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的解释也算是通俗易懂,尤其是这些大臣都是重新学习过这些,他们大概也自然是听懂了。只要不是虚假的繁荣那就可以。
“这就好,这就好,我大唐朝廷财政富裕了,大唐自然就强大了。”高士廉很是高兴的开口道。
“既然今年的朝廷财政增加了,我们教育部门是不是可以多增加一些预算?”旁边的孔颖达趁机开口道。
“这是财政部的事情,不归中央钱庄管,不过诸位国公,如果说今年的收入大约2000多万贯到了年末的时候能够略有盈余的话,到了明年就按照4000万贯收入计算,估计还要欠钱。”李嫣微微摇着头道。
“啊?这是为啥?”这下所有人都懵了,连李世民,房玄龄这些都是一脸的震惊。
“今年建设部位于渭河以西的路段应该可以完工了吧?”李嫣开口问道。
“是的,按照工程总商行目前提交的工程进度来看,今年八月左右就可以完成这条大约三百里长的道路。”担任建设部尚书的阎立德立刻开口道。
“那明年估计整个大唐建设部的支出金额恐怕会有两千万贯以上。”李嫣笑着道,“如果这条道路通过验证的话,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那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三百里的道路而已,验证什么?难不成是三百里的水泥道路?”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是,秦王殿下说要保密,避免引起其他国家的有心人注意,殿下说是一种验证新技术的道路。”阎立德苦笑了一声开口道。
新技术?所有人立刻就想到了混凝土道路,或者说水泥道路。
当初长安城的翻修不就是这样做的吗?而水泥道路的表现也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主要是它不惧雨雪天气,并且不影响行走,尤其是雨天,对于赶路的车辆来说,影响极大。
一些有梅雨季节的大唐境内,有时候雨天长达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是阴雨绵绵,这些地方的官道想要行走简直太难了。
而有了混凝土道路可就不一样了,下雨天不影响商行运转的话,那大唐的物流运输可以加快无数倍。
“行吧,到时候建成之后肯定我们就会知道了。”李世民摇摇头也不关心了,不管什么道路等修好之后不就知道了吗?
两仪殿的讨论结束之后,第二天的朝会,李世民的圣旨直接下达到了三省,任命太子李承乾、秦王李恪为监国皇子,共同参与处理朝政,并有下达政令之权利,在政令方面有同大唐皇帝相同的权利,三省要便宜行事。
对于这个圣旨,李恪自然是顺手就接了,因为此刻在他书桌上,缺了一角的传国玉玺还在他这里放着呢。
当初对传国玉玺有多好奇,现在李恪就有多讨厌。
因为这玩意代表的就是工作,无尽的工作。
“臣徐菘见过殿下。”李恪面前,一个二十五六岁,面向白净的男子轻声开口道。
看着这个男子,李恪有些无奈,徐菘来自内侍监,是随同这次的圣旨一起来的,之所以使用内侍省的官员,是为了防止泄密。
因为目前内侍省的所有太监很多都是从小进入内侍监的,很多小太监更是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从小净身,自然也就没有牵挂,唯一的靠山就是皇帝,所以他们是最不可能背叛的一类人。
历史上很多权势滔天的太监他们或许有各种毛病,但他们对自己服侍的皇帝一直都很忠诚,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权利来源是什么。
随同徐菘一起过来的还有十名小太监,而且一个个看起来身材都比较高大。
“有字吗?”李恪看着他问道。
“有,臣字伯中。”徐菘开口道。
李恪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有字的太监可不多。
“臣在宫里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后来是陛下让常内侍给臣赐了字。”徐菘解释了一下。
“嗯,伯中是吧,我看你们身体都比较不错?”李恪看了看过来的这些小太监,宫里的太监有相当一部分长相都比较阴柔。
因为他们从小净身,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雄性激素分泌不够,自然就偏向于女性化,身材相对较为柔弱。
但这十来个人却不是,他们的身体都比较强壮,说实话,跟传统的太监有些风格太不相符。
“是,臣等都有习武。”徐菘答道。
习武?李恪恍然,这就解释的通了,当然,这里的习武不是那些武侠当中的,动辄葵花宝典级别的习武,就是很正常的,跟普通士兵一样的习武。
就是身体更强壮一些,有一定的保护能力,可以预防刺杀,但也就是这样了。
“因为殿下您可能经常在外界行走,需要我等骑马前往三省,或者起码跟随,所以身体强壮一些才能够跟上殿下您的脚步,否则,我们是来服务殿下您的,结果没等服务殿下,就先倒下了,那像什么话。”徐菘解释了一下。
“哦,也有道理。”李恪点点头,看起来派人的常内侍还是懂他的啊,这些事情肯定不是自己老爹安排的,他哪有时间。
“行吧,稍后让石彧给你们安排一下,后面你们就正常展开工作就行了。”李恪点点头道。
“对了,刚好有一封全新的政令,你送到三省。”李恪将自己写好的东西拿出来,然后顺手从旁边抄过传国玉玺直接扣在了这份不知道该算什么的文书上,直接递给了徐菘。
扣完章之后,李恪顺手将它放到旁边,压住了桌子上纷乱的纸张,临时充当一下镇纸。
徐菘无视了殿下的行为,只是顺手接过了文书,然后快速离开了这里。
门下省,拿到李恪送过来扣了传国玉玺印章的文书,魏征立刻查看了起来,他倒是没想到殿下这么快就有了新的政令了,不过看完之后,魏征就微微有些意外。
这份文书倒不是什么大动作,应该说很普通。
它算是对大唐律的一份补充。
《关于严禁全大唐佛教道场使用“寺”作为称呼》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寺”这个字自古以来作为传统的朝廷衙门的专用称呼,现在大量的佛教传道场所使用寺作为称呼,这样容易对普通百姓造成混淆。
如大理寺、太常寺、卫尉寺、太仆寺、宗正寺、司农寺、太府寺等等,虽然这些部门有一些已经跟全新的部门进行合并,但依然有大量的部门进行保留。
佛教如此宣传,容易让民间误认为由大唐官府信仰佛教,造成民众误读。
从政令下达开始,全国佛教道场严禁使用“寺”作为名字,在收到命令十五日内进行登记改名,将所有牌匾,对外称呼全部更换。建议更换为“院、庵、宫、庙、观”等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