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暑假,李庭筠上学的高中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人。
要不是给当初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他还真不一定能进得去校园里。
把车停在路边之后,李庭筠和云水谣便走进了校园。
原本泥泞的校园内土路,现在都是水泥红砖。道路两旁的宣传告示板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换成了巨大的枫树,树下还种满了各色的花。
从校门往里走,直面的是初中部,李庭筠对这个教学楼为数不多的印象就是每次分考场时,他基本上都在这里考试。
高考前的无数次模拟测试,在这里写下的无数张数学试题,以及期待每一次都能与宋同学在一个考场的年少之心。
眼前的教学楼不单单只是一个建筑,对李庭筠而言,这是一段段的故事。
一旁的云水谣自然也发现了这一点,她安静的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学校里的各种场地。东宁和学校与金陵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师资源还是在教学场地上都有很大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是光靠投入能够弥补的。
就算用10年前金陵的教育资源比现在的东宁教育资源,云水谣觉得10年前的金陵都更胜一筹。
面对初中部教学楼往右拐,是学校的办公楼,这个地方李庭筠只有在上微机课的时候来过,其余的时间他不曾踏入。
办公楼的后面又是两栋教学楼,两栋教学楼之间有一段长长的连接走廊。
北面的这栋教学楼是高中部,也是李庭筠高中三年学习的地方。南边的这栋是后来新建的,听之前的同学说,这栋楼也是高中部。
走进高中部的楼,第一间办公室便是体育老师办公室,随后便是文科六班,再之后就是储藏室。
第二层是文科一班到文科五班,其中还夹杂着一间老师办公室。
第三层则是理科十一班到理科十五班,其中也夹杂着一间老师办公室。
这个办公室李庭筠经常来,因为他每次英语单词听写不合格就会被老师叫到这里“喝茶”。
最顶楼也就是五楼,是理科一班到理科五班。
理科一班到理科三班是全校的重点班,一班全都是能冲刺985的学生以及高干、老师子女,二班则是前十有希望冲刺985,其余学生能冲刺211院校以及当地富商子女,三班则是全员争取冲刺211,并保底一本的学生。
因此这三个班被放在了顶楼,因为这里最安静,最适合学生学习。
李庭筠凭借着分班考试成绩,在理科二班学习。
踏上熟悉的五楼,右手边是崭新的茶水室,左手边则是理科一班。
他上学的时候和理科一班的学生没有什么交集,于是便径直的走向了理科二班,在这间教室里承载着李庭筠太多太多的回忆。
从前拿答题板轻轻一划就能打开的教室门已经换成了木门,木门上偌大的玻璃窗户可以基本上看见教室里面的情况。
李庭筠一眼就看到了他高三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座位,那是一个教室中间靠着玻璃窗的位置,在与宋同学离别前夕,他们在那个座位上一起听完《风居住的街道》。
也是在那个位置上,李庭筠第一次看见了从普通班分班考试来的宋同学。
从开始到结束,一切的故事都完结在那里。
只可惜这个门现在是关着的,那个位置上也堆放着不知谁的书,李庭筠更不能走进教室怀念过去。
“这是学弟你的教室呢,理科二班。”云水谣的声音把李庭筠从过去的世界里拉了回来。
李庭筠和云水谣说过很多他高中时候的故事,因此她也自然知道身边的这个男孩高中在哪个班级。
“是的,只可惜现在进不去了,哈哈。”李庭筠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又抬头看了一眼墙上面班主任的名字。
班主任还是他的班主任,但学生早已换了一批。
二人又从五楼聊到了二楼,期间还遇到了几个学校的老师。都说老师们有寒暑假,但其实寒暑假的老师说不定更忙。
从高中部的东门出去,便是学校的操场。
在这个操场里,李庭筠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
每天早上的跑操背书,每天上午的课间操,以及......那站在操场中央抬头看漫天飞雪的宋同学。
说起来也奇怪,这个操场或许才是李庭筠一切心动的起源。
李庭筠和云水谣穿过操场,来到了操场的东面。
东面有几排石阶,李庭筠也是在这个石阶上遇见了陈伟嘉。那时候杨安和宋同学都还在普通班,没有考进来。
李庭筠依稀记得某次运动会杨安还借过他的手机玩几天,那时候还被损友传他们之间有一腿。
不过这个消息没几天就消失不见了。
李庭筠一边给云水谣介绍着各种场地,一边说着他在这里发生的各种故事。
这不仅仅是一片操场,还是一群人的回忆。
走到了操场中间,李庭筠的脚便没有再前进。这里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之一,因为在这里,他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这个伤疤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伤疤
或许是自传,谁能说的清呢
那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集体活动,班级接力跑。
李庭筠这个平日里一个运动项目都不想参加的宅男一反常态的报名参加了这次运动,因为宋同学也会在旁边加油助威,也是李庭筠最后一次能在宋同学心里留下印象的机会。
当时生活拮据的李庭筠为此还花重金买了一双耐克的跑鞋,以图跑的快一点。
但他这个弱鸡,平日里不运动关键时刻怎么能跑好呢。
毫无意外的,李庭筠在接力跑中甩到了,胳膊上也留下了一个完全去不掉的疤痕。
李庭筠只记得他摔倒后,宋同学把自己头上的白色帽子摘下来放到了他的头上:“你这么全力干嘛呀,这留下的疤痕能好得了吗,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