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箓术、投胎转世
(本章与情节推进无关,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略过)
符箓术
符箓术始见于东汉,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
其大致原理,用今人的话来说,就是把天地玄煞之力、或者神佛之力、或者精灵鬼怪之力,以符文的形式借用存储到符纸之上。使用时,就可以利用符纸上的巨大力量,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记录不同符文功效、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的说明书,称为箓书。通常,一个道士修行到掌握某些符文的知识和力量后,就会被道门授予箓书。所以,箓书除了有符文制作说明书的作用,还有正式授权书的作用。有了这个授权书,制作出来的符才会有效。
有能力开发新符文的法师,称为箓师。箓师的要求较高。只有当一个法师修为道行足以参悟天地之力时,才有可能开发带有天地之力的新符;只有当天能完全沟通神佛时,才有可能开发带有神佛之力的新符。还有一类箓师,在咒杀或是降伏一些精灵鬼怪之后,能够以符的方式来驱使它们的力量,这样也可以开发出新符。
箓师相当于一个公司的研发部门。
有能力按照箓书的指导制作成品符的法师,称为符师。他们的要求比箓师要低一些,只要法力足够、材料得当、工序完整,基本都能成功。
符师相当于一个公司的生产部门。
符的使用则没有特别的要求。常用方法可以佩戴在身上,可以焚烧,可以贴在特殊地方,甚至可以服用。
符在使用者的手中,其作用相当于古代兵符之于将领。将领有了兵符就可以调动兵马,即使这些兵马不是这个将领训练出来的。使用者有了符,就可以调动符中的力量,即使这个符不是他自己制作的。
转世投胎
人就是人,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人是不可能变成牛或者马的。所谓做牛做马来报答,其实隐含了一个转世投胎的意思。
转世投胎,或者说来世,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并非是中国本土的产物,而是从印度传来的,随着佛教一起。有可能,对于全世界其他文化来说,转世的概念都是古代印度人所独有的。不但人死后会轮回转世,世间一切有情万物,都逃不过轮回之道。甚至连这个世间本身,也会周期性的经历诞生和毁灭,每个周期称为一个“大劫”,时间大约是十数亿年。
在三、四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人能谈论的最大数字是万,而印度人动辄讨论百万亿万恒河沙数,可见古代印度数字学之发达。今天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由印度人首创的。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人改造为东部和西部两种数字系统。其中西部的数字系统再传入欧洲,欧洲人将之演化成了今天最通用的所谓“阿拉伯数字”。而阿拉伯国家自己,今天使用是东部数字系统,我们反而看不懂。
而轮回的概念,对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人,或者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来说,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异端邪说。试想,如果像是耶稣诞生,或者默罕默德升宵这样的神圣事件,居然会在轮回中一再发生,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力量。即使对于中国这种本土宗教薄弱的地方,其实轮回理论也和朴素信仰发生着冲突,只是大家有意或者无意的视而不见罢了。比如说,如果真有轮回的话,祭祖还有什么意义?表示祖先永世不得轮回?
避雷针
避雷针,其实应该叫做引雷针可能更为恰当。当雷云中积累了足够的电荷后,就会产生极大的电势差,在巨大的电势差推动下,电荷会沿着电阻最小的路径被释放出来,形成闪电,巨大的能量把电流通路上了空气都高温电离,形成导电通路,让电流能走得更通畅。被快速加温的空气会爆炸开,产生雷声。闪电大多发生在携带不同电荷的雷云之间,它们之间的电势差最大。但是如果周围正好没有异电荷的雷云,那么电中性的大地也会成为雷电的目标。尤其是明显高出地面的树木啦,山顶啦,高楼啦,还有平地上站立的人啦。为了防止雷击。建筑学家在建筑顶上竖立金属杆,通过金属导线连接大地。这样,当有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巨大电流会被电阻最小的金属杆和导线引导进入大地,就能保护建筑物不受到雷电直接损伤。不过,由于金属的电阻最小,也会把本来不会击打到建筑物的雷电吸引过来,所以称为引雷针更为恰当。
医院职工宿舍的构造
云南文山,几乎就处在北回归线上,稍靠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气候也不十分寒冷。按照最简单的气候带划分,北回归线以南,应该算做是热带了。不过国家对于气候地带的划分,是要以农业布局作为依据。如果划为热点,意味着可以种植橡胶树。文山的海拔大约1,000米,也不算炎热,不十分适合橡胶树的的种植。再加上,每隔若干年,传说中的西伯利亚寒流,还是能突破重重阻隔,用最后一丝冷意触摸到这个南国边境地区,气温会降到10摄氏度以下。这样的温度,对于北方来说,简直就是温暖适宜。但是对于橡胶树而言,却足以造成灭绝灾难。所以,文山被划定为亚热带,意思就是不能种植橡胶树。
不过,当地的多层建筑,凡是规模到达一定规模的,大多是外廊式,就是走廊设在建筑物的外部。相比内廊式建筑,外廊在通风采光上明显具有优势,而内廊的保温功能在这里作用又不大。
医院职工宿舍就是外廊建筑。五层的楼房,每层朝南的方向都是长长的公共走廊,各个宿舍依次排开。站在各家门口的走廊上,整个大院的情况可以一览无余。
这种风格,后来被更加注重隐私的单元房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