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这才是春秋战国
  4. 第1章 烽火戏诸侯,到底有没有?
设置

第1章 烽火戏诸侯,到底有没有?(1 / 1)


说春秋战国,常常要从这个人开始说起——姬宫涅!

姬宫涅的人生经历并不复杂,他投胎技术超好,含着金钥匙出生在当时天下最显赫的家族。他的父亲姬静,是周王朝第十一代天子,死后得到的谥号是“宣”,史称周宣王。他的母亲是姬静的大老婆,王后姜后。

姬宫涅是姬静的嫡长子,按照周王朝的宗法制度,他是无可争议的王位继承人。因而,周宣王死后,他顺利继承了王位,史称“周幽王”。

据《搜神记》说,姬宫涅生于周宣王三十三年,那他继位时还只有十四岁,小学还没有毕业,十年后被杀,也才二十四岁。这个说法殊不可信!

先不说《搜神记》是专记灵异怪诞之事的志怪,可信度等同于《聊斋》,就是以周幽王父母的年龄来推算,也难以成立。我们不知道他父亲周宣王何年出生,但是国人暴动那会儿他显然已经出生了,而国人暴动的时候,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已年愈花甲,周厉王是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7年出生的。国人暴动时周宣王不可能刚出生,就算那时他十岁,他出生时周厉王也该五十多岁了,所以肯定大于十岁。就算是十岁吧,周召共和有十四年,周宣王即位时也至少二十四岁了,即位后三十三年,那就是五十七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励行计划生育政策,也只是号召男青年二十八岁结婚生子,厉王宣王父子俩就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争当晚婚(未必)晚育全国模范,也用不着积极到这样吧?比党所规定的年龄增加了一倍多!

其实,在西周时代,男子基本上二十岁娶妻(个别特别晚的也有过了三十才娶的),女子十五岁出嫁(个别较晚的也有到二十三才出嫁的),过了这个年龄段还未结婚,就称为“失时”。这时的周王室为了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不实行计划生育,提倡“男女以正,婚姻以时”,作为全国人民的表率,周王室怎么可能失时?事实上,天子、王储和诸侯的结婚年龄比普通人小多了,诸侯通常十五岁就生子女了。

周幽王的母亲是姜后,周宣王的元配,年纪应该跟周宣王差不多,在那时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下,以花甲之年的高龄,就算周宣王还有本事搞出儿子来,早已过了更年期的姜后老太太也没这本事啊!

所以,周幽王即位时应该是成年人了,甚至是中年人,至少已经大学毕业了吧!

周幽王即位后,任用马屁精虢石父为卿士——又是虢家人!这人是虢国第七任国君,虢文公之子,奸佞乖巧,舔功一流,营私舞弊也是一流,贪财图利。周幽王对他非常信任,把国事全丢给他,自己一味享乐,不问政事。

周幽王二年,全国发生多起自然灾害,镐京及泾、渭、洛三川地区地震,泾、渭、洛三条大河干枯,周部族发祥地的岐山发生山体滑坡。照这个时代人们的理解,这是上天对天子的所作所为极度不满,在发出严重警告。天子应该立即作自我批评(下罪己诏),向上天和全国人民作深刻检讨,改正错误,以求取上天的原谅。

周幽王依然我行我素。

周幽王三年,发兵讨伐褒国。

褒国在今汉中盆地西部,相传其公室是大禹的后裔,所以跟大禹一样,姓姒,首任国君是大禹的某个儿子(他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这个封国可是千年老字号了,历经夏商周三朝而不倒,跟周王室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周文王的正妻就是当时褒国国君的女儿太姒,她也是周武王和周公旦这两位儒教所尊崇的大圣人的母亲。

周幽王伐褒,是因为褒国国君姒珦在幽王的朝中任大夫,他是个耿直人,看不惯周幽王的肆意妄为,经常向周幽王提意见,结果周幽王很恼怒,“你敢妄议我?抓起来!”把他囚禁了,囚禁了还不罢休,又发兵讨伐褒国。

褒国抵挡不住王师,最后献出了一个美女褒姒(很可能是褒国国君的女儿),这才平息了一场泼天大祸。

周幽王得到褒姒的第二年,褒姒就生下了王子姬伯服。周幽王太宠爱褒姒了,伯服四岁时(周幽王八年),周幽王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废黜王后和王后所生的太子,改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并打算除掉原太子姬宜臼。被废黜的原王后是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她和原太子姬宜臼逃到了她娘家申国。

申侯大怒,三年以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联合了缯国和犬戎,攻占镐京,在骊山下杀掉了周幽王。褒姒被犬戎掳去,她的儿子伯服也被杀掉。而在此之前,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不惜玩弄信号,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致使犬戎进攻镐京时,诸侯都对王都发出的求援烽火信号视而不见。——这是《史记》的说法。

那么,烽火戏诸侯这事到底有没有呢?

国学大家钱穆认为没有,他在大半个世纪前就说过:“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国史大纲》)

钱穆的说法是:并非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而是周幽王带兵主动进攻申国,显然是打算斩草除根,为爱子伯服消除后患。而申侯为了自保,联合犬戎抵抗王师,最后打败了王师,一路追击,在骊山下干掉了昏王。在这个过程中,周幽王根本不可能动燃放烽火信号的念头,因为他不相信自己会陷入危难,根本就没有准备,而且战场也不是在镐京,而是在宗周之西,距镐京一百多公里的申国(陕西眉县东北),想放烽火也没有烽火台。

现在清华大学所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上面的记载,支持钱穆这个说法。

那么周幽王时代有没有烽火台?可能有。但就算有,也绝不可能出现冯梦龙和电视剧里所演绎的那个情景:幽王和褒姒在城头上喝着酒,远处一座座烽火台上狼烟滚滚,酒过几巡之后,诸侯大军滚滚而来,褒姒笑得花枝乱颤……

用烽火把一百公里、几百公里外的诸侯大军招来,那需要一个极其完备的烽火信号系统。我们先来看看,完备的烽火信号系统是怎样的?

首先,在边境线上需要有一条长城以挡住外敌,长城上每隔若干里路建一炮楼形的驻兵的城垛,每个城垛上都设有烽火台。如果没有长城而只有一个个单独的烽火台排列在野外,很容易被敌人一一端掉。

在长城之内,才可以设立单独的烽火台,一般十里(一说三十里)建一个烽火台,从长城一直建到首都,并且连接到各个边防指挥部。

烽火台,又称烽燧,通常是建成高约五丈的楼台,一般建在高地上,楼台顶上再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木杆顶挂一横杆,横杆的一头绑一笼,笼内填塞柴草等可燃物。

每一个烽燧都由一名燧长管理,他手下有若干名燧卒。遇到敌情,燧卒们立即点燃笼内燃烧物以报警,白天发烟,夜晚举火。烟、火都各有一套信号语言,能显示来敌之人数、距离之远近等信息。在发烟火的同时,还可以以击鼓等方式传信给附近的驻军。相邻的烽燧看到烽火信号后,也立即点烽烟或击鼓示警,这样依次向边防指挥部或首都传递消息。

可见,这样的烽火系统是一项大工程,别说周幽王时代没有,周幽王之后三百多年的墨子时代都还没有!

我们来看看墨子时代的烽火系统——

《墨子-号令篇》:“出侯无过十里,居高便所树表,表三人守之。比至城者三表,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侦察兵派出去不要超过十里远,在地势较高又方便的地方树立标记,命三个人看守,一直到城邑那里,共树这样的标记三处,跟城上的烽火台能互相看得见,(遇到敌情)白天点燃烽烟,夜里点火。)

很明确,墨子时代的烽火台仅仅是在城头上才有(可能城头上东南西北每一面都有一个),城外没有,城外只有派出去的侦察兵所树立的“表”(标记)——也可以称之为临时性简易烽火装置吧,这种简易的临时烽火装置一共只设三处(每隔三里多一处),最远设置到距城十里处,不能再远了,再远就不安全了,被敌方先头部队端掉了都不能发现。这样的烽火台,最大作用应该是及早发现敌人袭来的方向,想来应该是在战争开启之后,向四面八方派出斥候,设立“表”,一见敌踪就燃放烽火,这样城里就知道敌人是从什么方向来的了。当然,如果城外有援军,向援军求援也可以用。

墨子时代的烽火台只是这种样子,所以,钱穆说完备的烽火系统是汉代人为防备匈奴而建立起来的,确实有道理。

退一步说,就算那时已有了完备的烽火系统,那种烽火一点起来各路诸侯就一齐来到镐京城下惹美人发笑的场面也不可能出现。正如钱穆所说,诸侯不可能同时到来,因为各诸侯国跟镐京之间距离不一样,各国动员军队的速度和军队行军的速度也不一样。诸侯的军队不是说出发就能出发的,士兵平时都散居在家种田、做手艺、经商,要发命令征召,征召来之后再发放武器铠甲,再祭祀祈祷出兵顺利,然后才出兵,最快也得好有几天才能完成这一套程序吧!

其次,天子的直属领地之一(宗周王畿)的面积是“方千里”,即长与宽各一千里,也就是说,王都四周五百里内全属于王畿范围。周代以300步为一里,6尺为一步,而西周之一尺合今19.7厘米。也就是说,王都四周约177公里都在王畿范围内。诸侯国一般都在王畿之外,但也有一些在王畿内,比如,芮良夫的那个芮国、周宣王所封的郑国等等,但一般也都在王畿的边缘地区,距王都100公里以上。军队出发后,以当时的行军速度,距王都最近的少数诸侯国的战车在几小时内或许能赶到,但军队不仅仅是战车,每辆战车后面都要跟随一定数量的步兵,战车必须照顾到步兵的行军速度,否则自己冲得太前,没有步兵配合,跟送死没有两样。步兵们扛着武器,一百多公里最快也要急行军两三天吧?共产党的红军和解放军行军也算是能拚命的了,最高纪录也就是一天走一百多华里,已经被称为“铁脚板”了。幽王和褒姒在城头等着看好戏 ,一等好几天,什么兴致都等得一干二净啦!

这么看来,烽火戏诸侯完全是虚构?也不一定。

能肯定的一点是,冯梦龙里和电视剧里那种烽火戏诸侯情景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戏诸侯的情况。

最早提到烽火戏诸侯的是《史记》,在太史公之前的《诗经》、《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古籍中都未提及这件奇葩事,至多只是说褒姒是亡国祸根,却没有说她是怎么搞得国家灭亡的。到战国末期,吕不韦所养的一批门客创作《吕氏春秋》时,这个故事才变得丰满:

“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悦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这分明是击鼓戏诸侯嘛!显然吕不韦时代还没有完备的烽火系统。太史公写《史记》时,大概觉得用鼓声来召唤几百公里外的诸侯不现实,所以在大鼓之外又加上了烽燧(烽火),他那时已有较完备的烽火系统了嘛!太史公是这样写的: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前面已经说过,如果像钱穆所说,是周幽王主动去攻打申国,那么,燃放烽火向诸侯求救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发生了,因为烽火台在申国的城头上,不会为你周幽王燃放。

钱穆的说法得到了清华大学所藏的一批战国竹简的证实,但太史公的说法同样也有佐证,《国语》就说是申国主动进攻王都的:“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就与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

而如果是申伐周,烽火戏诸侯还真有可能发生,不过情形跟《史记》里面有点不一样。

当申、缯和犬戎大军来袭,周幽王当然要发兵拒敌,同时派人通知诸侯军队前来勤王。他手上有宗周六师(即“西六师”——经过厉王改革之后应该已不止六个师了,至少两个军吧),王都镐京又是城高池深,很能坚守上一段日子,守到诸侯大军(至少王畿内的诸侯军队)到来并不难。

诸侯军队来了,当然是驻扎在城外适合驻兵的地方(距城不会太远)。这样,镐京城头上的烽火,或者大鼓的鼓声都是能够把他们随时召唤过来供褒美人发笑的,烽火戏诸侯的条件就具备了!而对周幽王来说,既然具备了戏诸侯的条件,为看美人笑,干吗不戏一把呢,不戏白不戏!

假如是周幽王主动发起的战争,烽火戏诸侯不可能,《吕氏春秋》里的击鼓戏诸侯倒是可能的。周幽王出征时完全有可能叫一些诸侯国也出兵配合他一起行动,申国得到消息,当然要发兵迎敌,同时向缯国和犬戎求援。到了战场上,国王的王师驻扎在一处,诸侯的军队驻扎在邻近的地方,等到交战开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犬戎大军来了,褒姒吓得花容失色,周幽王击起大鼓(不一定是他亲自击鼓,命人击鼓也一样),附近的诸侯军队听到鼓声立即冲了过来,杀退犬戎。褒姒“大悦而笑”。周幽王还是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没想到她笑起来这么好看,为了再次看到她的笑容,再次击鼓。正在撤离战场的诸侯军队听到鼓声,以为犬戎又来了,返身杀了回来……多次这样一来,当犬戎大军真的杀向王师,周幽王又猛击大鼓时,诸侯大军不再响应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周幽王是带着褒姒出征的。一般来说,国王或将帅出征没有带老婆的,但周幽王不是一般人,他什么荒唐事做不出?冯梦龙所描写的那种烽火戏诸侯是条件不具备,如果具备,相信他真会毫不犹豫地干!

不管烽火戏诸侯的真相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周幽王在这场战乱中挂掉了,他选定的接班人也死了。周幽王的死,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建国二百五十余年的西周王朝结束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