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人处世方面对人进行划分,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从古至今都有各种各样的划分,一些划分来自大儒之书,一些出自市井之口,这些划分反映了人的各个方面,五花八门。我选取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但不同于我的层次划分说法来进行探讨,分析一下这些划分和我的划分之间的联系和意义。
其他之说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是出自《论语》里孔子对人的层次划分。孔子将人分“不用学,要学习,不学习”三个层次。这种划分是结合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两个因素进行的综合划分。这比单纯的以人的先天因素作为依据的划分要进步高级,它在真实客观的反应了人的先天禀赋差异的同时还给了人们一条途径来改善先天的不足,这条途径就是学习。对于“生而知之”, 孔子都自称“我非生而知之者”。可想,生而知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孔子更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人离不开学习,不学就无知无术,不学就落后。所以将爱学习的人分为上等层次,不爱学的分为下等层次是站得住脚的。民间有一个相似的划分:一等人看看、想想就会;二等人学学才会;三等人打死也学不会。这个划分很流行,然而这个划分要表达的是人的先天接受能力的高低,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主要依据的划分而不是强调后天的学习,所以比孔子的划分低级。
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里子贡与孔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全乡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那么全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样?孔子回答:还不行。不如全乡人中的善者喜欢他,不善者厌恶他。这个对话里面出现了三种人,一种是乡人皆好之者,一种是乡人皆恶之者,还有一种就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者。孔子将第三种人视作上等层次。这种划分表面上是以乡人的好恶来划分的,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的品格的高低。第一种人是明哲保身、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他们趋炎媚俗,在品格上与第三种人是不能比肩的。所以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而第二种人不通达、过于刻薄,难以与人相处,他们在待人接物上有所不足。而第三种人有着明确的是非价值判断标准,是一群有德操,有作为,不怕得罪人的人。所以第三种人相对前两种人的做人层次自然高。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儒家经典中,凡是将君子与小人做对比的,无形中就将人分了层次。毋庸置疑,君子处于高层次,而小人处于低层次。这种划分是以人的品行的高低为依据,反映了人在与人交往时的行为境界。君子平易近人、群而不党体现出的是一种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而小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展现的是一副气量狭小、恬不知耻的嘴脸。自然,君子比小人做人层次要高,受人尊敬。儒家言论中类似这种将君子与小人作对比的句子很多。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等等。这些划分也依然是以人的品行为依据来划分的,反映了君子的高尚人格和良好修养。这些也是人们非常认同的划分。在此不逐一列举,仅举此一例为代表。
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这是出自《论语》子贡的话。前一个“者”是指人,后一个“者”是指方面。可以看出,贤者和不贤者分别是识其大和识其小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识其大不一定是贤者,识其小不一定是不贤者。然而,将这两句话结合起来推理就不一样了。识其大不是贤者就是不贤者,然而不贤者识其小,因此,识其大只能是贤者。所以,贤者就成了识其大的充要条件。也就是说,贤者一定识其大,识其大一定是贤者。显然,在眼界方面,识其大的人在子贡的眼里处于高层。这个划分反映了两种人的眼光差距。前者站得高看得远着眼大处,而后者目光短浅只盯小利。眼界决定高度,只有眼光远大的人才能识大体抓大要成大业,而鼠目寸光者往往取小利而失大义难有作为。这也是一个人贤与不贤的标志之一。古人有曰: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可见只有“识其大”才能成其大。其实,这种眼光境界来源于思想境界,而思想境界又决定行为境界,所以眼光的高低导致了行为的差距。所以用眼光的大小来衡量人的贤与不贤是有道理的。
圣人、中民、斗宵之人
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曰:“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即把人划分为圣人、中民和斗筲之人三个层次。圣人在传统儒家思想里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且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般是指五帝、周文武王和一些古贤臣。这些人具有先验的善,所以董仲舒认为不可以名性。斗筲之人作为圣人的对立面具有先验的恶,已经失去了向善的可能,因此,也不可以名性。而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经过后天的王道教化才能成善,所以可以名性。董仲舒的划分是受到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影响。可见在儒家的眼里“上智”和“圣人”是处于上等层次的。这种以人性善恶来划分的层次一直以来被人们争论不休。首先人性是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抑或告子的“不善不恶”,至今还在争论。但“性三品”说却构成了人性的不平等,有明显的封建阶级划分痕迹,有很大局限性。但其强调向善、向圣人学习的一面却不能完全否定。
上智、中人、下愚
东汉史学家班固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个层次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很可能就是“人分三六九等”这一说法的来源。很显然,班固的这种划分也是来源于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言论。这种划分看似是以人的智商来划分的,也被现代人引用用来说明一个人的智商,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划分依然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下愚者也多指那些地位底下的被统治的人们,而上智者多指统治阶层,与现在人按字面意思理解的不同。但不能排除里面依然以古今人物的贡献、德行为依据之一来对人进行划分。所以,在那个时代,仍然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也对应着三种层次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所对应的是涉世之初者或学而不深者。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使他们固执地相信所见到的就是最真实的。他们的感性占据了主导,因此看问题容易停留在表面。其中有些人随着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增长进入到第二重境界,他们开始对很多东西表示怀疑,甚至迷惑,仿佛看到的山水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大多数人处于这个境界。他们经验中的理性占据了主导,这使他们看问题变得深刻的同时也成为了他们思维的羁绊,他们复杂的思维使自己变得不能释然面对这个世界,甚至庸人自扰,作茧自缚。其中只有少数人能进入到第三重境界,变得从容自若,对世事的洞察都返璞归真,少了最初的纯真,多了一份领悟,少了中途的疑惑,多了一份深刻的淡定。他们坚定了追求,懂得了放弃,看山还是那座山,看水还是那个水,只是眼中多了一重内涵。然而,对于第三种境界很多人却难以企及。有些人虽然年纪一大把却未能达到这第三境界,因为他们少了一些心路历程的磨砺。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是我国一句非常有名的传统俗谚。最早出自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原话是“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后来传到民间就被改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显得更加通俗。这句话隐含将人划分为三个层次。高层次的人是吃得苦中苦,中等层次是吃得一般苦,而下等层次是吃不得苦。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普通百姓激励子女后生们的口号,流传十分广泛。对于地位低下的劳苦大众来说,想荣华富贵,只有付出更多常人所不及的艰辛才能出人头地。这句话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而在封建时代,百姓眼中的人上人就是那些步入仕途有功名的人即做官的人。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吃得千辛万苦,才能成为拥有功名利禄的仕人。可见,这种划分暗指官员高人一等。虽然这句话有功利性和局限性,却是那个时代普通民众的最质朴的追求和愿望。如果剥离时代背景,这句话放在现在却讲述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人的成功离不开吃苦。所以,整体看来,这种划分比那种直接将官员划为上等人的划分要具有哲理、令人服气。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晚清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讲的是立志、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三境界。“第二境界”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展现了一个人几经磨练后,成熟到一定高度,就会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其实这三种境界也对应着三种不同层次的人。有的人只处于第一境界,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这种人很难进入到下一个境界,它们的目标在不断变化。生活中不少人能达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并非易事。因为有时要逾越的是自身极限。我想但凡大成就都要历经这三个境界抑或三个阶段,然而,不同层次的人却在不同阶段搁浅。只有那些有正确和明确目标并以非凡毅力去为之奋斗的人才能目睹最高层的风景。
提得起,放得下为一等人;提得起,放不下为二等人;提不起,放不下为末等人。
“提得起,放得下”来自禅宗的命题。提得起是一种能力,放得下是一种超凡脱俗、了身达命的气度。这种层次划分是从人的心态角度来划分的,也体现了人的不同的人生境界。生活中,金钱、名誉、地位等光鲜的东西都是人们积累后难以割舍的身份见证。能否放下那些你曾经获得的身外之物,将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一等人活得洒脱;二等人活得累;末等人活得糟。这种划分是希望人们能放下身外之物,让其适时而来,适时而去,了无牵挂,活出一份淡定。
俊哉,透网金鳞
禅宗里有个故事,讲有两个和尚在一条河边散步,看见渔人在撒网捕鱼,有很多鱼都被捕到网里逃脱不出,而有条金色鲤鱼却在网中跳跃,最终跳了出来。师弟见之,赞曰:“俊哉,透网金鳞。”师兄说:“何似当初不曾入网?”师弟说:“师兄,你欠悟哉。”这里的“俊哉,透网金鳞。”就是赞美那些已经被抓到网里却能跳出来的鱼。在这个对话里出现了三种鱼,一种就是师弟赞赏的透网金鳞、一种是师兄称赞的网外之鱼、还有一种就是网内之鱼。这三种鱼寓指现实生活中的三种人,这个网寓指世俗生活。“透网金鳞”代表生活中那些历经风雨后持有出世心态的人,他们对人世间的种种看得透彻,不再被诱惑所动。“网外之鱼”代表那些悲观消极避世的人。他们宁可不入世也不愿意尝试入世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他们虽然也看透人世,不为外界所动,但他们的出世是被动的,是一种消极心态。这也源于他们心中的网太过完美。“网内之鱼”代表那些在痛苦的欲望中挣扎却看不穿的人,大多红尘中的世俗之人都是这种,深陷情感、利益的泥潭却不能自拔。三种人的境界相比,自然“透网金鳞”处于上层,因为他们进得去又出得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彻悟、大超脱。“透网金鳞”还给人们一个很好的生活启示:用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
一等人外圆内方;二等人外方内方;三等人外方内圆。
这里的内是指人的内在品质,内方表示一个人正直、有原则,内圆却相反,不分是非,没有原则,圆滑世故。外是指与人的相处方式,外方表示与人相处耿直方介、有棱有角,外圆表示圆融通和。首先,内方者整体比内圆者的层次要高,因为内方者较内圆者品质要高、本质要好。这是划分高低的分水岭。其次再看与人相处的方式。外圆内方是一种智慧。一个人内心一定要有是非曲直、坚持的一面,才能不随波逐流,同时也要能灵活圆通地对待他人,才能融洽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到君子和而不同。然而外方内方,虽然为人正派公道,却往往是严酷刻薄、不近人情的洁身自好,有时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加剧人际矛盾。而外方内圆的人就是一个色厉内荏的伪君子,正直严厉的外表只是虚伪内心的挡箭牌。有时伪君子比真小人更可怕。所以,人们没有将外圆内圆者划为第三等。这种划分肯定人的内在品质的同时也强调与人相处的技巧,追求的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相和谐的最佳处世方式。
第一等人奉头脑做司令;第二等人奉肚皮做司令;第三等人奉生殖器做司令。
这是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他说:“每人所奉的司令之天然部位便是他的人格的寒暑表。我们要做哪一等人便站在哪一个司令旗帜之下。我提出这条意见,并不是希望人人去做那不食烟火的神仙和独身主义的和尚尼姑。……也不是主张请头脑出来断绝食色两欲,乃是主张请头脑出来负指挥的责任。一般的人是有时听头脑指挥,有时听肚皮指挥,有时听生殖器指挥。当他受肚皮生殖器指挥的时候,他是弄得头昏脑黑,无法自拔。有的人,一世到老为着争食求爱,忘了一切,甘心做饭桶情痴,至死不悟。这种人是最可怜了。”陶行知的这种划分是以人的价值追求来划分的,只是换了一个方式表达了出来。其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的表述将生活中的三种人概括得十分精准到位。所以,这种划分备受世人推崇。以生殖器做司令者逐欲,奉肚皮者逐利,而奉头脑者逐仁。奉头脑做司令者能控制自己的低级需求而追求道德责任,固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等人。其实这样划分出的三等人还可以用截然不同地心境来表达:一等人冷静,二等人浮躁,三等人冲动。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这是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曾经说过的一句经典。这里面的“头等人”自然也就是他心中的贤人。杜月笙从一个从小就到上海谋生活闯码头的小混混到威震上海的黑帮大亨,一路与黑道、商、政、军界及外国租界甚至文化界都打过交道,可谓是三教九流各型各色的人都见识过。由于阅人无数才有如此感慨,尤其在未发迹前,身份卑微,更是看人眼色行事。我做业务好几年,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在赞叹之余,也感叹这位流氓大亨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之强。一个人脾气的大小反映了这个人气量的大小和涵养的高低。脾气越大的人气量越小、涵养越低。如果只是划分脾气大小,那这个划分就变得了无意味了,但把本事联系进来就顿时变得深刻起来。其实,这种划分折射出的是人的气量、涵养与能力的关系。越成功,越有助提升自身气量和涵养,越平易近人。而越没有能力的人,脾气反而越大,不易相处。这与我前面写的“提升量大的方法”的思想相吻合。
头等人站着;二等人蹲着;末等人跪着
这种形象比喻的划分是根据人的生存状态来划分的,反映了人的尊严。头等人有尊严;二等人没尊严;末等人不要尊严。这种划分跟金钱、地位、权利没有任何关系。有的人有钱有地位,却是通过趋炎附势乞求所获,活得奴颜婢膝,这种人虽然在物质上很富有,却在精神上是卑贱者。有的人无权无势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卑不亢地活着,活得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个人要挺直腰板活出尊严,精神才是自由高尚的。站着是一种尊严,蹲着是一种悲哀,跪着是一种可耻。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正是无数不畏强暴的有志之士在危难之际站了起来才拯救了整个民族。他们的铮铮铁骨构建成了民族的脊梁,他们活出了民族的尊严。而相反那些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人却卑躬屈膝的苟活。同时,也有不少软弱无能、麻木不仁的退缩观望者,他们只有委屈、痛苦的活着,乞求佛祖的保佑。三种人境界高低一目了然,也只有那些站着活出尊严的人才处于人之上等。
贤人一思而后行
《论语》里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每件事都要经过反复思考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就行了。”后来人都记住了三思而后行,却不知道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三思”一般都解释为概数,表示多次的意思。不过我认为人确实有三思。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人的大脑会有一系列的先后反应,这个过程会出现三思。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第一思即是非判断,第二反应就是第二思即利害判断,第三思就是能力判断。所以,从这个思考角度来说,人就被划分为不同层次,一思而行的人往往处于高层次。举个例子,一个商人给官员行贿,官员面对一箱钱时,第一思这是违法的,所以,谈这种事要隐蔽。第二思利害分析,子女出国正需要钱,但收下是受贿,诱惑与守法打架。如果诱惑大就会有第三思,有没有能力把控这个交易以确保不出事。如果能,一次腐败就形成了。人的这三思可以反映在很多方面,但前提是这件事存在着是非问题。如果无所谓是非那就不存在上面的三思。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三思而后行”往往发生在是非与利益相纠结的问题中。而作为贤人很多时候是一思而后行,是对的就去做,是错的就打住,也就没有下面二三思的困扰了。如果那个官员也如此也就没有后来的身陷囹圄。但往往就是那么一点利益使自己不顾是非,一错再错。所以,这个看似简单的思行划分,却深层次地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一个人总是选择对的,他的人生肯定是对的,但为了利益常常选择错的,他的人生终将是错的。
一等人尽人事、听天命;二等人行人事、求天命;三等人怠人事、怨天命。
尽人事、听天命出自《中庸》。尽人事是儒家的积极的入世态度,然而,人的无奈就在于无法完全把握尽人事后的结果,可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命就是概指那些无法预测和改变的、不由人意识转移的客观事实。人事是可为的,但天命却不可为,所以要平静的去接受它。听天命是道家的无为的出世态度。虽然有些消极,但放在尽人事之后意境却全然不同,多了许多淡定和洒脱。这句儒道结合的名句后来也成为了无数人的座右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在对待人事和天命的态度却处于不同层次。思想层次越高的人越注重事在人为,而层次越低的人却更愿意祈天求命,甚至怨天尤人。《荀子》曰: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意思是说:君子只看重自己的努力,而不去幻想天的恩赐;小人却放弃自己的努力,而专去幻想天的恩赐。其实,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只有尽了人事才可能有好的天命,如果怠人事肯定不会有好的命运。
人分三等:一等是干的,二等是看的,三等是捣蛋的
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划分,在民间流传很广。其朴实的表述很可能来自劳动民众之口。一个既简单又普通的划分却真实深刻的反映了现实工作群体中存在的三种人。我想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存在这三种人,尤其在专制社会更鲜明。在昏君主政的时代“捣蛋的”得势得利,“干的”遭排挤陷害,而“看的”观望侍机。而到明君的时代干的就多。这种描述工作表现的划分实质上反映的也是人的品性和追求。干的有能力,认真踏实,逐业;看的怕吃亏,滑头势利,趋利;捣蛋的爱嫉妒,无才又不甘寂寞,逐欲又逐权。随着社会民主化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进步,将会迫使更多的二等人成为一等人,而第三等人将会逐渐失去滋长的土壤。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工作制度的进步就是要让一等人出成绩,让二等人成为一等人,让三等人淘汰。我想这才是民众这种划分所呼吁的潜台词。
人分贵人、众人、贱人
这种划分将人进行贵贱之分,乍看是按照社会地位来划分,实际却是从人品的角度来划分的。贵人就是那些有着可贵精神的人;众人就是人品不突出的大众之人;而贱人则是人品有问题的人。贵人有难能可贵之处,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彰显了自己的可贵;贱人有自私险恶之心,侵害别人的同时也作践了自己。这个很普通的划分成为了很多人的人心账本,非常直白直观。而且这种划分很适合自己与身边周围的人的互动。记录在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心中充满感激,会好好的珍惜,而被贴上贱人标签的人,就会毫不犹豫的远离抛弃。
一等人,肚子里有货倒得出;二等人,肚子里有货倒不出;三等人,肚子里没货吹得出。
这个划分也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说法。它是以实干能力为基础,结合表达能力进行的综合划分。尤其对于那些从事研究并有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更实用。所以,这种流传已久的划分最早应该出自一位学生或听众之口,因为他们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其实肚子里有货的人就是有真材实料的人,相比那些“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来说,他们理所当然处于上等。只是结合表达能力时这种人又产生了档次。而对于一个要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来说,表达能力却十分重要。对于有货倒不出的人,人们还编了一个“茶壶里煮饺子”的歇后语来揶揄。而肚子里没货能吹的人却迟早会被人们识破。这个划分体现了人们对那些有真材实料的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有与能力相匹配的表达能力。人们为什么有这种期望呢?这是因为人们渴望从他们那里学到他们的本领,希望他们能把经验传授出来。
上等人,人捧人;中等人,人挤人;下等人,人踩人。
这是从一个同学那里听来的。这种划分也是以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为依据来划分的。“捧”、“挤”、“踩”三个字非常形象传神的描述了人之间相处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三类人不同的心胸和行为境界。上等人视周围的人为朋友;中等人视周围的人为对手;而下等人则视周围的人为仇人。最后结果就是上等人互赢;中等人互斗;下等人互掐。其实这种划分还存在一层对群体进行分类的划分,三等人各自与各自层次的人来往形成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下等群体中的人整体素质低下,人之间经常为了利益而斗,而且方式很粗暴野蛮,所以用一个“踩”字形容很恰当。中等群体中人之间依然爱争名夺利,只是方式稍文明一些,暗地里相互排挤。只有上等群体中才会呈现出美好的和谐景象。所以,这种划分即反映了三种人的行为境界也反映了三种群体的内部状况。
凡人、强人、超人
机会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每个人都极其渴望拥有它。然而,每个人与机会的互动却不尽相同。根据人与机会的互动状态,有人将人划分为三种,也是三种层次。很多人面对机会抓不住,更有甚者机会来了还浑然不知,这些平庸愚钝之人被称为凡人。然而,有些人时刻准备着,机会来临时,他们绝不会错过,这些人被称为强人。只有少数人在没有机会的情况下能自我创造出机会来,这种人被誉为超人。这种层次划分不仅体现出了人把握机会的能力的差异还体现出了人对理想付出的不同。超人有远大的理想并极其迫切的去实现,所以他们为理想主动出击,当然,前提是他们有这个能力。强人也是有远大目标的人,他们在没有能力创造和获得机会时就默默地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有能力去把握机会,甚至变成超人。而凡人抱负虽大但付出却少,在机会来临时往往没有能力抓住,反而时常会抱怨怀才不遇。其实,机会只会垂青那些用行动去迎接它的人,而不是守株待兔的人。
一等人存人,二等人存物,三等人存钱。
这句话出自一部讲述如何用人的书,反映了三种人对待财富的不同境界。高层次的人看重存在他人心中的无形财富,而低层次更看重的是有形财富。这与我在层次与财富那一章里的论述仿佛类似,不过两者有区别。这里用“存”字来表述也就意味着“取”,有较明显的回报心理。而我所说的上贤人追求无形财富,其境界是超过这种投入产出层面的,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实现和完善。所以,这个划分的意思就是杜月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完。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虽然,这种划分的出发点的境界不是很高,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境界高一点的思路,并希望大家更重视人脉的价值,这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一等人,谈论哲学;二等人,谈论事件;三等人,谈论他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三五成群的往往是有共同话题的,然而,聊的内容可以决定这个群体的思想层次。能在一起谈论哲学的人,文化层次和思想层次都是很高的,多是一些知识分子。也有不少人在一起经常谈论时事要闻,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在一起议论他人,传播小道消息,搬弄是非者也不在少数。这种划分表面是通过谈资来划分,其实反映出的却是人的文化思想素养的高低。但如果将这些人打乱重新组合,不同层次的人由于聊不到一路自然会还原到以前的组合。所以,这种划分一目了然,较其他划分容易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谈论哲学的文化思想素质。但我想这个划分的出发点是希望大家能聊一些更有意义的话题,能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而背后议论人却会引导这群人的心性走向不善,与己与人都不利。因为,这个划分者看到了群体内部的影响力之大。
一等人追求幸福,二等人追求比别人幸福。
曾经在一个同事的QQ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很感慨!联想到自己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一度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跑偏了题,忘记了幸福本身,而将幸福建立在别人头上。我想在生活中这种人不再少数。很多人过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这句话里可以划分出拥有截然不同心态的两种人:一种追求幸福、一种追求比别人幸福。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追求幸福!所以,更接近生活本质的前者从心态角度来说层次要高。可见,在这方面我曾是个二等人。在当今社会,攀比之风四处吹拂,内心摇摆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要到何处。其实,但凡有自尊心的人都会有攀比心,这是动力,却要明白攀比是为了提升,而不是为了攀比。最好的心境却是:不与人比,只跟自己比,但求超越自己,明天会更好!
上等人占理,下等人占便宜。
“理”和“便宜”两个不相干的东西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来划分人的高低,主要是因为这个“占”字。然而,占理的“占”与占便宜的“占”的意思却不同,前者是“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的意思,比如占优势;而后者则是“据有,用强取得”的意思,比如占据。为什么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我想主要是由于这两种对比说起来朗朗上口,随口拈来。其实,除了这个原因,还有一原因就是,下等人经常占上等人的便宜,受损的上等人只剩下理,而且他们也只有通过理来保护自己。因此这两者有种必然的联系。所以,这个划分很可能出自一个被小人坑过的君子之口。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贤人视理为安身立命之宝,而下等人视理为约束他人的武器。所以,下等人自己贪便宜可以,但一旦吃了亏就会跳起来主持公理。之所以有如此天壤之别,还是出自两者的道德素质的差距。前者出于公心,后者囿于私利。出于公心就会尊理;而出于私利占便宜就会情不自禁。
没监督、能自觉为上等人;有监督、能自觉为中等人;有监督、不自觉为下等人。
我们的环境越来越遭,为了爱护环境,社会上采取了许多举措。然而,不少人依然视若无睹。还有些地方派管理员、安摄像头来进行监督处罚,却依然收效甚微。国民素质之低可见一斑。感触之中有人得出如此划分。这种以国民素质为依据的划分,真实的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三种人的状态。这种划分不仅仅适用于人们在爱护环境方面,还适用于对各种社会秩序的遵守方面。其实不管有没有监督都应该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这是人的最起码的道德素养,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当下,那些没监督能自觉的人无疑是道德素质很高的人,这种人有超强的道德觉悟和自制力,肯定会有所成就。而相比,中下等人却相差一大截,有监督才能自觉的人也只是一些具有小市民思想情节的人,谈不上什么境界,将其列为中等人都勉为其难。而有监督也不能自觉遵守就是典型的逐欲者表现。
“穷日子当富日子过、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者才算是会过日子的人
我妈常说:家户人家就要穷日子当富日子过,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小时候家里很穷,不过那时全中国都穷,我们家搞得干干净净,全家的衣服和鞋子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得新的,让人感觉我家很富有。后来我们家真的富起来了,反而衣食穿着很普通比不上邻家。再后来我们家盖了楼房又穷了,可父母从来不从吃穿书等方面节省,等我家还完外债又富后,我们家房子却是镇上装修最简陋的。然而,“穷日子当富日子过”可能是一种死要面子,“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可能是一种吝啬。但将这两句结合起来,境界就完全不同了。联合起来后,“穷日子当富日子过”是一种尊严,而“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是一种境界,里面充满了哲理和智慧。有这种生活态度的人才算是真正会过日子。
公民分四等,A等优先D等受限
这是江苏徐州市睢宁县2010年推行的一个实验。县政府要通过一个评分体系,把人分为A、B、C、D四个层次。总分是1000分。(一)A级为诚信级别,分值在970分以上;(二)B级为较诚信级别,分值在850-969分;(三)C级为诚信警示级别,分值在600-849分;(四)D级为不诚信级别,分值在599分以下。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可加分和减分,加减分的项目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评级对应的,则是在诸如政审考察、资格审核、补助项目等方面审核的严厉程度,概括起来就是A等优先D等受限。这种划分是以诚信为基础对行为进行综合考量的划分,类似这种的划分还有央行对每个人的借贷诚信的分级。这些分级是十分有必要的。将人的诚信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挂钩,不同诚信级别享受不同的国民待遇,这合情合理。所以这种划分是受欢迎的,划分出来的A等人在诚信这个方面是有说服力的。而且成为A级很容易,只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就可以了。还可以加分,给犯过错的人以弥补途径,增加了层次流动性。所以,这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良性的等级制度,值得推广。只是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执行要公平公正公开,才能让老百姓感到真实可信。
一等女人嫁爱;二等女人嫁人;三等女人嫁钱。
一等女人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爱而嫁,活在精神享受中。这种女人往往有能力、很独立。二等女人在没能等来爱情的婚姻时,就适时而嫁,虽然对方不是自己很爱的人,却可以一起过日子。三等女人自己没能力却对生活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旁大款来作为依靠和保障。她们看重的是对方的钱财,至于人只是一个提款机而已。然而,这种女人在满足了物质的同时,精神却很空虚容易游离出轨,因为她们背叛了自己。然而,娶这种女人的男人也不傻,你不安分的过日子,那就把你当衣服换了。所以,三等女人的婚姻往往以悲剧收场,因为这种婚姻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其实婚姻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独立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反映婚姻态度的划分,其实折射出的是女人的独立能力的强弱。
剩女为一等女人。
据最近人口普查,目前中国男比女多四千万左右,按照一夫一妻进行配对的话,有四千万左右的男士找不到老婆,照说只会有剩男,怎么会有剩女出现呢?随着女人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的独立,女人在精神层面上需求远远大于以前。越有能力的女人越会嫁爱。但人类在爱情方面可悲之处就在于: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总客观存在一个最适合你的人,可你们无法相遇,等你们有幸相遇时,却已经错过了那个季节。所谓的“剩女”就是延长那个季节的女人。所以,剩女不是剩下来的女人,而是剩下来为数不多还在坚守的女人。如果说一等女人嫁爱,那么剩女就是一等女人。有人用另一种方式来验证这个观点。把人按照层次高低分成ABC三等,传统都是一个男的找一个比自己差一点的女的,结果就出现,A男娶B女,B男娶C女,最后就剩下C男与A女了,然而,大多数A女是难以与C男走到一起的,结果A女就成了剩女。而A女就是相对层次最高的一类。所以,再次验证剩女是一等女人。她们对社会除了自身的贡献外,还有一部分重要贡献就在于激发C男的上进和减少中国人口。所以,将剩女划为一等女人是肯定她们有追求有坚持有贡献的一面。剩女现象也是时代的进步。但如果有些女人不清楚想要什么,盲目的等待,那也是不值得赞赏的。当然,这里面也要排除少量被剩下的悍妇、恶妇。
一等女人是滋补品,二等女人是保养品,三等女人是色情片。
这是一个网上很流行的出自男人对女人的划分,其比喻形象且生动。它的划分是以女人对男人所起到的作用为出发点,真实的展现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的女人,同时还暗含选择这三种女人的男人的品味和层次。滋补品对男人身体有益,保养品能保养男人的脸面,而色情片能满足男人的兽欲。第一等女人适合做妻子;二等女人适合做情人;三等女人适合做性伴侣。其实这三种女人男人都需要,因为他反映了男人的三个方面的需求:事业、爱情、性。所以,男人总试图寻找这三种女人的结合体。长相要漂亮,这样才有性趣;要有档次,既有共同语言和情调又带得出去;同时要是个贤内助,能照顾好家庭和自己的生活,有利于自己投身事业。然而,现实总归现实,在难以找到三者集于一身的女人时,各自所选择的却能反映男人的层次。相比之下,第一种女人对男人来说是最值得珍惜的,她能伴你终身。因为有一天你会离开伤身的色情片,脸也不再需要保养品了,却离不开滋补品。
一等男人怕老婆,二等男人爱老婆,三等男人打老婆。
这种划分是广大女士所熟知的,是以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来划分的。电影《叶问》里有句台词: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怕”是男人尊重和在乎女人的一种怜香惜玉的表现。怕老婆的男人也不是窝囊废,而是大智若愚的智慧型男人。怕老婆则更能激发女人的母性潜能,这种女人不易衰老。这也是所有女士所希望的。相比,爱老婆让女人们的安全感和踏实感较怕老婆要差一些。因为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打老婆的男人就根本不配做老公。我想这个划分是广大女人对男人的期望,也反映了男人的胸怀。
一等家长教孩子;二等家长斥孩子;三等家长惯孩子。
聪明的父母总是指导、教育子女,而普通的父母总爱指责、训斥。其结果是前者的小孩越来越聪明、自信,和父母如朋友一般,而后者的则会相反。聪明的父母有耐心,在孩子出问题后,总是能想出有效的方法来给予指导,而普通父母却没有那么大耐心,给予严厉责罚后就以为解决了问题。惯子如杀子,惯子的父母是不配为人父母的,因为他们在给自己和社会培养负担。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反应了父母的心态和水平,其教育结果固然不同。无疑,第一等家长是称职且成功的。所以,这种划分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以上所选择的划分只是很具代表性的一部分,还有些类似的划分不再逐个罗列。当然,还有些非常流行的划分由于不是反映人在为人处世上的层次差别的或存在着歧视的,就不在入选和讨论之列。