车啦,他来这边捡柴禾就是为了接她,不过不好意思说而已。
他听见夏明双喊,还得说呢:“你先回吧,我们在捡一点。”
不捡白不捡。
夏明双站在公路边上,“行啦,别捡了,回头我们去买几吨煤回来就不用再烧那么多柴火。”
以前她没门路买,公社也弄不到,现在认识方蓉,几吨煤那是小意思。
顾念军立刻竖起耳朵,婶子家要是买煤,那还用他捡柴禾吗?
他想继续给她捡,这样她送好吃的给他家,他也吃得心安理得点,要不肯定不好意思吃。
夏明双催着他们赶紧回家,这都五点多,天黑了更冷,河沟子等地方蹿堂风嗖嗖的小刀子一样割脸。
到了家,顾三姐已经做好饭,她不让苗苗沾手,让苗苗一回家就写作业,免得太黑伤眼睛。
小崽崽见到娘回来,立刻摇摇晃晃跑出来迎接,他穿得太多,圆滚滚的,不小心就得在地上滚两圈。
夏明双忙把自行车支好,伸手去抱小崽崽,结果一下子没抱起来,这孩子又重了不说,穿得也太多。
小崽崽嘿嘿笑着,牵着夏明双的手往屋里走。
苗苗已经给倒好温水,“娘,快来用热乎水泡泡手。”
顾三姐也赶紧掀锅,准备摆饭,她今儿包了一锅杂粮面的豆包。
生产队的口粮早就分完,除了正经口粮还有一些红豆绿豆的,大部分人家都要红薯玉米等口粮,少要杂粮,怕不当饭吃。夏明双则多要杂粮,口粮可以从供销社内部买来补贴,她家里现在早就不缺口粮,孩子们都是敞开吃饱的。
现在她的追求是吃好。
上面蒸豆包,下面烀着土豆和豆角。
这季节当然没新鲜豆角,都是秋天晒的。
顾三姐除了背着口粮,还带来一些豆角干、茄子干,另外还有好几颗大白菜。
夏明双把羊毛线拿出来给他们看,顾三姐和苗苗稀罕得不行,大壮二壮没感觉。
男孩子对这些没想法,主要是还没长到会臭美的年纪。
顾三姐:“我先给你织条长围脖吧。”
三角巾戴着不挡风,骑车一点都不顶用。
夏明双买这羊毛线在村里都是头一份儿的,羊毛线可是很贵的,还需要工业券,别说普通社员买不到,就书记会计家也不舍得买。在乡下人看来,穿什么毛衣?有棉袄棉裤不行吗?
所以羊毛线一般是城里人买,他们随着工资发工业券,家里也有钱买。
就算有工业券和钱都不一定买得到,因为羊毛线产量很低,绝对的供不应求。
很多人都不知道毛衣是个什么衣呢,都以为是那种羊皮袄子。
老农民的羊皮袄可不是现代那种小羊皮、猪皮的衣服,而是整块羊皮缝棉袄,羊皮朝外缝上面料,羊毛朝里贴身保暖,有一种羊骚味。
那没办法,毕竟连皮带毛,就算皮子硝得再好,那羊本身的膻臊味还是去不干净的。
顾三姐也是听过,却没见过,这还是第一次见羊毛线呢,摸着热乎乎软乎乎的,真好。
她现在也就会织围巾,因为款式简单,针法简单。
棒针也好弄,不用去买成品,直接用家里的坏筷子或者筢子上坏掉的齿来削就行。
筢子是竹子做的,有密密麻麻的竹齿,末端成弯钩状,可以用来搂草。如果弯钩坏掉,那根齿就废了,可以拿下来削磨成棒针。
顾三姐不是个磨叽人,想干就不拖延,吃过晚饭就开始寻摸,把几根坏掉的筷子和筢齿拿下来,用菜刀一点点劈开修理,再用磨刀石打磨。
夏明双却想先给苗苗织毛衣。
苗苗:“娘,大冬天我要穿棉袄呢,你上班太冷,还是先给你织围巾。”
男孩子对围巾不感冒,觉得围巾娘娘腔。
大壮难得对吃穿发表意见,“干嘛不戴棉帽子?”
冬天大家基本都戴棉帽子,有条件的弄个军帽戴,就是雷锋戴的那种,普通人家就用蓝布缝个类似款式的,天冷把两个耳朵放下来,系在下巴上,天暖和就把耳朵翻上去系在头顶上。
大壮觉得娘戴这样的就行,暖和。
顾三姐:“家里有布和棉花不,要不我给你缝个棉帽子吧。”
夏明双觉得的确需要棉帽子。
原主以前不爱出门,顶多回娘家,一条围巾基本就对付过去。现在夏明双要上班,还要往市里跑,顶风冒雪的真得从头到脚武装起来。
不过她不要那种男人式儿的帽子,她要自己设计,小妹没空做让爹娘给做也行。
她琢磨一下棉布絮棉花的帽子不透气,要是淋雨淋雪以后干了容易硬,到时候就没那么暖和,还是羊毛织帽子围巾好。
大不了织双层元宝针,密密麻麻的透气挡风还保暖,再围上长围巾,绝对保暖。
关键毛线织出来的有弹性,谁出门谁能戴。
顾三姐听得直发蒙,“明双,好是好,可我不会呀。”
夏明双笑道:“没事儿,学一下就会。”
大学时候她和室友个个都是人才,她热衷于电饭煲美食,舍长热衷于毛线编织,还有一个姐妹热衷于化妆盘头搞各种复古。
舍长给她们每个人织帽子围巾手套,夏明双尤其受宠,连袜子拖鞋都有。
有阵子她也跟着学过,纯粹是凑热闹,跟风,不过学会针法以后就拉倒。
她没有那个耐心一针一针地把好大一团团的毛线给编织成一件又一件的成品,那太机械重复了,真的只能靠兴趣和爱撑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