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风发出去后,点击完申签,便关掉了电脑。发上去的两万字,已足够签约评审,后续的剧情,到时候直接复制粘贴就好。
至于签约申请会不会被通过,这不是沐风现在需要考虑的,只要编辑不傻,都会签下。
客厅里,沐风看张妮薇正聚精会神的盯着电脑屏幕,没时间搭理自己,于是起身,往后宅走去,去书房见曹老。
后院书房里,曹老拿着一本书,坐在一张躺椅上,正看得入神。
沐风想不到,已身为文宗的曹长旺,还如此看书不倦,这让他一个凭着前世记忆,疯狂搬运的抄袭者,情何以甚。
想着自己还被曹长旺说为未来宗师,沐风不禁一阵羞赧。
目光扫过一旁的书桌,上面已摆放好文房四宝,只是墨还没有磨,其它都已齐备。
“曹老,我来了。”
听到沐风的呼唤,曹长旺抬起头,见到沐风,脸上绽开一个微笑。
“这么快,不和妮薇再聊会儿?”
想着张妮薇看书不管他,沐风摇头道,“妮薇和您一样,正看得入神呢,哪有时间理我。”
自己外孙女是什么模样,曹长旺自是不信。
“妮薇太不像话,是不是她又耍性子了,沐风,别在意,等下我好好说说她。”
“别,曹老,她真在看书入神,不过,您看的是正经书,他看的,只不过是而已。”
曹长旺眼光一闪,“?你写的?”
这下子,轮到沐风吃惊,“曹老,您怎么知道?”
“我欲封天?妮薇看的是这个吧。”曹长旺不答,反而又猜测道。
沐风从吃惊中回过神,他再不知道曹老是故意假装,他才是真傻。
于是,沐风自己主动岔开了话题,问,“曹老,您对于要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吗?”
曹长旺起身走到桌旁,一边走一边回忆道,“帮我写一篇文章,内容吗,就写我曾经处过草屋的经历吧。如今想想,现在的日子虽然好了,可最美好的,还是曾经住草屋的那段时光,那时的我,和你现在的年纪大不到十岁,多么的无忧无虑,可一眨眼,如今我忆垂垂老矣。”
对于曹长旺的过往,沐风还是第一次听说。
想象不到,现在住着价值几亿四合院的曹长旺,年轻时也有住草屋的经历。
再想想那是几十年前,沐风又离解了。
那个年代,住草屋是乡下的普遍现象,华国真正繁荣起来,也不过近四十年光景。
见字思义,沐风瞬间联想到一篇古文,正和草屋对得上。
这篇古文的名字叫,陋室铭。
沐风将墨磨好,选了一去一直惯用的狼毫,开始下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看着出现在纸上的那一个个文字,曹长旺瞬间陷入回忆。直到沐风搁笔,才回过神来。
“沐风,你真是天才,可惜这样的文,我自认不能胜用。我不过是比普通人多读了点书,多教了几个人,可不能也不敢与那诸葛等大贤并论耳。”
嘴上虽这么说,看着那上面的题跋,脸上比谁都欣喜。
走到桌前,曹长旺一眨不眨的盯着看了半天,抬头看向沐风,如看怪物。
“沐风,你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文章的?据我所知,这已是你第四篇可被称作名篇的雄文了吧,你的极限在哪里,我很想知道。”
此时的沐风,正在对使用过的文房四宝,拿到一旁的清洗池中清洗,闻声微微一笑,“曹老,我只是随便写写,雄文什么的可够不上,担不起曹老的称赞。”
“我也就这点才华,写些小的文章,可做不来像您那样著书立说,那才是大学问。”
曹长旺摇摇头,“过谦了,既往的经历,只是逝去的岁月,不必再提。”
看着那幅字上面的墨迹已干,曹长旺找来一个装裱用的画框,开始对字进行装裱。
从那熟练中可以看出,曹长旺也是其中的强手,那一举一动,一刮一推,无一不深具美感,不愧是一代文宗,多才多艺,不是他这个搬运工可比。
这还是沐风第一次亲自经历装裱,更多的是好奇。
看那一步步往下的步骤,从未想到会如此繁杂。
一个小时后,陋室铭被装裱好,还给配了桃木卷轴。
接下来,沐风再次经历上次想逃前的谈话,相比上次,现在的曹长旺,明显更加健谈。
聊着聊着,两人聊到人性上。
一个本着人性善恶的观点,展开了一场引经据典的争论。
“人之初生,心智未开,与动物无异,并无善恶之分。譬如虫,本无益害之分:利于人,则益;不利于人,则害。——事物的善恶美丑,实是人心善恶美丑之念的幻影。”
“再恶的人,内心也有善念;再善的人,内心也有恶念。善恶两念,交织于心,不相容而相争,可共存而相抵:善多恶少,则善显于外;恶多善少,则恶显于外。越善的人,善恶恶性越善;越恶的人,善恶合性越恶。”
“不论是成长过程中,还是感知外界时,善恶分性的出现,均晚于不分善恶的人性,而早于善恶合性。归根结底,其是后两者的过渡状态。所以,心智愈是幼稚,愈容易体现出不分善恶的人性;愈是成熟,愈容易体现出善恶合性。”
“把握未定,宜当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又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
“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